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遊

香港旅遊業該如何起死回生

分享到:
2022-10-02 14:09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4月1日電 新冠疫情後的兩年多來,香港旅遊業一落千丈。去年12月為“通關”準備的人手、項目,再因第五波疫情擱置。據香港旅發局公佈最新一項調查發現,約半數受訪內地旅客仍視香港為亞洲旅遊目的地首選,這個振奮的數據仍激勵著旅遊業,但也應思考“購物天堂”之外的新路。

港澳遊一向是內地遊客假期境外遊的熱門地點,香港疫情未清零,澳門成為內地在新冠後首個重新開放的出境旅遊目的地。今年2月數據顯示,澳門酒店客房平均入住率按年上升10.3個百分點至48.7%。住客同比上升29.3%至49.3萬人次,內地住客占39.6萬人次,增加30.9%。

而去年香港入境旅客僅約9.1萬人次,比2019年疫情暴發前的5590萬人次大幅下跌逾99%。

為重啟香港旅遊業,旅發局預計投放約1億港元,著力於在內地推廣“香港游”。旅遊業界亦強烈呼籲政府堅持“動態清零”目標,料如順利恢復“通關”,香港下半年旅客數字或有顯著增長,全年訪港旅客或可回升至約960萬人次。

但疫情影響全球經濟發展以及全球高端商品同質化,香港或許很難再以“購物天堂”作為第一吸引力。文化旅遊、紅色旅遊,成為東西方交匯地的旅遊新方向。

香港最新財政預算案預留12.6億港元支援及發展旅遊業,一半用作設立“文化古蹟本地遊鼓勵計劃”,另一半用作支持旅發局重振旅遊業及推行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

香港亦將新增“文化體育旅遊局”,加強促進文化事業發展,有利產生協同效應,使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具體項目方面,M+博物館已於去年完工並開放;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預計7月順利開放予公眾參觀;演藝綜合劇場、藝術廣場天橋等工程亦在疫情期間加速建設。

可以說,疫情下文化項目發展並未停下。而歷史留給香港的旅遊資源,也尚有許多未開拓。

立法會議員陳紹雄建議,可結合香港的文化古蹟和國家領導人曾到訪香港的地方,設立“港版紅色旅遊路線”,促進旅遊之餘,亦可增強年輕人的國民身分認同。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邱騰華也表示,當局一直推廣歷史文化旅遊項目,旅遊業界可利用《香港志》,在旅遊項目加入歷史資料,以吸引旅客。

香港旅遊業議會名譽司庫羅啟邦對中通社記者表示,雖然現在業界處於靜待期,但并沒有“躺平”,正積極為“通關”後做準備。作為旅行社負責人,他計劃在旅遊項目中加入跟體育及文化元素。“旅客除了來香港購物,還有其他吸引他們的地方,放大客源。加入文化項目、體驗班項目,多一些文化團,也吸引境外人士來港。”

香港特區政府將於4月逐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4月1日取消“禁飛令”以及減低海外抵港人士的酒店隔離時間。

羅啟邦直言,這些政策對旅遊業幫助不大,但政府在旅遊業方面投入資金,肯定是一個好的預告。未“通關”前仍以本地游為主,相信之後進一步開放社交距離措施,本地“綠色一日游”等項目重啓,會解決旅遊業燃眉之急。他介紹,2021年下半年本地游相關項目都很火,已經超過50萬港人報名參與。(完)


【編輯:張明臻】

視頻

更 多
澳門回歸25周年|土生葡人:現在就是澳門最好的時代
澳門舉行升旗禮慶回歸25周年 市民:有強大祖國支持 澳門定會越來越好!
回歸25年 澳門工體委主任:國家真的很眷顧澳門
澳門新特首岑浩輝上任後首亮相 冀團結社會各界 推進澳門向前發展
澳門回歸25周年 街頭巷尾氣氛正濃
香港房屋局局長的心願:在石屎森林中投下一束光
【通講壇】特朗普與周受資會面,TikTok禁令會有轉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