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苑

(香港回歸25年)專訪吳志華:“中國第三個故宮,給了香港!”

分享到:
2022-09-26 13:09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過去香港被稱為文化沙漠,現在則朝著國際文化大都會的方向發展,沒有人想到香港可以在文化上為國家作貢獻。”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向公眾開放在即,館長吳志華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專訪,談維港故宮的籌備、願景、使命。

坐落在西九文化區,紅牆黃瓦的外形,香港故宮如一艘駛入維港的船。從“船長”吳志華的辦公室望出去,艷陽下,附近的建築外牆、路燈上,掛起“故宮”嶄新名片。

香港中通社圖片

“香港故宮在特區成立25周年落成,意義重大,是國家給香港的一份‘大禮’。”在吳志華看來,這份禮物,充分體現在“一國”之下,香港得到國家支持;在“兩制”之下,可以利用香港的國際化優勢,為傳播中國文化作出更大貢獻。

從2017年籌備到2022年竣工,歷經一千多個日夜,幾場颱風、幾波疫情,香港故宮終在6月22日隆重開幕。

“開幕那天大家都很驚嘆,香港可以在五年內呈現一個高水平的建築、高水平的展覽”,從事多年博物館工作的吳志華說,開幕那天心情很滿足,可以開始將中國文化推廣出去。

香港中通社圖片

即將展出的914件“國寶”,是北京故宮博物院自1925年創立以來最大規模的出境外借,中外媒體驚嘆,10萬市民購票。明星級文物不可走馬觀花,吳志華建議市民分三次觀賞,每次起碼停留兩小時以上。

他特別推薦展出晉、唐、宋、元書畫的8號展廳,“這些書畫距離現在差不多超過一千年歷史,極少外借。因為他們對光線、溫度、濕度都很敏感,這一次有三十件古代書畫分三期,每次展出一個月,很難得。”他也預告,“永遠都會有故宮博物院的展品,將來可圍繞北京故宮180萬件展品,策劃不同主題的展覽。”

香港故宮不僅是城市新地標,也肩負打造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新使命。在吳志華看來,“新”的內涵在於新建築、新理念、新傳承。“我們五千年的文化沉澱就是故宮的文物,這個‘新’代表了中國文化的傳承和創新,也代表文化要往前走得更遠更廣。”

吳志華期待,香港故宮可以成為一個平台,促成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促進粵港澳大灣區交流、承擔青年教育工作。

他形容,香港故宮的鎮館之寶有兩個,一個是文物,另一個是團隊視野和國際網絡,要好好利用這兩個鎮館之寶,搭建中國與世界的文化橋樑,從中國看世界,從世界看中國。

香港中通社圖片

北京、台北和香港兩岸三地故宮,同根同源。吳志華也希望未來香港故宮可以參與其中,共同弘揚、傳承故宮的文物、文化。他提到,北京故宮與台北故宮推出文創產品後很受關注,香港故宮也將以開拓文創產品作為未來工作重點之一;以精品的設計和製作,再掀“國潮”。

認識文物,也是了解中華上下五千年的重要課堂。開館之後,香港故宮也將與社會各界展開教育工作。

研究近現代歷史的吳志華直言,對國家的認識,香港教育過去做得不夠;“應該從幼兒園開始,除了教導之外,鼓勵參與,應用新科技增添趣味,加強文化自信、歷史自覺、國家認同。”

訪問當日,吳志華的工作幾乎無縫銜接。從接任館長那一天開始,他接受中外媒體專訪,出席大大小小的講座,不遺餘力推廣香港故宮。他直言這是一種責任,也是一份情。

“我對於文化歷史,對於我的國家,我的民族有一份感情。”他笑說,研究近現代歷史需要有好心情,因為有很多不好的事都在近現代出現。“我們國家最衰落,民族差不多要滅亡的時候,重新站起來,建國之後,國家慢慢富強起來。到今天,我們很驕傲地展示對未來的理想、願望、承擔。很榮幸,可以利用我的工作,參與這麼偉大的工程。”

從小生活在西九龍的吳志華,希望以西九文化人的身份,與香港市民一起,傳承中華文化。(完)


【編輯:陈卓仪】

視頻

更 多
澳門回歸25周年|土生葡人:現在就是澳門最好的時代
澳門舉行升旗禮慶回歸25周年 市民:有強大祖國支持 澳門定會越來越好!
回歸25年 澳門工體委主任:國家真的很眷顧澳門
澳門新特首岑浩輝上任後首亮相 冀團結社會各界 推進澳門向前發展
澳門回歸25周年 街頭巷尾氣氛正濃
香港房屋局局長的心願:在石屎森林中投下一束光
【通講壇】特朗普與周受資會面,TikTok禁令會有轉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