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
-
山西展出戰國至現代600余件民間傳統銀飾
“如銀歲月美意延年——山西傳統銀飾展”1月26日在山西青銅博物館開展,從春秋戰國到現代,600余件傳統銀飾串聯起中國民間銀飾的發展脈絡。 這些縱貫2300余年的銀飾,來自山西博物院、山西地質博物館、晉國古都博物館及...
01-26
-
包拯被歐陽修彈劾,處理方式值得贊賞
知道歐陽修,大多因為他的文章,他的《醉翁亭記》,讀書人庶幾皆知。知道包拯,大多因為他是清官,“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這句唱腔,更是家喻戶曉。這兩位聲譽不錯的古人,還有相通之處,他們都是宋仁宗時的大臣,他們都有對宋仁宗...
01-26
-
200萬年前短吻碩鬣狗是歐洲土著?最新研究說“不”
距今200萬年左右、發生在歐洲大陸的一次重大環境和生物革新事件——“短吻碩鬣狗事件”及相關研究備受學界關註。 作為地球史上最大的碎骨型鬣狗,現已滅絕的、但曾在動物王國雄霸一方的短吻碩鬣狗,長期以來一直被視為歐洲的土...
01-26
-
“滇王與南越王”展在穗揭幕 289件(套)文物亮相
“滇王與南越王”展25日在廣州西漢南越王博物館揭幕,共展出滇粵兩地289件(套)珍貴文物,為觀眾重構2000多年前的滇、南越兩個地方王國的歷史圖景,展現滇文化和南越文化的獨特魅力。 戰國時期滇國牛虎銅案(資...
01-26
-
辛醜年要來了,屬相究竟從啥時候開始算?
農歷新年離大家越來越近,即將到來的農歷辛醜年,承載了人們的美好期盼。 所謂“辛醜年”,其由來與中國古代傳統的幹支紀年法有關。此外,古人還設計了十二生肖與“十二地支”互相搭配。辛醜為幹支之一,“醜”對應的生肖為“牛”...
01-26
-
走進大麥地岩畫:探訪刻在石頭上的“無字天書”
人猿相揖別的幾百萬年後,人類才真正進入文字時代。在文字出現前的史前時代,岩畫是人類先民記錄生活、表達情感的“世界語”。岩畫是一種石刻文化,人類祖先以石器作為工具,在岩壁、石塊上描繪、記錄他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內容。如今...
01-25
-
新老力量“謀變” 賡續中國白族文化
洱海邊,87歲的白族農民將傳統繡花圖案和色彩用油畫顏料再次演繹,創作出一幅幅色彩大膽、造型單純、構圖質樸的作品;蒼山下,“95後”海歸白族少女將白族民間故事以漫畫方式重述,用溫暖而可愛的筆觸傳承民族文化……記者近日探...
01-25
-
千年湘菜全國巡回展長沙啟幕 展千年湘菜文化
1月23日,千年湘菜全國巡回展在長沙黃興路步行街黃興廣場揭幕。巡回展以首站長沙為起點,全方位展示千年湘菜文化,探究湘菜起源及發展,讓民眾近距離感受湘菜獨特魅力。 湘菜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八大菜系之一,早在漢朝就已經形成...
01-25
-
深挖朱子文化遺產 民建福建省委建議打造兩岸朱子文化品牌
作為福建文化史上極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人物,朱熹及朱子文化是福建文化的重要遺產。 中國民主建國會福建省委員會(以下簡稱“民建福建省委”)在1月23日開幕的福建省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上提交了打造兩岸朱子文化品牌的相關提案...
01-25
-
198件漢唐宋元時期樂舞戲曲文物長沙展出
《清平樂——黃河流域漢唐宋元樂舞戲曲精品文物展》1月25日在長沙簡牘博物館開幕,展出了198件漢唐宋元時期樂舞戲曲主題的陶俑、磚雕等文物。 展出的“唐三彩馬上參軍戲俑”。向一鵬 攝 據了解,漢唐時期絲綢之...
01-25
-
甘肅武威:千年鼓舞進校園 “非遺”文化浸潤少年心
“攻鼓子表演能鍛煉身體,最重要讓更多了解家鄉民俗文化。”正在練習此項國家級非遺技藝的甘肅武威市涼州區四壩鎮九年制學校學生董超說,希望以後成為非遺傳承人,在非遺文化的傳承增添少年力量。 武威位於甘肅中部,河西走廊的東...
01-22
-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推出“老上海飲食文物展”
駱駝擔,老虎竈,年夜飯,咖啡館……由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全新推出的“年味大餐”《上海味道·美好生活——老上海飲食文物展》1月22日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西樓一樓展廳拉開帷幕。 上海開埠後,各幫菜系、西餐大餐雲集於此。在眾幫...
01-22
-
舊時北京乞丐要錢手藝,如今變成一曲種,相聲裏常聽見
舊時北京的街面上常見一種乞丐,他們兩手各拿一塊牛胯骨,兩塊骨頭上面綴有紅色的絨球兒,稱為“龍頭”,下面綴有絲絳,稱為“龍尾”,上面還拴著許多小銅鈴,一搖動嘩啦啦地響,兩塊牛胯骨相互擊打,發出“瓜瓜瓜瓜”的節奏。 他...
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