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2024年全國兩會 ->最新播報

(全國兩會)霍啟剛建議建設“粵港澳體育灣區”

分享到:
2024-03-05 13:26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3月5日電  全國兩會召開期間,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霍啟剛提出建設“粵港澳體育灣區”的建議。

事實上,大灣區在體育範疇有不少競爭優勢。霍啟剛說,第一,體育資源豐富,既有歷史悠久的“省港盃”足球賽、澳門格蘭披治賽車,亦有街舞、電競等新興項目賽事。第二,硬件基礎優越,南沙全民文化體育綜合體、香港啓德體育園等超大型場館快將落成,而大灣區內亦有68個競賽場館正在升級。第三,文化、旅遊、體育資源正重新整合,建立產業新業態。但對比世界三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具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第一,在匯集世界頂級選手、吸引全球體育觀眾等方面還存在較大提升空間。在紐約灣區,“紐馬”參與者最多超過5萬人,每年現場觀看“美網”觀眾超70萬人次,而當前大灣區系列賽事規模多在1萬人左右,差距仍然較大。

香港中通社圖片。

第二,引入國際高水平運動隊訓練競演、提升職業俱樂部項目多樣性、聚合體育服務產業鏈等方面仍有待加強。在舊金山灣區,匯聚了福布斯全球最具價值的50支球隊中的金州勇士隊、舊金山49人隊等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職業體育俱樂部,體育競技表演業、體育服務業一度成為引領舊金山發展的支柱業態,相對而言大灣區的職業俱樂部起步較晚,仍未能帶來重大經濟貢獻。

第三,大灣區體育科研學術交流平台建設則相對滯後。在東京灣區,體育科研學術交流氛圍濃厚,高等院校中入選世界大學體育相關專業排名前100名的便有3所——筑波大學、早稻田大學和京都大學,相比之下大灣區在學科建設、體育信息服務等方面仍待提升。

明年,廣東、香港和澳門將承辦第十五屆全運會,是探索大灣區制度融合、以體育凝聚人心、向國際社會展示中國式現代化“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好機會。藉着全運會的契機,霍啟剛建議從四個方面推進“粵港澳體育灣區”建設:

第一,圍繞“三地三中心”,全力打造體育灣區。在全運會後,應圍繞重大賽事活動承接地、體育組織區域總部集聚地、高水平運動員訓練基地、運動醫學和康復治療中心、體育教育及學術交流中心和體育產業會展中心等六大核心功能,將大灣區打造成“三地三中心”示範點,促進賽事、培訓、交流、休閒、醫療、科研、商業會展、娛樂演藝、購物餐飲等產業相互支持發展。

第二,推進體育模塊“硬聯通”。優化場地、資金、人才等全要素資源配置,共建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訓練基地,以提升訓練和賽事成效,共育文化土壤;建強體育社會組織服務陣地,支持國際體育社會組織總部落户大灣區;試點開展優秀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經紀人、學者等國際化體育人才驛站建設,探索人才引進政策,打造精準高效的高端人才定製平台。

第三,落實體育規則“軟銜接”。打破參賽資格壁壘,統一賽事積分、等級認定等制度機制,探索建立互通互認的標準體系;探索“一事三地”、“一策三地”的創新舉措,推動規則、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將全運會時建立的行之有效、融通便利的改革創新舉措,例如粵港澳三地的體育協調機制,固化為制度規範,必要時研究出台《促進粵港澳體育發展條例》等政策法規,加快打造規則銜接機制的對接高地。

第四,把體育文化“心相融”。宣揚嶺南體育文化的豐富內涵,深挖武術、龍舟、龍獅等傳統項目文化,通過展覽、展演等活動,講好一代宗師葉問、乒乓球冠軍容國團、棒球項目之父梁扶初等嶺南體育名人報效祖國的故事;豐富粵港澳大灣區賽事體系,打造大灣區公開賽、挑戰賽、精英賽等區域賽事,並共同承辦國際知名賽事,聯合打造國際賽事品牌;開設青少年體育交流營,以“同生活、同運動、同體驗”幫助三地青少年加深情感聯繫、涵養家國情懷,促進港澳青年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完)

【編輯:譚暢】

視頻

更 多
澳門回歸25周年 街頭巷尾氣氛正濃
香港房屋局局長的心願:在石屎森林中投下一束光
【通講壇】特朗普與周受資會面,TikTok禁令會有轉機嗎?
在香港見到兩個“劉雯”?國際超模教你合影秘訣
香港六大部門反恐演習 現場控制“恐怖份子”!
李家超:習主席講話指明方向 政府將與社會一同奮發改革
李家超夫婦落區中環灣仔 與市民共同感受聖誕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