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通說

通說:香港黃金商業區,如今怎麼樣了?

分享到:
2022-05-26 10:30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站在大丸前,細心看看我的路,再下個車站到天后當然最好。

香港女子組合Twins的這首歌,究竟是站在哪里唱的?這首歌於2003年面世,但歌詞中的“大丸”早在5年前的1998年就結業了。地址就在如今銅鑼灣崇光百貨的後巷,當時的大丸是首間在香港開業的日資百貨公司,佔據港島最黃金商業區。

如今,昔日的大丸已經被SOGO佔據,而對面又多了日本連鎖百貨品牌DONKI。這家專賣日本百貨的連鎖店2019年在尖沙咀開了香港首店,如今已經在香港擴張至八間分店,洗腦的廣告歌也讓港人耳熟能詳。

除了DONKI,疫下逆市進駐香港的日本品牌不少,且擴張速度驚人。其中,最大的分店在銅鑼灣佔地四層樓,店租據說也是最貴,有地產中介評估,多層連外牆廣告位料涉2193萬港元。

銅鑼灣佔地四層樓的DONKI

壽司店“壽司郎”進軍香港不足4年,16間分店遍佈港九;近期日本最大的連鎖藥妝店“鬆本清”也逐漸成爲港人週末逛街好去處。這些品牌的分店開在尖沙咀、銅鑼灣、中環等高租金地區,未來仍將繼續開更多的分店。

記者在工作日走訪這些日資品牌,店內人山人海,門外還有數十米“人龍”排隊進場。這樣的場景,在香港已經幾年沒有見過,而日資品牌也正在佔據原來一些高端奢侈品牌的店鋪位置。

在香港百貨歷史上,日資百貨公司曾佔據重要地位。上個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大丸、鬆板屋及伊勢丹三大日本百貨看重經濟騰飛的香港。隨後10年內,更多日資聞風而來,最高峰時香港日資百貨公司超過9家。上世紀90年代的一場金融危機,日本經濟衰退、香港零售市場不景氣,日貨公司紛紛撤離海外市場,最後一家百貨公司在2006年撤出香港。

受疫情影響,香港許多珠寶店都關店了

相隔十多年,日資紛紛重回“東方之珠”,哪怕是在香港旅遊業陷入停滯之時,也捨得花高昂租金佔據商業旺區,讓人不得不深思,香港的商業活力是不是正在重回高峰。

“香港地少人多,過去是一鋪難求,難以有價格優惠及大面積的鋪位。”香港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麥萃纔對香港中通社記者分析, 疫下香港零售運營市場並不理想,鋪租明顯回落,在此環境下,商家更容易尋找價格優惠及大面積店鋪,實現規模經濟。

此外,日元的貶值導致日貨競爭力變大。麥萃才說,日資重回香港也不是以百貨公司的高消費模式,而是以平民化、平價方式運營,類似超市,賣不同種類商品。“這也符合日本目前的經濟體,GDP增長減慢,消費沒有增加。”

香港本地有不少全球大型零售商,貨品也應有盡有,日貨要與本地零售商競爭可謂要費盡心思。

“商店貨品種類以及來源很重要。” 麥萃才說,如標榜售賣日式零食以及生活用品的店鋪,消費者定位清晰,特別是港人喜歡去日本旅行但現在不能去,這些店鋪能滿足港人。“本地百貨公司有世界各地物品,但不全面,想要找更多商品時就需要這些專門店鋪。”

日本百貨的專業化特色是其最大賣點

在寸金寸土的香港經商,專業化一直是重要競爭力,如東南亞食品店專攻菲傭、販賣生活用品爲主的名創優品則主打平民路線,這些與以往香港“高奢購物”的商店截然相反。疫下兩年,沒有遊客的香港經商者也在轉型。

在香港經濟低迷時,外資看準時機蜂擁而至,待經濟好轉時,租金上漲,此景還會持續嗎?

麥萃才直言,類似這種大型商店的租約一般都是簽10年左右,並有一定加租幅度。若店鋪能維持,也不一定會“離場”,要視乎會不會有別的品牌進駐香港。

在港人的角度,市場越豐富,最終受益的是消費者,何況香港還是個旅遊城市,未來與內地“通關”後,遊客想買正宗的日本電飯煲之類,只需跨過深圳河。  (完)

【編輯:顏琨】

視頻

更 多
澳門回歸25周年|這位澳洲人因為什麼堅定選擇了澳門?
澳門回歸25周年|土生葡人:現在就是澳門最好的時代
澳門舉行升旗禮慶回歸25周年 市民:有強大祖國支持 澳門定會越來越好!
回歸25年 澳門工體委主任:國家真的很眷顧澳門
澳門新特首岑浩輝上任後首亮相 冀團結社會各界 推進澳門向前發展
澳門回歸25周年 街頭巷尾氣氛正濃
香港房屋局局長的心願:在石屎森林中投下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