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府發佈

專訪林定國:尊重香港特區法治離不開國家認同

分享到:
2024-07-24 09:47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7月23日電 (記者 陳卓儀) 香港回歸27周年,亦是本屆特區政府上任兩年,律政司司長林定國27日接受香港中通社、香港新聞網專訪。他談到法治教育時說,2019年香港發生的社會運動令他反思維護法治環境最關鍵的是社會大眾的法治意識,而尊重香港特區的法治,離不開國家認同。

7月23日,香港回歸27周年,亦是本屆特區政府上任兩年,律政司司長林定國27日接受香港中通社、香港新聞網專訪。香港中通社記者 洪少葵 攝

過去兩年,律政司著力推廣法治。林定國介紹,兩年前剛上任時,特別提到要成立法治教育工作小組,亦已開展法治教育領袖培訓計劃,推廣正確法治信息,提升市民大眾的法治意識。 

“回看2019年發生的事情,我自己反思,一些天經地義的事情,不是每個人都明白。”林定國談及推廣法治教育的初衷時說,很多理所當然的事例如法律,需要清晰解釋,為什麼有這樣的重要原則。

他說,我們常講香港的法治環境是“金字招牌”,維護法治環境除了法院、獨立審判權、人才,最關鍵的是社會大眾是否都有法治意識、是否理解法律的重要性、有沒有守法意識;“從個人層面、香港特區層面、國家層面,一定要讓人多理解背後原因,長遠來講才能鞏固或促進法治環境。”

學法律專業、從事法律工作多年的林定國,對中華文化有著濃厚興趣,放假時會與太太參觀大坑火龍文化館。他坦言除了個人興趣,也是因為文化與法治工作息息相關,希望以身作則讓大家對中華文化或香港文化有興趣。

“法治有個孿生兄弟,叫做身份認同。”林定國比喻,法治環境不是虛無縹緲的,香港是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國家憲法加上基本法才構成完整的憲制秩序。“尊重法治、認同法治環境,離不開國家認同。”

林定國認為中華文化具有強大的感染力,對於促進身份認同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到底中國人是怎麼一回事?‘龍的傳人’不是簡單的四個字,永遠都是通過飲食、服裝、書畫、音樂等共通點,才構成一個中國人的身份。”

從歷史上,林定國認為中華文化數千年來還能繼續發揚光大,中國人應該要有小小的驕傲。從地緣政治上,他認同應該堅定文化自信,自信何來?便是認識自己文化的來龍去脈,從而理解、欣賞。(完)

【編輯:豊悦】

視頻

更 多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
小鵬X9全球首場上市發佈會香港舉行 現場嘉賓大讚“中國智造”
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夏寶龍:關鍵時刻出賣國家利益必將背負歷史罵名
【通講壇】特朗普又變卦?專家:他對貿易看法還停留在上世紀
中國機器人製造商回應美國關稅威脅:很多時候我們是海外客戶唯一的選擇
面對美國關稅政策 中國商家覇氣喊話:你在別的地方買不到這麼多好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