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凝聚力量 全力鞏固香港的國際競爭力香港新聞網7月10日電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七月十日)上午出席了“信報50周年呈獻:未來香港高峰論壇”,以下是致辭全文: 尊敬的鄭雁雄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李澤楷主席(盈科拓展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郭艷明總編輯(《信報財經新聞》總編輯)、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早上好!我很高興出席今日由《信報財經新聞》舉辦的未來香港高峰論壇。今日亦是《信報》50周年紀念。《信報》是在一九七三年七月創刊的,我在此恭賀《信報》喜迎金禧,祝願你們業務繼往開來,蒸蒸日上。七月更是香港特區慶祝成立26周年的月份,亦是“一國兩制”在香港成功實踐的26周年。 在“一國兩制”下,香港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香港中外文化薈萃,更是唯一一個集合中國優勢和環球優勢於一身的城市。香港是世界最自由經濟體,也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我們擁有五間世界百強大學,航空貨運量全球第一。這些位居世界前列的排名,不單是象徵着香港的國際地位和聲譽,更重要的是時刻提醒我們,要不斷努力鞏固和提升香港的國際競爭力。 我在此多謝《信報》一直以來秉承着優質的傳媒工作,協助香港提升我們的國際競爭力,將香港的事實廣泛報導給香港人和世界知道,多謝《信報》。 我公布第一份《施政報告》時就強調,為了不斷增強發展動能,為了提升我們的競爭力,我們必須更積極和進取地“搶企業”、“搶人才”。專責“搶企業”的“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以及各個駐內地和海外經貿辦的“招商引才專組”,已經全情投入工作。我上星期訪問貴州時,同駐成都辦的同事交談了很久,聽他們講解怎樣向當地企業推介香港的新魅力、新機遇,我感受到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期望他們有好成績。 在“搶人才”方面,各項輸入人才計劃的反應踴躍,截至今年六月底,即計劃推出以來的半年,我們收到的申請已突破十萬宗,差不多是每年輸入三萬五千名人才的目標的三倍,充分證明香港對世界人才的吸引力。 地緣政治風險日新月異,環球經濟環境陰晴不定,疫情肆虐全球亦改變了社會和企業的生態。香港作為一個外向型經濟體,難免受這些波動影響。不過,憑着“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和香港多年來建立了的穩健金融體系,我們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始終屹立不倒,並獲得國際廣泛認同。 李家超。香港中通社圖片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發表的評估報告,就肯定了香港作為主要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確認了香港規管制度嚴格穩健,資本和流動性緩衝豐裕,聯繫匯率制度運作暢順。 香港在金融業優勢明顯,所以我們更要擔當引導國際資金配對優質綠色項目的重要角色,為國家以至亞洲的綠色事業作出積極貢獻。 我們努力將香港金融、貿易、航運等傳統優勢傳承下去的同時,亦要發掘新的經濟增長點,敢於發展創科、文化藝術等新興產業,為香港實現高質量發展。 科技引領未來。國家“十四五”規劃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科中心,金融科技正好是匯聚香港金融服務傳統優勢和創新科技新興發展的橋樑。香港金融科技生態圈發展全面,現時有超過800間金融科技企業。 我們公布了《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提出四大發展方向,已取得一定進展。在最新發布的《全球初創生態系統報告》中,香港在世界百強的“新興初創生態系統”(Emerging Ecosystems),排名亞洲第一、全球第二。這個排名,肯定了我們促進政、產、學、研合作共同打造優越的初創生態系統的工作,亦展示了香港的發展潛力。 發展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也是我們為香港經濟發展帶來新動能的一個重要方向。今屆政府新設立了“文化藝術盛事基金”,支持國際和大型文化藝術活動落戶香港,為業界提供發揮機會,打造香港成為藝術文化之都。 在工作之餘,香港的文化生活、娛樂消遣活動多姿多彩,世界各地的不同表演項目、藝術展覽,香港都有。享譽世界的M+博物館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近在咫尺;由市區出發,半小時內就可以去行山,亦可以去沙灘。香港是動靜皆宜的好地方,更加是可以創業、圓夢的好地方。 各位,環球主要經濟體在經歷過去幾年的挑戰後,都正各出奇謀,急起直追。香港面對百家爭鳴,不進則退。 面向未來,我們一定要凝聚力量,全力鞏固香港的國際競爭力,說好香港故事,團結社會、共建香港,讓香港這顆東方之珠繼續綻放異彩。 在此,我再次祝賀《信報》50周年快樂,在座各位業務蒸蒸日上。多謝大家。(完) 【編輯:李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