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樂團環保胡琴刷新世界紀錄 經典音樂會致敬一代宗師彭修文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4月13日電 “彭修文作品專場II——圖畫展覽會與秦·兵馬俑”音樂會昨日在香港文化中心上演,香港中樂團除 了向中國民族音樂大師彭修文致敬,更攜手觀眾一起刷新“累計最多人體驗環保胡琴系列”可持續發展目標(SDG)世界紀錄,展現藝術與環保科技的融合!會場更設置環保胡琴展覽,讓觀眾近距離欣賞由樂團自主研發、集藝術與環保於一體的樂器,更可獲得限量版“可持續發展徽章” 。 香港中樂團自2005年開始研發出第一代環保胡琴,並一直使用環保胡琴演奏, 以響應聯合國可持 續發展的目標。SDG世界紀錄官方認證人鍾善恒在音樂會舉行前, 向香港中樂團理事會主席賴顯榮律師頒發“可持續發展世界紀錄”獎狀,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副秘書長謝詠誼擔任見證人,樂團藝術總監及終身指揮閻惠昌, 以及樂團研究及發展部樂器研究及改革主任也出席頒獎儀式。 今次音樂會呈獻了“一代宗師”彭修文(1931-1996)的三首經典曲目:《圖書展覽會》(彭修文改編) , 用中樂的色彩將Mussorgsky的作品重塑於舞台之上;《春江花月夜》是彭修文根據琵琶曲《夕陽 貓鼓》改編的一首樂隊合奏曲,旋律清新流暢,富於詩意;壓軸曲目——幻想曲《秦·兵馬俑》是彭修文的驚世之作,讓觀眾感受秦朝兵將長年征戰思鄉之情。 設置展區讓觀眾近距離接觸環保胡琴 觀眾反應熱烈下,樂團最後演奏再請曲《太平山下不夜城》、《步步高》、《花好月圓》,當中《太平山下不夜城》由彭修文於1981年作曲,將香港這一顆“東方之珠”刻畫得栩栩如生,讓人仿佛置身於 繁華璀璨的香港夜景,體驗出一番異樣風情。 這次音樂會所採用的樂器,均是樂團歷時20年研發的環保樂器,包括高胡、中胡、二胡、低音革胡和革胡, 以可分解PET聚酯纖維取代傳統蟒蛇皮,更能保障音色,令樂器聲音更為清脆,解決音色 受氣候影響的問題, 同時減少對瀕危物種的依賴。為讓觀眾全面了解環保樂器,樂團更在音樂會入口處設置“環保胡琴系列”展區,供觀眾近距離欣賞的同時,也可獲得限量版“可持續發展徽章” 。(完) 【編輯:曹文毓】
|
視頻更 多
Web3頂級音樂會香港開唱 黃貫中陳慧琳等大咖雲集
一場香港美聲慈善音樂會 奏響基層“閃耀之星”的藝術夢
過萬人一起吃盆菜是種什麼體驗?現場市民:場面震撼 氣氛很好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
小鵬X9全球首場上市發佈會香港舉行 現場嘉賓大讚“中國智造”
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夏寶龍:關鍵時刻出賣國家利益必將背負歷史罵名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