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美食

黃仁勳來港體驗大排檔:巷弄中的人間煙火氣

分享到:
2024-11-27 17:25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11月27日電  AI人工智能晶片龍頭英偉達(Nvidia)行政總裁黃仁勳,於11月23日獲得香港科技大學(科大)頒授的榮譽博士學位。當晚,他與香港特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和科大校長葉玉如等人,前往深水埗的“愛文生”享用地道小炒和風味菜式,並共同探討創新科技的發展及人才培育的重要性。

黃仁勳與一眾科創界“巨頭”在深水埗的“愛文生”享用地道小炒和風味菜式。(圖源:陳茂波網誌)

“愛文生”成立於1956年,是一家傳統的港式大排檔,至今仍然保留露天廚房的形式,食客可以在街邊用餐。這裡的菜餚以火水爐炒製,以“有鑊氣”而出名。黃仁勳一行人點了多道招牌菜,包括星斑、薯仔牛柳粒、鐵板豬手、小炒王和黃金蝦等。

大排檔被認為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因為它充滿人情味。回想港產片,若鏡頭中沒有出現大排檔的招牌、路邊的桌椅和圍坐用餐的食客,便感覺影片少了些“港味”,而這正是大排檔的魅力所在。

香港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大排檔。(圖源:香港舊照片FB)

在大排檔用餐的另一個有趣之處是,菜品的準備過程完全展現在客人面前。(香港中通社圖片)

大排檔的小炒“有鑊氣”,這依賴於一口“洪爐火”。(圖源:香港旅遊發展局)

大排檔,又稱“大牌檔”或茶檔,起源於二戰後的香港。當時,政府將小販分為兩種牌照:固定小販牌照(大牌)和流動小販牌照(小牌)。隨著政府希望增加就業機會,1950年代開始允許在公共場所經營小型熟食攤位,將大牌和熟食固定攤位合併,發出的牌照是一張大型的紙張,需裱裝並掛在顯眼位置,因此稱為“大牌檔”。這些街頭熟食攤位因品種繁多且價格實惠,深受中下層市民的歡迎,並在1950年代至1960年代達到巔峰,成為香港飲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當時“大牌檔”的搭建樣式由政府統一規定,通常使用深綠色的鐵皮作為外觀,旁邊設有用鐵架搭建的爐灶。攤位前面有一長椅,旁邊擺放著兩張桌子,最多可容納約12人用餐。隨著需求增加,許多店主開始增加更多桌椅,從遠處看去便會見到一排人在熱鬧地用餐,這樣的場景漸漸流傳開來,形成了如今所稱的大排檔文化。

早些年的大排檔有著經典的設備:大燈泡、為食客和大廚降溫的大工業扇、遮風擋雨的大帆布棚、摺桌摺凳——原本是為了食客搭枱使用,但到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這些設施慢慢變成黑道火拼用的“武器”。美食,自然是大排檔最廣為人知的特色。

大家都說大排檔的小炒“有鑊氣”,這依賴於一口“洪爐火”。灶台一開火,火勢大且猛,火苗輕易地燒進鍋裡,與新鮮蝦蟹、嫩雞肥牛發生化學反應,快上快落幾分鐘,出鍋後十分惹味。在這些攤位中,還有一些獨特的老闆,他們或許身上有著花臂紋身,卻安居一隅,專注於一碗粉一碗麵的製作。

鏞記酒家也是以大牌檔起家。(圖源:鏞記酒家FB)

除了鑊氣小炒,大排檔裡的平民小吃也琳瑯滿目。從白粥油條、魚蛋粉麵、炒粉炒飯,到奶茶、鴛鴦、西多士和豬扒包等,這些如今看來都是香港獨有的特色小吃。許多著名的茶餐廳和酒樓,如蘭芳園和鏞記酒家,最初也是從“大牌檔”發展而來。在大排檔用餐的另一個有趣之處是,菜品的準備過程完全展現在客人面前。顧客可以親眼目睹食物從原料到成品的每一步,增添了用餐的樂趣。

大排檔的氛圍既親切又熱鬧,成為了香港街頭飲食文化的重要象徵。無論是家庭聚會、朋友小聚,還是工作後的放鬆,這裡都是人們社交的好去處。在這樣的環境中,食客不僅能品嚐到地道的美食,還能感受到濃厚的社區氛圍。

位於大坑的炳記茶檔,除了附近的街坊經常光顧外,不少年輕人也會慕名而來,品嚐店家的招牌豬排麵及奶茶。(圖源:香港旅遊發展局)

位於油麻地吳松街臨時熟食小販市場的大排檔,吸引不少外國遊客光顧。

遊客光顧中環巷弄裡的大排檔。(香港中通社圖片)

然而,自1972年起,政府停止發放經營大排檔所需的“固定攤位小販牌照”,新開的大排檔因此消失。1980年代,政策進一步收緊,許多舊牌照的持有者在逝世後,其子女亦無法繼承,導致大排檔逐漸減少,現時全香港僅剩約20家。

香港的大排檔不僅是用餐的場所,更是社區交流的平台。在這裡,人們可以品嚐各式各樣的地道美食,體驗獨特的飲食氛圍,並感受到香港人對食物的熱愛和對生活的熱情。大排檔所提供的便宜美味的菜式,成為了無數市民的美好回憶和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完)

【編輯:黃璇】

視頻

更 多
澳門回歸25周年 街頭巷尾氣氛正濃
香港房屋局局長的心願:在石屎森林中投下一束光
【通講壇】特朗普與周受資會面,TikTok禁令會有轉機嗎?
在香港見到兩個“劉雯”?國際超模教你合影秘訣
香港六大部門反恐演習 現場控制“恐怖份子”!
李家超:習主席講話指明方向 政府將與社會一同奮發改革
李家超夫婦落區中環灣仔 與市民共同感受聖誕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