【來論】羅卓堅:建真言、獻良策以期國家高質量發展中共二十大報告強調,“一國兩制”是香港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必須長期堅持。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動下,香港國安法和二十三條立法相繼落地,此二“護法”必將助力香港“由亂到治”邁向“由治及興”。香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具有獨特的地位,且作為大灣區核心發展引擎之一和國際領先的金融中心,應發揮自身優勢,投身國家建設。 2024年全國兩會上,身為一位勤政的全國政協委員,我提交了《關於實現房託基金互聯互通的提案》、《關於推進跨境保險通的提案》、《關於進一步發展香港碳市場以走向國際化的提案》和《關於拓展民間外交的提案》四份個人提案,以及四份聯名提案,一共八份提案。 自2014年實施滬港通以來,互聯互通計劃逐步擴容,及至2023年3月進一步擴大滬深港通合資格證券的範圍。我在《關於實現房託基金互聯互通的提案》中表示:互聯互通的持續發展,符合“十四五”規劃支持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及超級聯繫人的定位,有助促進內地與全球金融市場資本的雙向流動。下一步應積極探討將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房託基金,簡稱 REITs)納入滬深港通的投資範圍。 基於互聯互通機制,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及理財通已先後落 地,金融業界普遍期望國家可加快推進跨境保險通落實,兩地民眾對保險通的需求也與日俱增。為此,我在《關於推進跨境保險通的提案》中建議儘快落實在大灣區設立保險售後服務心的具體安排,讓持有香港保單的內地市民及在內地生活的港人受惠。實施過程中則可仿效債券通及滬港通等模式,通過平台對接,採取封閉管道,讓香港保險公司在大灣區以試點形式銷售產品,有序管理資金風險。 面對我國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我在《關於進一步發展香港碳市場以走向國際化的提案》中表示,香港碳市場宜以走向國際化為目標,發揮大量具有豐富金融交易運作經驗的人才優勢,以及處理碳關稅的經驗,協調我國企業參與全球的碳交易活動,並且應對可能性的風險。 自國家改革開放後,在社會及經濟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現時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雖然國家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但一些西方國家意圖以各種方法遏制我國發展。我在《關於拓展民間外交的提案》中表示,由於香港在制度、文化與生活方式與國際社會高度接軌,香港可以利用其獨特優勢擔當貫通中外的角色,本地商界和學界內也累積了豐富民間外交資源與人脈網絡。我建議成立專題研究小組,就香港開展民間外交的優勢及短板跨行科學化的調研,及支持外交部駐港公署擴大推薦港青赴聯合國實習的計劃。 而我今年最重要的則是深刻把握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做好相應的工作部署。“新質生產力是十大任務中的核心,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製造、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發明新技術,還要將新技術發展成新產業。比如5G和電動車,我們已經做成了舉世矚目的大產業,還有AI技術的應用等。”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履職盡責、建真言、獻良策,為國家的高質量發展鞠躬盡瘁是我的職責。在全國兩會結束後,我在香港積極宣揚兩會精神,包括出席兩會宣講會及訪問超過10次,積極與社會各界接觸。 (本文作者為全國政協委員羅卓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編輯:譚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