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通說

通說:一場跨越9000公里的非洲T台秀

分享到:
2024-08-26 09:34 | 稿件來源:通說

【字號:

抹上粉底、描上濃眉、塗上唇膏、眼角灑上閃光粉,一個精緻的妝容完成,相互幫忙穿上她們自己精心設計和製作的時裝,鏡頭前的非洲女孩們緊張又興奮。平時上課讀書的教室成為後台,準備就緒的她們成為模特,踏上屬於她們的“T台”。

“時裝設計項目已經推行到第八年,如果將這個項目推廣到國際舞台,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出發前往盧旺達開展服務學習前,香港理工大學時裝及紡織學院副教授林枝衍博士心裡是忐忑的。不過,她的這個疑問或許能在十多天后的這場時裝秀中得到解答。自2012/2013學年起,服務學習正式被理大納入本科生核心課程,其中走進非洲國家盧旺達的項目“Wong Tit Shing Sustainability Education Project: Habitat Green in East Africa”備受關注。如今這項目2024年踏入第11年,首次將時裝及紡織學院開辦的“時裝設計項目”融入其中。林枝衍帶領28名理大學生,跨越9000公里來到盧旺達,與當地村民和學生分享製衣經驗,交流時尚心得。

香港中通社記者 曹文毓 攝

盧旺達位於非洲東部內羅畢高原,這裡的人民純樸熱情,衣服顔色豐富艶麗。在盧旺達東部省份盧瓦馬加納的街道上,路人們身著非洲特色布料所製成的衣裙,款式雖簡單,圖案卻多樣。與其他地方民眾喜好購買成衣不同,在盧旺達,買布製衣更為普遍。當地人會在市場選擇自己喜歡的布料,然後請當地裁縫製作。

這些從香港遠道而來的學生們能為盧旺達人民帶來什麼?林枝衍希望通過今次項目,同學們能將製衣系統的知識、市場營銷策略、不同物料搭配等帶給盧旺達當地的裁縫和學生,并在“學以致用”中提升同學的專業技能和實踐經驗。

學生們被要求與當地青年四人一組,在14天時間裡製作出5套衣服。香港理工大學空間數據科學及智慧城市(榮譽)理學士組合課程一年級學生張童所在的小組,選擇的主題是“早晨的第一縷陽光”。他們希望透過這個主題,將陽光灑在維多利亞港海面上的波光粼粼與盧旺達的生機勃勃融合,製作出一系列顔色熱烈,款式新穎的服裝。“如何把非洲和香港特色結合,把傳統和現代時尚結合”,是他們設計考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計算機科學(榮譽)理學士四年級學生陳家樂今次特別帶去了中國傳統服飾“馬面裙”,儘管他并不是時裝專業的學生,但他對服裝設計有自己的理解:服裝背後應是文化和習俗,所以他希望在非洲布料上融入中華文化元素,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

香港中通社記者 曹文毓 攝

“我們真的可以做到嗎?”首次來非洲的理大時裝(榮譽)文學士組合課程一年級學生梁心儀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說出內心懷疑,“我不懂他們的語言,他們也聽不懂我的話,這是我們遇到的最大的困難”。但這種不安和隔閡很快被衝散,理大學生將不同布料進行搭配和設計讓盧旺達裁縫們“眼前一亮”,裁縫們用極精簡的方法快速製衣,也讓理大學生們嘖嘖稱奇。  

“在盧旺達我們更傾向於保持簡單和快速,因為我們想要賺錢,所以能够快速完成衣服製作對我們來說很重要。”來自盧旺達Center For Champions的畢業生Sibogoyi Eric Marie Giome告訴記者。

“基礎”、“簡單”是盧旺達人們在製作衣服時所遵循的基本考量,但若要擴大購買群體,滿足更多需求,則需要在“快”的基礎上再增添時尚元素。

“以前我們不知道混合不同的材料能產生美麗的顔色,現在我們將混合這些布料,為來自不同方的客戶創造新的設計。”參與項目的當地村民Emmanueline Muhawenimana告訴記者。

“感動”、“驚喜”是採訪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兩個詞。從設計到一步步成形,從一開始難以溝通到最後一起舉辦時裝秀,兩地青年通過項目,都對“時尚”和“設計”有了全新認識。

“有些時候,他們覺得用一塊花布綁住自己身體,這就是時裝了。”林枝衍說到,“但我希望他們能透過穿衣演繹自己、提升自信。”作為項目的推動者之一,她希望能將不同文化帶到這片土地,也希望同學們能學以致用,把眼中看到的不同風景融入設計中。

“原來會做衣服,可以帶給村民幸福感。”這是林枝衍最深的感觸,也是她這14天中為自己找到的答案。

【編輯:胡雪石】

視頻

更 多
李家超到訪黃大仙 就《施政報告》聽取市民意見
【通講壇】香山論壇務實對話 南海問題各國態度如何?
香港警察學院結業會操|簡啟恩:現在社會平穩安定 實仍暗湧處處
美國反華議員逼問英特爾高管 試圖給中國潑髒水:天吶!為什麼你就是不願意這麼做?
陳水扁給柯文哲“送暖”用意如何?
哈里斯對戰特朗普 這一局誰贏了?
香港青年聯合國發聲:關於香港 這些數字足以證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