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說:香港"谷"生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將於下周三(25日)發佈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將勾勒出未來5年香港的發展藍圖。其中,香港如何鼓勵生育政策成為社會關注焦點。 李家超日前透露,新一份施政報告的施政重點是增加香港競爭力、提升香港經濟發展及改善民生。 人才是重要的競爭力。李家超上任後的首份施政報告提出搶人才、搶企業,成績超乎預期。其中,各項輸入人才計畫共收到超過16萬宗申請,超過10萬宗獲批,已有約60000人抵港,超出施政報告訂立每年至少輸入35000名預計留港超過12個月的人才的目標。 誠然,僅是搶人才並非長遠之計。據聯合國人口基金會早前發佈的《2023年世界人口狀況》,香港的出生率全球倒數第一。資料顯示香港女性一生平均只生育 0.8名子女,低於韓國、新加坡、澳門等地。 而港府統計處今年2月發佈的《1991年至2021年香港生育趨勢》亦顯示,香港由1991年每1000名女性人口有1281名出生嬰兒,經歷30年後,跌至2021年每1000名女性僅有772名出生嬰兒。 政黨和學者過去亦多次提出鼓勵生育政策,包括設立“新生嬰兒津貼”、以稅務優惠推動企業彈性工作時間安排、增加幼兒託管服務、增設法定有薪育兒假制度等。 有消息指,新一份施政報告重點之一是鼓勵生育,措施包括增加幼兒照顧服務、在職家庭津貼金額、社區保姆服務獎勵金、以及向每名新生嬰兒派發兩萬元“迎生錢”。消息透露,只要父母其中一方是香港永久居民,嬰兒出生便可享有“迎生錢”。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總監葉兆輝認同派錢鼓勵生育的政策,“但小家庭是一個大趨勢,很多人不會因為兩萬元就生孩子,但這是一個好的開始。”他對中通社記者說,不能以錢來處理所有問題,還需要全盤的配套政策,生、養、教都很重要。 兩萬元未必是足夠誘因。據恒生銀行一項訪問得出的推算,養育一個孩子平均每年花費高達28.4萬港元,若養育至22歲大學畢業,需約624萬元。 香港立法會議員林琳長期關注生育政策,她對中通社記者表示 ,預計施政報告會有鼓勵生育的組合拳措施,兩萬元算是特首的一份心意,“派個紅包給新生兒”。林琳強調長遠政策應該是檢視如何讓市民有信心生育;在政府層面,每一個政策局的政策都可以優化,不只是醫衛局,教育等政策也要全盤考慮。 在社會層面,林琳認為政府應善用企業資源。一方面,很多大企業每年花不少錢履行社會責任工作,政府可以適當傾斜政策,鼓勵企業將優化員工育兒服務,當作社會責任的一項指標。另一方面,勞工福利局也可參考香港優質標誌局推出的認證計畫,為家庭友善的企業頒發獎章。 然而,近日不少評論以“穀(催穀加壓)生育”形容社會對施政報告的關注。不過,生育政策關乎競爭力,並非簡單的家庭政策。 在全球越發激烈的競爭中,香港要增強發展動能,不能全靠外來人才,亟需培養“香港隊”。 而在提升香港經濟發展方面,作為全球主要的國際金融中心之一,香港一直是商業和投資的熱門地點。根據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2年期間,“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在香港設立的地區總部數量由83家增長一倍至168家。 有消息指,新一份《施政報告》將會提出開設“一帶一路”沿線的商貿辦事處,包括投資推廣署和香港貿發局顧問辦事處。另外亦會成立“香港國際法律人才培訓學院”,定期舉辦課程及交流活動等。 25日的施政報告將一一揭盅。(完) 【編輯:孟宜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