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語言推廣閱讀 廣東話“有聲書Podcast”漸興起香港新聞網11月15日電 無論在上班上學的路上,抑或是忙著家務,只要戴上耳機,便有人為你朗讀不同的書籍,甚至為你整理好書本的重點,讓你輕易吸取當中的知識,幫助你培養閱讀習慣。這是說書類Podcast的創辦目的。因為疫情,人們空閒的時間變長,促使許多網上平台的流量激增。 Podcast 早在內地、台灣以及歐美等地興起,雖然在香港尚未普及,但還是有一群人不計較收入,選擇了使用聲音連結大眾,用廣東話與聽眾分享書中的故事與感想,推廣香港的閱讀文化。 香港新聞網11月15日電 廣東話有聲書日漸興起 “香港人的有聲書”是一個業餘有聲書頻道,以廣東話製作免費的有聲書目。創始人阿基一直有製作美劇解說的網台節目,約兩年前開始嘗試營運“有聲書”,他表示“想為社會做一些有意義的事,而有聲書對讀書、對廣東話、對香港都是有幫助的”,所以頻道選的書目都和香港有關係,例如是由本地作者寫成,或是內容能聯繫到香港的社會狀況。 “有聲書”開始不久,本來便有意創立自媒體的Vivian因為朋友,與阿基在機緣巧合之下相識,並成為製作團隊的一員。對她來說,做“有聲書”最有意義之處在於保育廣東話,她認為現時在香港不少學校,中文科由普通話授課,對廣東話的重視程度減少,她希望頻道可作爲一種保留廣東話文化的媒介。 現在不少書本會在電子購書平台提供部分免費試閱的章節,“有聲書”團隊會聯絡出版社,獲取授權就試閱章節製作有聲書,希望藉此勾起聽衆對書本的興趣,再自行購買書籍閱讀。 錄製“有聲書”不是直接朗讀文字,而是要加入小巧思吸引觀衆。由於廣東話有書面語和口語之分,聲演者在朗讀時會將書面語改成口語,也會透過調整語調、情緒來營造氣氛,比如在小說《輪迴交易現場》一集中,在讀到其中一個角色“閻王”的對白時,聲演者刻意用粗獷、激昂的聲線來演繹“閻王”的形象,在讀到主角感歎人類的貪心時,聲音逐漸低落,語氣變得無可奈何,讓聽衆仿如身臨其境,故小說類是他們最受歡迎的節目類型。與出版社合作期望做到雙贏 籌備頻道時,阿基無意中瀏覽到一篇研究文章,發現人吸收知識是有三種形式:閱讀、口述和聆聽。對於部分人來說,聆聽是一個更有效的吸收方式,後來他更以此成功說服出版社與他們合作。對團隊來說,最困難是書本的版權問題。他們一直想和出版社、作者做到雙贏的局面,讓書本有多一個途經接觸潛在的受眾。但在創辦初期,他們聯繫過很多出版社尋求授權,但屢屢碰壁。有的質疑有聲書的推廣效果,一些題材較敏感的政治類書籍,亦會較難拿到授權。Vivian曾經花了三、四個小時,準備了40分鐘的試錄錄音,與一家出版社來回好幾封郵件交流,但對方仍不願合作。 在他們默默耕耘下,頻道的收聽量慢慢上升,《輪迴交易現場》一集的收聽次數達到六萬次,而其他集數平均也有幾千次的播放量,令出版社更願意授權給他們製作有聲書。在營運了約大半年後,今年有聲書團隊收到天窗出版社的合作邀約,推出了四本有聲書,每本售價約70至80元,預計將再推出四本,而“有聲書”製作組從中會分到約一成的版稅。 天窗出版社表示有聲書有“在耳際陪伴”的優點,還保留了書的氛圍,有感在香港全書錄製的有聲書不多,和“有聲書”團隊合作是希望拓展新市場外,也能幫忙培養新的文化土壤。由於在今年夏天才開展項目,初步以小說有聲書為主,期望未來能擴展到哲學、社科、財經,甚至繪本。 Vivian和阿基兩人均有正職,出於興趣,利用工餘時間營運頻道。Vivian表示,“我覺得現在很多自媒體的創作者,在剛開始的時候不會問做這件事會有什麼回報。如果非要說回報的話,應該就是享受做這件事。”團隊現在有四個核心成員,亦歡迎有興趣的聽眾參與製作。至於“有聲書”的未來,阿基指一切也是一場實驗,不過相信香港有聲書的市場會繼續壯大:“開咗個頭自然會有人跟尾。” 【編輯:王軼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