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文署將推出《漫談二十世紀中國“新音樂”》講座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2月1日電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3月舉辦《漫談二十世紀中國“新音樂”》講座系列,由鄭學仁主講,回顧上世紀中國音樂在西方音樂文化的衝擊與融和下所產生的“新音樂”以及相關的轉變和啓發。各場講座均以粵語主講。票價每講60港元(不設劃位),門票現於城市售票網(www.urbtix.hk)發售。 中國音樂於20世紀初受到西樂東來的意識形態和美學所影響,開始湧現嶄新的樂聲和音樂形態,標誌着該段時期的特有音景。《漫談二十世紀中國“新音樂”》講座系列共分5講,旨在透過回顧相關的歷史、故事和人物以闡述中國“新音樂”的發展,讓參加者對近代的中國音樂史有更深入的認識。 鄭學仁主講《漫談二十世紀中國“新音樂”》 各場講座的詳情如下 (時間地點均為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樓4樓2號會議室,晚上7時30分) 講題:中國音樂現代化之路(3月2日星期四) 內容:講解20世紀中國音樂走向現代化的歷史,並討論當中引起的爭議。 講題:中國音樂?中國的音樂?(3月9日星期四) 內容:透過介紹多位中國近代著名的音樂家和教育家,探索中國“新音樂”的起源及思考其當代意義。 講題:泛中國式民族管弦樂團(3月16日星期四) 內容:探討促成泛中國式民族管弦樂團組成的成因,以及這種嶄新形式的合樂帶來的啓發。 講題:藝聲唱片的一段傳奇日期(3月23日星期四) 內容:介紹1956年在香港成立、專門灌製和發行中國各地音樂戲曲的藝聲唱片公司的傳奇故事。 講題:吳大江與香港中樂團(3月30日星期四) 內容:回顧香港本地著名音樂家吳大江創辦職業化香港中樂團的歷史,並探討他所提出的中樂“交響化”路線及所引起的爭議。 鄭學仁師承笙演奏家李志群和笛子、洞簫演奏家譚寶碩,曾任香港中樂團笙演奏樂師、香港圖書館協會會長,退休前為香港中央圖書館總館長。他現為香港浸會大學音樂學院兼任講師。 【編輯:黃璇】
|
視頻更 多
全球第四!香港首季IPO集資額升287%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