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減少中國貨物流入美國,拜登宣佈對小額包裹開刀香港新聞網9月14日電 面對美國政客的頻頻施壓,美國拜登政府13日表示,正採取行動收緊“小額包裹免稅”機制,以減少中國貨物流入美國。根據這一機制,價值低於800美元、針對個人的貨物可以不經海關檢查免稅進入美國。 圖為美國總統拜登。香港中通社圖片 路透社援引白宮官員的話報道稱,美國將提出新的貿易規則,預計將取消對受到所謂的301、201和232條款貿易執法行動約束的產品的“低價豁免”適用資格。 據報道,擬議的規則制定還包括對小包裹提出新的信息披露要求,“以幫助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特工更好地識別諸如可製成致命阿片類藥物芬太尼的前體化學品的非法或不安全產品”。 早在20世紀30年代,美國國會就對小包裹設置了豁免,以減少美國遊客從國外帶紀念品回家的麻煩。2016年,美國國會對《1930年關稅法》第321條進行修訂,將小額免稅的最低額度從200美元提高至800美元。 自那時起,靠“小額豁免”進入美國的包裹數量迅速增加,從十年前的約1.4億件激增到去年的逾10億件。白宮官員聲稱,這一增長的主要貢獻者是中國的電子商務公司。其中,中國電商平台希音(SHEIN)和拼多多海外版Temu是兩大受益公司,它們直接從中國向美國消費者發貨。 據報道,中國約70%的紡織品和服裝進口產品需繳納所謂的301關稅,但代表國內製造商的美國全國紡織團體協會(National Council of Textile Organizations)指責,包括希音在內的快時尚電商公司的小額包裹利用“小額豁免”機制規避所謂的301關稅條款。 “小包裹的急劇增加,使得鎖定并阻止通過這一途徑進入美國的非法或不安全產品變得越來越困難。”白宮負責國際經濟事務的副國家安全顧問辛格(Daleep Singh)宣稱,這就是為什麼美國政府正在啟動一套監管機制,以遏制“小額包裹免稅”機制遭濫用。 一位美政府高級官員則稱,新規則的目的是將小額包裹的數量減少至更易於管理的水平,以便相關部門更好地篩查包裹。此外,擬議的新規還要求小額包裹在包裝上體現產品關稅代碼及其他信息,以幫助美國方面更好地識別可疑貨物。 報道稱,目前尚不清楚這些擬議規則的實施速度。不過,在最終確定前,將開展公眾評議,以便有關各方進行權衡。美政府官員還表示,他們正在與立法者合作,以通過對某些進口敏感產品一攬子排除在外的貿易條款的改革。 在拜登政府宣佈這一決定的兩天前,美國民主黨籍眾議員們再次敦促拜登利用其行政權力,堵上小額包裹關稅豁免機制的“漏洞”。 以布魯門瑙爾(Earl Blumenauer)、德勞羅(Rosa DeLauro)和索齊(Tom Suozzi)為首的民主黨眾議員聲稱,中國電子商務公司和芬太尼賣家正利用這一機制讓“非法商品”進入美國。 他們在一封信中寫道,“堵住小額包裹關稅豁免機制‘漏洞’的緊迫性再怎麼強調也不為過”,致命的阿片類藥物芬太尼正藉此繞過檢查被送到美國人家中“害死美國人”,“小額包裹,尤其是從中國進口的小額包裹”逃避了大多數現有的貿易規則和執法機制,例如美國有關“強迫勞動”的審查和所謂的301關稅條款。 在此之前(2023年5月),特朗普政府時期的貿易保護主義官員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曾向眾議院抱怨過此事。去年(2023年)6月,美國共和黨籍參議員卡西迪(Bill Cassidy)和民主黨籍參議員鮑德溫(Tammy Baldwin)推出了《“小額豁免”互惠法案》(De Minimis Reciprocity Act),他們聲稱這個“漏洞”被中國公司用來推動非法貿易,販賣毒品,“導致美國人死亡”。 今年2月和3月,幾位民主黨參議員也接連致信拜登,敦促他動用行政權力廢除“小額豁免”,聲稱該機制傷害美國消費者,損害製造商、工人和當地社區的利益,讓“非法商品”進入美國。 然而,除中國的電商公司外,美國公司亞馬遜、沃爾瑪等零售商也在借小額包裹關稅豁免機制進口商品。 美國對外貿易委員會(National Foreign Trade Council)此前向路透社發出警告稱,“削弱小額包裹關稅豁免機制將使消費者損失數十億美元,將要求為海關提供更多撥款,并且對加強邊境執法和改善港口安全沒有任何幫助”。(完) 【編輯:胡雪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