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二十大 ->新聞中心

(中共二十大·觀察)管“飽”更要管“好” 二十大報告透露中國“大食物觀”

分享到:
2022-10-21 14:50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10月21日電 中新社報道,中共二十大報告對糧食安全問題給予強烈關注。分析人士認為,這預示著今後中國將採取更強有力措施確保糧食安全,使國人不僅“吃飽”,更要“吃好”。

此次報告明確提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考慮到世界正經歷新的動蕩變革,這一新提法反映了中共二十大應對未來糧食安全風險的未雨綢繆和頂層設計。

據官方統計,2021年中國糧食產量已達13657億斤,為歷史最高水平;人均糧食產量達483.5公斤,即使不考慮進口和庫存也遠超國際公認的400公斤糧食安全線。另據測算,當前中國糧食庫存消費比超過50%,同樣遠超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糧食安全警戒線。

盡管中國糧食安全並無“近憂”,但“遠慮”不少。從國際供給研判,疫情疊加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不斷升級,對全球糧食供應體系造成很大衝擊,國際糧食供應鏈穩定性不容樂觀。今年以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多家國際組織和機構都對糧食危機發出警告。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孔祥智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稱,目前中國大部分農產品都與國際市場緊密相連,特別是大豆等部分農產品進口依賴程度較高,且進口對象國相對集中。在此情況下,國際形勢變化將不可避免對國內除小麥、水稻等口糧外的糧食供給產生一定影響。“也就是說,14億中國人‘吃飽’雖然已沒有問題,但‘吃好’受外部影響還比較大,目前還沒有完全做到。”

孔祥智認為,從“吃飽”無虞到實現“吃好”,需要有新的思路。報告強調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意味著今後中國在確保糧食安全上將多措並舉:除了繼續保證重要農產品特別是糧食供給絕對安全外,還將更加注重保障肉蛋果蔬等其他食品供應,防範化解國際環境、國際貿易規則變化等因素給國內糧食安全帶來的負面影響;除了補上農田水利建設短板外,還將加大科技投入,不斷改進農產品品種。“總的來說,就是在吃飽的基礎上力爭讓民眾‘吃好’。”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研究員韓楊稱,因應“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的要求,中國需樹立“大食物觀”,滿足民眾更高水平的食物和營養需求。立足整個國土資源空間,構建多元化的食物供給體系,提升在農資、產品、加工、物流、貿易等全產業鏈布局的能力,提高國際市場議價能力,確保進口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值得注意的是,“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這一中國人耳熟能詳的表述,也被寫入黨代會報告。

據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數據,中國耕地面積約19.18億畝,與第二次調查相比10年間共減少了1.13億畝。這表明中國當前雖然守住了18億畝耕地紅線,但絲毫不能掉以輕心。

分析人士認為,從此次二十大報告觀之,預計今後中國將在落實耕地保護制度上更加嚴格。

中國農業農村部農業經濟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馮丹萌表示,耕地是保障糧食安全的先決條件。中國今後料將進一步管好耕地用途,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同時,對永久基本農田向高標準農田的改造也將提速。

【編輯:石欢欢】

視頻

更 多
澳門回歸25周年|這位澳洲人因為什麼堅定選擇了澳門?
澳門回歸25周年|土生葡人:現在就是澳門最好的時代
澳門舉行升旗禮慶回歸25周年 市民:有強大祖國支持 澳門定會越來越好!
回歸25年 澳門工體委主任:國家真的很眷顧澳門
澳門新特首岑浩輝上任後首亮相 冀團結社會各界 推進澳門向前發展
澳門回歸25周年 街頭巷尾氣氛正濃
香港房屋局局長的心願:在石屎森林中投下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