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
-
古代皇帝如何節約糧食?
《朱子家訓》中說,“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崇尚節儉、珍惜糧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人很早就意識到天下之事,常成於勤儉而敗於奢靡。古代封建王朝的皇室大多過著奢靡的生活,但也有個別皇帝愛惜食...
03-01
-
貴州省貴安新區招果洞遺址:探尋古人類如何生存
近日,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名單公布,按照年代早晚排序,貴安新區招果洞遺址名列榜首。 圖為貴安招果洞遺址。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 來自舊石器時代的石器、骨器等大量地層關系明確的文化遺物,兩座距...
03-01
-
驢鞠:唐代貴婦打球騎的是驢
【考古中國】 驢,在人類社會被用作馱獸已逾數千年。最早的家驢,在距今6000—5000年時由非洲野驢馴化而來,主要用於馱運。在家馬出現之前,驢在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被普遍使用在商業貿易中,青銅和鐵器時代則廣泛出現於近...
03-01
-
歷代文人愛硯趣談
歷代文人用硯、愛硯、藏硯、論硯,為一方硯台賦予了無限的人文色彩。 首都博物館藏北宋米芾銘文箕形端硯 (圖源:中國書法網) 自宋以來,有米芾的《硯史》、歐陽修的《硯譜》、蔡襄的《文房四說》;明清以後,項元汴《...
03-01
-
蒸元宵 放長假 說說明代北京的元宵節
正月十五鬧元宵,既是春節的尾聲,也是春節的高潮。吃元宵,看燈展,逛廟會,打開電視收看央視春晚的“姊妹篇”元宵晚會……然後大人上班,小孩開學,這就是咱們現代人過元宵節的常見方式。年年如此,未免俗套,我們不妨把時光的指針...
02-26
-
四川羅家壩遺址首次出土大量龜甲 佐證巴人“尚巫”習俗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月26日公布羅家壩遺址近兩年的考古成果。考古人員首次在距今2000多年的東周墓葬中發掘出十余片龜甲,這些殘留有占蔔痕跡的龜甲,為巴人“尚巫”習俗提供了實物佐證。 羅家壩遺址位於四川省達州市宣漢...
02-26
-
含牛奶、小麥澱粉 這不是蛋糕,是古藏紙
作為藏族聚居地區所產紙的統稱,藏紙不僅是藏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就有藏族造紙技藝。然而,藏紙的起源和發展歷程少有文字記載和考古實證分析。 為了豐富對古代藏紙的...
02-26
-
他讓詩變成歌,《國際歌》在中國是如何傳唱百年的?
1920年11月7日,十月革命三周年。從北京去往莫斯科途中暫留哈爾濱的瞿秋白,受一位俄國友人之邀參加了在哈俄人舉辦的慶祝會,地點是哈爾濱工黨聯合會預備開辦勞工大學的新場地。 “會場裏人擁擠得不得了,走不進去。我們就...
02-26
-
燃藜、傳柑、觀燈……古代元宵節還有這些活動
元宵,曾被古人稱為“新年第一佳時節”。這是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春風乍到,金吾不禁,萬家燈火,徹夜笙歌。無數詩人留下過無數美麗的句子,如蘇味道“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白居易“春風來海上,明月在江頭”、邵伯溫“萬家...
02-26
-
考古發掘獲得大量新收獲 漢代西域都護府遺址群面貌初現
沈睡在新疆的漢西域都護府到底在哪裏? 近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李文瑛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目前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輪台縣的奎玉克協海爾古城、卓爾庫特古城通過3年的科學發掘,有了新進展,這無疑為探尋西域都護府遺址提...
02-25
-
紫禁城以及皇家園囿裏的花燈長啥樣?
天上朗月高懸,地上花燈萬盞,元宵佳節各式花燈絢麗多彩,明亮璀璨,宛若火樹銀花不夜天。紫禁城以及皇家園囿裏的花燈又有哪些特色呢? 《明憲宗元宵行樂圖》中的萬壽燈,其上懸掛成串的繡球燈、娃娃燈,極盡巧思。 鰲山...
02-25
-
燈市口大街之名緣何而來?一文讀懂京城燈市變遷史
正月十五是新的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因之,這一日被稱為“上元節”。又因正月為農歷元月,夜為宵,所以正月十五這一夜又稱“元宵節”。元宵節是中國獨具特色的一個傳統節日,也是繼春節之後的又一重大節日,所以人們常說“元宵勝春...
02-25
-
從中法大學走上救國興國之路
東城區東皇城根北街甲20號是北京中法大學舊址。這所只開辦了30年的大學,卻在留法勤工儉學運動中留下了波瀾壯闊的篇章,並一度成為中國共產黨早期活動的據點。它培養出一批具有愛國主義情感和進步思想的學生,其中很多人成為新中...
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