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首次“封區”核酸檢測 反對派的“奇葩操作”又出現了香港新聞網1月25日電 近期香港新冠肺炎疫情反彈,地區感染情況持續嚴峻,特區政府首次實施“封區”核酸檢測。但在這防疫關鍵時期,有些人卻扯起了後腿! 據悉,近來香港佐敦區內感染情況持續嚴峻,自1月1日至20日,相關區域共錄得162宗確診個案,涉及56棟大廈;大廈污水樣本檢測結果持續呈陽性的比例高於佐敦其餘範圍;區域內樓宇樓齡較舊、年久失修,“劏房”(即一個住宅單位被切割成很小的部分後租給多家住戶)情況普遍,社區感染風險較高。 經過風險評估後,特區政府認為有需要就“受限區域”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截斷區內傳播鏈,並借此消除區內居民疑慮。 上週六(23日),香港特區政府引用《預防及控制疾病(對若干人士強制檢測)規例》(第599J章),限制在佐敦指明“受限區域”內的人士須留在其處所,並按特區政府安排接受強制檢測。受檢人士分批到採樣站接受鼻腔及咽喉合併拭子採樣,在取得檢測結果前,他們必須留在處所內,以減少交叉感染風險。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當日表示,此次行動是公共衛生需要,希望市民配合支援。 然而,在該措施還未正式公佈前,元朗區議會議員伍健偉便在其臉書(Facebook)賬號發長文“唱衰”檢測,妄稱強制檢測是“封鎖行動自由,市民是俘虜任人擺佈”,會讓執法者“侵擾生活,武力打壓反對者”。他還叫囂要破壞特區政府的檢測計劃,慫恿道: “不能只靠一小撮人去反抗”。 關於所謂的“侵擾市民生活”論調,林鄭月娥23日強調,不同意強制檢測做法是“擾民”,特區政府抗疫已相對重視維持市民的日常工作生活,基於公共衛生角度,“封區”是無可奈何的措施。她表示,與受影響的區內居民談話時,對方表示認同該做法。 針對伍健偉的帖文中鼓吹市民抵制強制檢疫或動用暴力,立法會議員蔣麗芸指,伍健偉若是呼籲市民抵制強制檢疫,可能會令市民面臨懲罰,根據《預防及控制疾病(對若干人士強制檢測)規例》(第599J章),任何人違反限制及檢測宣告或轉移至指明地方的指示,即屬犯罪,可處25000元罰款及監禁6個月。她還表示,伍健偉在文中煽動通過用暴力反對防疫措施,很可能已經涉嫌《刑事訴訟程式條例》第八十九條,協助犯,教唆犯及從犯的罪行。 另一方面,個別媒體在政府派發的物資上做起“假文章”,此番操作背後的目的也是讓人匪夷所思。 香港電台網站(RTHK)23日報道稱,有媒體記者身處佐敦封鎖區內,獲得了政府派發的多袋即食麵及罐頭等物資,卻“因賓館沒有罐頭刀及煮食工具提供而無法煮食”。香港《南華早報》(SCMP News)亦報道稱,居民獲得的食物無法食用或打開。 不過,網民從新聞的配圖中發現了端倪——港台記者將罐頭倒轉過來拍攝,而據同區其他居民的照片可以清晰看到,政府派發的是易開罐罐頭,因此並不存在上述媒體所說的“打不開”的問題。 對此,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工聯會會長吳秋北在社交媒體上載對比圖,圖中可見,除了罐頭全都是易拉罐之外,居民所領的物資也不止是袋裝麵,還有杯麵。吳秋北質疑港台記者無端抹黑政府,濫用權力蓄意誤導,他寫道,“RTHK記者是以什麼目的去‘自由選擇’政府提供的物資?你搞不清楚自己能不能煮麵,有沒有開罐器,也是政府的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蓄意誤導,是不是濫用權力?! 另外,有香港媒體製作了多個物資的對比圖,真相顯而易見。 實際上,香港某些人在防疫大事上極力添亂、使壞的行為,並非此次“封區”檢測後才出現。 據新華社回顧,去年7月,香港反對派在暴發新一波疫情的情況下堅持舉行所謂的“初選”,在全港設立250多個“票站”,極大地增加了病毒傳播風險。此外,針對香港特區政府和內地兩家私營結構合作,為高風險群組提供免費病毒檢測一事,反對派又抹黑稱此舉是“基因送中”。受訪專家直指,“反對派成香港防疫最大漏洞”。 不過,儘管不斷有不懷好意的人跳出來扯防疫的後腿,此次“封區”檢測防疫措施仍取得了有效成果。 今日(25日)凌晨近3時半,香港警方收起現場的路障,佐敦受限區域在封鎖近48小時後逐步解封。據大公報報道,最終有超過7000人完成檢測,找出13宗陽性個案,截斷多條傳播鏈。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檢測確診比率達0.17%,較去年的普及社區檢測比率0.004%高出很多。 對此,香港各界人士紛紛點贊,稱此次“封區”檢測抗疫效率高、成績好,特區政府各部門團結協作,安排“窩心”,可為今後再推行及至全民檢測做準備。 【編輯:qiuzhib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