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團

港大川大研究團隊揭示口腔癌淋巴結轉移關鍵機制

分享到:
2025-03-19 10:26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3月19日電 香港大學牙醫學院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組成的研究團隊在研究口腔鱗狀細胞癌(OSCC,一種常見且侵襲性強的口腔癌)淋巴結擴散機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患者隊列示意圖概要

團隊的研究成果發表於《臨床與轉化醫學》期刊,揭示了驅動癌細胞轉移至淋巴結並抑制免疫反應的關鍵分子機制,為新的治療方案提供了潛在方向。

該研究由港大牙醫學院張高教授領導,蘇宇雄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團隊成員包括港大牙醫學院蒲靜雅教授、博士研究生劉宇和鍾杰,李嘉誠醫學院邱瑋璇教授以及來自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楊振宇博士。

研究利用先進的多組學技術,整合基因組、轉錄組和蛋白質組數據,分析了46名OSCC患者的組織樣本。研究結果顯示推動腫瘤進展和免疫逃逸的關鍵途徑,並揭示為何OSCC通常對傳統療法產生耐藥性。 研究解碼了口腔癌擴散機制,發現有淋巴結轉移的病人腫瘤樣本(pLN+ OSCC)與無轉移的腫瘤(pLN- OSCC)存在顯著差異。這些侵襲性腫瘤表現出更高的生長和侵襲能力,其驅動力來自與細胞增殖和細胞外基質(ECM)重塑相關的基因變化——這一過程使癌細胞得以擴散。此外,這些腫瘤透過下調免疫支持因子(如VCAM1)和激活TGF-β信號(一種已知能促進腫瘤生長並使癌細胞免受免疫偵測的途徑)來抑制免疫反應。

研究中的一個重要發現是POSTN蛋白質的作用,它能重組腫瘤的細胞外基質,並與較差的患者療效相關。高POSTN水平與更高的轉移率有關。研究團隊還發現,腫瘤中的癌症相關成纖維細胞(CAFs)在癌細胞向淋巴結擴散的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CAFs會釋放TGF-β相關細胞因子,激活癌細胞内TGF-β信號,從而增強腫瘤侵襲周圍組織和逃避免疫系統的能力。

張教授表示:“這些發現徹底改變了我們對OSCC轉移和抵抗免疫防禦機制的理解,通過揭示POSTN和TGF-β作為關鍵驅動因素,我們為阻止或預防癌症擴散提供了新的靶點。”

研究為創新治療新希望,這些發現為新型治療策略鋪平道路。針對ECM重塑或TGF-β信號的治療可通過對抗免疫抑制和減緩癌細胞轉移,來增強現有療法(如免疫療法)的效果,從而改善療效。港大團隊希望推動進一步的研究和臨床試驗來探索這些靶點,從而提高OSCC患者的生存率。

蘇教授表示:“這項研究為未來的藥物開發奠定了堅實基礎,破壞CAFs與TGF-β之間的相互作用,可能會帶來阻止腫瘤進展的治療方法。”  (完)

【編輯:梁嘉軒】

視頻

更 多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記者帶你走一圈!看首次於香港啟德體育園舉辦的七欖氣氛如何?
"這些技術關乎人民幸福"——中國數字基建出海,給世界帶來了什麼?
《哪吒3》將全部由AI剪輯?哪吒項目執行製片人帶來解答
被問及投資者為何選擇香港 陳茂波這樣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