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放魚日!香港漁護署投放1.8萬條魚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6月6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漁農自然護理署6日“全國放魚日”舉辦增殖放流活動,與全國各地同步進行增殖放流以恢復並提升水生生物資源,以及提高公眾養護水生生物資源和改善水域生態環境的意識。 環境及生態局副局長黃淑嫻在啟動典禮致辭時說:“今天正值國家農業農村部所定的‘全國放魚日’,全國各地同步舉行增殖放流活動,以恢復及提升水生生物資源,我們亦積極響應,在香港舉辦增殖放流活動。” 圖源:政府新聞處。 黃淑嫻續說:“政府去年12月公布與漁農業界攜手制定的《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提出推行增殖放流,以養護及增加海洋資源,即是用有科學基礎的方法放流適當的物種,讓其在自然環境中繁衍,從而養護及提升海洋資源及生態。” 她指出漁護署一直提醒市民在參與放生活動前必須謹慎考慮,以免影響生態環境,甚或令動物承受不必要的痛苦。 她重申漁護署鼓勵市民以環保、植樹、護林、素食等行動及生活習慣,代替不當的放生活動。有關的宣傳和教育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透過今次公眾活動,漁護署鼓勵市民支持和參與以科學為基礎的增殖放流,提升市民對保育海洋資源和生態環境的意識之餘,亦可代替不當的放生活動。 圖源:政府新聞處。 漁護署今日在印洲塘海岸公園投放共約18000條紅斑(赤點石斑)、石蚌(星點笛鯛)和黑鱲(黑鯛)幼魚。放流的幼魚為種群數目正在減少的本地魚種,來自信譽良好的種苗孵化場,健康情況良好。印洲塘海岸公園現已禁止商業捕魚,內有人工魚礁、天然岩礁和巨礫,可為幼魚提供合適的生境棲息。漁護署將派員定期到水底觀察和記錄幼魚放流後的情況,期望今次增殖放流可促進相關本地魚種的數目增加。 今日的增殖放流活動獲香港佛教聯合會和香港漁民團體聯會支持,約100名宗教團體、漁民組織和環保團體等代表參與。今年稍後時間,漁護署亦會安排學生參與其他增殖放流活動。 (完) 【編輯:譚暢】
|
視頻更 多
【通講壇】新加坡教授:對華關稅戰暴露美國製造業“軟肋” 中國要爭取產業話語權
Web3頂級音樂會香港開唱 黃貫中陳慧琳等大咖雲集
一場香港美聲慈善音樂會 奏響基層“閃耀之星”的藝術夢
過萬人一起吃盆菜是種什麼體驗?現場市民:場面震撼 氣氛很好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
小鵬X9全球首場上市發佈會香港舉行 現場嘉賓大讚“中國智造”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