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視頻 ->通深度
【你不知道的香港】麒麟開光 造福四方!隱藏在香港村落中的“客家麒麟”分享到:
【畫面】麒麟開光與舞麒麟畫面
【同期】西貢坑口客家舞麒麟傳承人 劉震宇 先點千里眼放光明,順風耳耳聽八方,點鼻辨妖邪,點脷吐千孫,額上發紅光,點背鑼鼓震天庭,點腳踏四方,點身由頭好到尾。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大吉大利,百無禁忌,響梆! 【同期】西貢坑口客家舞麒麟傳承人 劉震宇 一般麒麟開光,我們的習慣就是在晚上。開光之前,我們通常會有譬如煮客家菜或者有盤菜的活動,請親朋好友聚在一起,我們就可以延續我們客家人的習俗,凝聚大家大團結。 我們坑口村客家舞麒麟的文化,大概是由我們的祖先(開始),我們客家的族群由北方開始向南方遷徙,最後我們來到廣東入粵,就流傳到了香港。 【解說】麒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瑞獸,被人們視為吉祥和祥瑞的象征。2014年,香港西貢坑口客家舞麒麟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其中,製作麒麟的紮作手藝也被列入香港非遺清單。在西貢下洋村,麒麟紮作的第三代傳承人劉震宇向我們展示了紮作麒麟的過程。 【畫面】製作麒麟畫面 【畫面】麒麟采青畫面 【同期】西貢坑口客家舞麒麟傳承人 劉震宇 為什麼會保留這個文化,其實是因為我們客家人有個思鄉之情。當我們舞麒麟的時候,我們也會沿用舊時的風俗,例如我們畫花紋,我們可能會畫一些類似家族的圖騰,例如我們有時會在麒麟身上繫上我們客家的彩帶,既可以保留我們自己原有的文化,又可以融入當地的文化。 我們自己十幾二十歲的時候就開始舞麒麟了,到現在已經四十多歲了。像我們的小朋友,基本上從他們出生開始就已經開始聽這些音樂,他們出生之後也會跟著一起玩。因為他們看見我們紮作,他們也會有興趣。他們見到我們舞麒麟,也會走出來一起。 【畫面】劉震宇在活動中教小朋友們紮作 【同期】西貢坑口客家舞麒麟傳承人 劉震宇 我們認為這個傳承其實是很重要的,以前太過封建,不給女孩子或者外人去學。但如果我們再不去保育,不傳承下去的話,可能幾十年之後就失傳了。我們現在接觸到好多學員,都是年齡很小的,通常都是小學生開始。我們出去表演的時候,會有幼兒園的老師帶學生來開始學,這樣你才可以在這個地區推廣,我們才可以保育這個文化,不用擔心這個非遺的文化會失傳。 記者 董鈺婕 孫思琳 香港報道 |
視頻更 多
民青局新春酒會 特首連說三個“祝願” 麥美娟稱會讓香港年年“家和萬事興”
香港黃金交易所蛇年開市:紅盤高開 料金價“高處未算高”
拋寶牒、賞煙花、觀賽馬 在香港大家這樣過新年!
在香港如何“送龍迎蛇”?過農曆新年這些都要買!
香港水上人家年夜飯吃什麼?餐桌上這些東西必不可少!
香港旅遊發展局花車先睹為快 亮點居然是車上插畫!
香港特首李家超向中通社全球讀者致蛇年新春祝福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