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團

非遺專題|光陰於動態中停駐 ——對話香港紮作技藝傳承人

分享到:
2023-11-03 14:47 | 稿件來源:紫荊雜誌

【字號:

|本刊記者  楊晨

紮作與香港人的生活既遠且近,出現在各類活動、聚會、節慶、儀典場合,涉及範圍廣泛,承載了不同族群的歷史及風格,具有重要的社會和文化價值。近年隨著時代變遷及城市發展,神誕及傳統節慶的規模日漸縮小,本地紮作行業不斷萎縮,年輕人多不願入行。但與此同時,一部分紮作師傅正在“守護”經典,“創造”現在,用自己的方式續寫著紮作的歷史。本刊特別邀請到香港紮作技藝傳承人冒卓祺師傅,帶大家領略與印象中不一樣的紮作藝術。

從成捆的竹篾中看似隨意地抽出幾根,沿中間破開,眼丈手量,用刀削至合適的厚度和寬度,將表面打磨平滑,之後由師傅根據經驗,將幾條竹篾互搭成架,連接處用白色紙條將其纏繞固定,行話叫“彈”——一手固定住竹架,另一手一邊將紙搓成細條,一邊將其“彈”在竹架的“關節處”,細細的紙條在師傅的手指間和竹架的鏤空處快速穿梭。上下翻飛間,一個牢固的竹架便誕生了。食指輕點一些漿糊,在紙條的末端抹一下,做最後的粘黏固定,這便是紮作技藝首要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紮”,即是紮架,將想要紮出來的物品的形狀用竹篾互搭,連接成架。

紮作技藝作為民間傳統手工藝,於2014年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以簡單的材料如竹篾、紗紙、色紙、絹布等,運用紮作技巧和繪畫筆功,製作出各式各樣的節慶、儀典、裝飾用品的一項藝術。在沒有機器的年代,所有紮作品均出自人手製作,物料就地取材,憑藉匠人的巧手,就能製作出外型千變萬化的紮作品。

紮作藝術在秦朝時就已出現,歷史已超過二千年。提起紮作,人們便不難想到節日裡的花炮燈籠、儀典上的獅頭龍身、祭祀時的衣紙冥器,這也正是紮作品應用於民眾實際生活中的三大重要場合。為更好地了解這項非遺工藝,記者拜訪了香港紮作技藝傳承人,冒卓祺師傅。



貫通古今——紮作的經典與創新


一身黑色中式衣衫,這是元朗大橋街市的一間店鋪中冒師傅帶給我們的第一印象。採訪當天,恰逢重陽節的前一天,冒師傅的店鋪時不時便有客人到訪,前來購買第二天拜山所需的用品。只見琳瑯滿目的節慶儀典用品擺滿不到5平米的鋪面,幾個尚未完工的貔貅紮作品懸掛頭頂。


WechatIMG770

冒卓祺師傅(本刊記者 孫藝寧 攝)


採訪伊始,冒師傅第一句話便向我們介紹道:“紮作技藝就是生活中同傳統中國節日有關的一種技術。”節慶、儀典、祭祀是紮作技藝的三大重要表現形式。冒師傅製作的紮作品用途廣泛,從中秋新年的燈籠花炮到清明重陽的紙衣神袍,從滿月、拜壽、新房入伙到祭祀祖宗都有應用,但其中,他最為“熟手”的,還得是製作民俗宗教儀式上舞麒麟時會用到的“麒麟頭”。

在香港,會在儀典上舞麒麟的主要有三大群體:客家人、海陸豐人、定居香港已超八百年的圍頭人。三款麒麟,於細微之處各有不同。冒師傅向我們展示了十年前他為元朗厦村鄉新慶圍的太平清醮儀典所做的一個麒麟頭。據他介紹,此儀典每逢十年舉辦一次,明年是又一個十年的開始,他會再做一條全新的麒麟,為明年的慶祝做準備。

說到製作麒麟,冒師傅打開了話匣子,他將傳統麒麟頭製作的過程向我們娓娓道來。紮作技藝中“紮”“撲”“寫”“裝”四個步驟,每一個都自成體系,但同時又相互聯繫,互相影響。先紮竹架,搭出麒麟的骨架,此步為“紮”;竹架搭好後沿著形狀一點點貼上白色的紙,等其變乾後就完成了麒麟的“內殼”,此步為“撲”;之後便可以給麒麟上色了,整個麒麟頭以橘黃和大紅鋪底,一眼望去,喜慶祥和之感便已撲面而來,頭頂和兩腮分別用群青和草綠做點綴,為麒麟頭增添了一抹英氣與靈動,此步稱為“寫”;上色完成後,就到了最後一步“裝”,為已經畫好的麒麟頭裝貼絨毛、金片、毛球等,一個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的麒麟頭就完成了。做完頭,接下來便是麒麟身體。冒師傅分享到,為上一次太平清醮儀典所做的麒麟身體有4-6米長,中間不能間斷,要多人合力才能將麒麟舞動起來。

“舞動”版本的麒麟,是紮作最經典的樣子。隨著時代的發展,紮作也衍生出了更現代的模樣。在冒師傅的眾多作品中,還有一種是以“紮”“撲”為主的展覽用作品,它們大多以動物的形狀為主,有傳統一點的龍、獅、麒麟、貔貅等,也有比較新興的兔子、恐龍、犀牛的形狀。這種紮作品通常不作舞動用途,它們體型巨大,由竹篾紮好後,外層撲上全白的紙,在其中放上明燈,或是內部再做其他設計,可容納公眾進入作品內部或在外觀賞。因為通體全白透光,頗有透明輕盈之感,與傳統鮮艷亮麗的紮作品共同構成紮作技藝的創新與古典。

螢幕截圖 2023-11-01 下午3.35.24

太平清醮儀典用麒麟頭(本刊記者 孫藝寧 攝)


紮作之美——動靜結合的藝術


紮作作為一項民間手工藝,是一門手藝、一種技藝、一項工藝,同時也歷經時代的長河,逐漸發展成為一種藝術。當記者兩次問及冒師傅“紮作之美在於什麼”,他從兩種角度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在冒師傅看來,紮作的美在於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那個過程要很漫長,從空白、到一個殼、再到一幅畫、最終變成一個工藝品,是一種技巧的表現,是一種藝術的表現。一整個紮作品包含很多步驟,每一步又蘊含了不同的元素在裡面,互相融合,才能變成一種技藝,進而變成一件作品,去做出來,交到對方手上。”

提到這場“漫長的演變”,冒師傅忽然凝神,他告訴我們,製作紮作品要經歷的每一步,都是一場與原材料和完成品無聲的對話,“說是說不準的”,每一個看似簡單的步驟,都是從無數次的經驗和感受中開始、生發、完成,起承轉合,最終變為一個完整的個體。

之所以會再度問到關於紮作之美的問題是因為冒師傅談及自己初入此行的“前傳故事”。與冒師傅對話前,記者並不了解是紮作的哪一部分引起了冒師傅的興趣,一問才知道,想做紮作,竟是要先入“武行”。和香港大多數紮作師傅一樣,冒師傅最初的興趣是在武館學習舞龍舞獅舞麒麟,時間久了,紮作品自然需要修修補補,於是冒師傅便和有車子的師兄一家一家跑到專門售賣紮作用紙的商店,買回材料進行修補。“我坐在旁邊,看師傅做事(製作獅頭),越看越有趣,越看越覺得好看,忽然很想自己也做一個”。漸漸地,冒師傅去看紮作的次數越來越頻繁,停留的時間也越來越長,最後開始真正動手去做——從動感十足的舞麒麟,轉而進入心平氣靜的紮麒麟。

始於“舞動”,紮作之美的歸處也在於它的“活態”與“功用”,這便是冒師傅心中紮作之美的第二種體現。冒師傅告訴記者,紮作的美是各種各樣、多元豐富的,因為它是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節慶裡面沉澱出來的。“只要是能想到的形狀,紮作都可以做的出來。”在不斷地“配合”各種儀典、活動、時節的過程中,紮作品演變出種類繁多的款式和類型,也被賦予豐富的功能和用途,與每一天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承載著不同族群的歷史及文化,具有重要的社群凝聚和文化精神傳承價值。


傳承之艱——“一個漫長又困難的部分”


非遗办 紮作兔子

“月光縈繞,尋燈覓兔”—— 2023 年中秋節香港維多利亞公園 4號足球場的紮作兔子花燈


儘管冒師傅的紮作品集傳統與現代於一體,他的“祺麟店”也將紮作作為一種行業延續了下來,然而紮作技藝的傳承並非一帆風順。提起傳承,冒師傅的神態多了幾分嚴肅,聲音也變得洪亮起來。他同記者講到,傳承最重要在於“傳”與“承”,二者息息相關、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傳,是師父要傳授徒弟工藝、經驗、感受;承,是徒弟要有心去接受這樣一種技藝,兩個部分都要有,才有條件說下去”。繼承技藝的人能傳多久?他用什麼樣的方法去傳承?在冒師傅看來,想做傳承人,“興趣”之上更不能少的,是“責任”,是一種對紮作技藝和紮作品發自內心的熱愛與激情,“如果你傳承一些只是有興趣學的人,那麼他學了以後,他只是有興趣而已,今年有興趣,明年沒興趣,這樣不是又斷了嗎”?冒師傅在紮作這片曠野上的深耕,也許就開始於19歲時獅頭上鮮濃的油彩,定格時間,穿越至今。

在採訪的最後,冒師傅告訴我們,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最重要的是同日常生活融為一體,而紮作的融入方式,便是將紮作品的功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目前,冒師傅傳統、創新兩手抓,除了為明年的太平清醮準備新的麒麟外,還接到了歐洲一位開武館的當地人的拜師請求,聽聞冒師傅精通製作和舞動客家貔貅,這位當地人將於聖誕節前後來到香港,專程向冒師傅學習舞貔貅、紮貔貅。前段時間,冒師傅還應一家國際機構的邀請,為已經絕種的雄性非洲北白犀牛,做了2.5米長的展覽用紮作犀牛,呼籲大家不要濫殺犀牛,提高動物保育的意識。希望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紮作技藝,在挽救瀕危動物同伴的同時,能夠更多地被廣大市民選擇為一種生活方式,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文中圖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訪者提供,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3年11月號


【編輯:黎金良】

視頻

更 多
澳門回歸25周年|這位澳洲人因為什麼堅定選擇了澳門?
澳門回歸25周年|土生葡人:現在就是澳門最好的時代
澳門舉行升旗禮慶回歸25周年 市民:有強大祖國支持 澳門定會越來越好!
回歸25年 澳門工體委主任:國家真的很眷顧澳門
澳門新特首岑浩輝上任後首亮相 冀團結社會各界 推進澳門向前發展
澳門回歸25周年 街頭巷尾氣氛正濃
香港房屋局局長的心願:在石屎森林中投下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