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屠海鳴:中國腰桿挺若松,反美霸凌工具多昨天(4月23日),中國主持召開聯合國非正式會議,邀請聯合國193個成員國參加,會議以“捍衛公平貿易,反對單邊霸凌”為主題,旨在討論美國濫用關稅、破壞全球貿易規則的問題。當筆者撰寫本文時,會議即將舉行。 這是美國4月2日發起“對等關稅”以來的又一個重要事件。縱觀過去二十多天中美“過招”,可以看出三點:一是中國早已做好了反擊美國的心理準備。2018年,特朗普政府挑起對華貿易戰,雙方談判後於2019年12月簽署了所謂“第一階段協議”,但美國仍維持著20%的對華關稅,令中國對美國放棄幻想。二是中國的反擊有條不紊。中國反擊措施“穩、准、狠”,涉及領域寬、範圍廣,形成了立體格局。三是中國底氣更足了。8年的中美貿易戰,令中國摸清了美國的底牌,也更加明確了自己的底線,特朗普政府的關稅大棒來勢洶洶,但中國表明“天塌不下來!” 昨日,外交部發言人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早就指出,關稅戰、貿易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路,脫鈎斷鏈只會孤立自己。對於美國發動的關稅戰,中方的態度很明確:我們不願打,也不怕打。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 時下,中國上下齊心,腰桿挺直若青松;在中國的工具箱里,應對工具很多。 貿易:三向發力“拆招” 中國的“拆招”策略可概括為三個關鍵詞:反制,替代,斷供。 其一,在服務貿易領域展開反制。特朗普炒作貨物貿易美國的逆差,卻忽略兩個事實:一是,美國是世界第一大服務貿易國,對其他國家的服務貿易順差龐大;二是,美國擁有大批跨國公司,這些公司從相關國家賺錢不少。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高達245%,中國不再理睬 ,而在服務貿易領域已經出招。4月9日出台的《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備案管理辦法》,已將境外應用的合規成本提升300%。蘋果、谷歌等一大批企業面臨空前壓力。 其二,大額商品選擇替代。中國宣佈不再購買波音飛機及零部件,歐洲的空客可以替代美國的波音;中國限制進口美國的農產品,巴西、阿根廷可以提供質優價廉的產品。下一步,若中國不進口美國的精密儀器,可以從歐洲採購;中國不進口美國的藥品及醫療設備,可以從日本和歐洲採購;中國不進口美國的石油天然氣,俄羅斯對中國“管夠”。 其三,關鍵礦產對美斷供。稀土供應涉及到美國的兩個重要產業,一個是半導體產業,一個是軍工產業。中國每年出口的稀土佔到全球大約80%。美國每年從中國進口的稀土佔到了七成左右。最近,中國暫停部分稀土和磁鐵出口令美國感到“肉痛。其實,這一招還沒有用完,一是中國還擁有一些關鍵礦產,還可以繼續對美國“斷供”;二是同樣受到美國打壓的“全球南方國家”也掌握著一些關鍵礦產,大家團結反霸,可以一起“斷供”。 金融:兩大舉措衝擊美元地位 特朗普對貿易夥伴加徵“對等關稅”,主要原因是美債危機即將爆發。 現在,美債已經高達36萬億,一年需要支付利息1.1萬億,而美國政府的財政收入總共4.9萬億。更糟糕的是,到今年6月份,將有6.5萬億美債到期,幾個月後還有3萬億。 特朗普的“如意算盤”主要有兩點:一是加徵關稅,直接增加財政收入;二是透過加徵關稅,影響股市、匯市,調整美元利息,收割全球財富。特朗普也宣稱,此舉是為了推動製造業回流美國,但這並不可信,特朗普是個精明的商人,最喜歡也最擅長賺“快錢”,且任期僅有四年,他等不到“製造業回流”。 中國看透了特朗普的心思,除了貿易領域針鋒相對之外,在金融領域有兩大招: 其一,推動“數字貨幣合作”,探索本幣結算。黃金是錢,其他貨幣都是國家信用。當特朗普把美國的國家信用搞得如此不堪時,各國都產生擺脫美元控制的願望,只是等待時機。2025年3月,中國人民銀行宣佈數字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試點範圍擴展至50個國家和地區,覆蓋“一帶一路”沿線90%的經濟體,一季度跨境結算規模達1.8萬億元;4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數字人民幣跨境結算系統正式貫通東盟10國與中東6國。 其二,減持美元。中國曾是持有美元最多的國家。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首先從美國爆發時,中國沒有拋售美元,幫了美國一把。現在,中國持有的美元有7500億,僅次於日本。美國的“關稅戰”導致中美之間沒法做生意了,中國與去其他國家的貿易可以本幣結算;同時,還可增加黃金這個“硬通貨”的持有量。完全可以大幅度減持美元,令美元這個“美國打擊別國的武器”,變成“打擊美國的武器”。 規則: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 最近,美國政府對請求關稅談判國家開出條件,要求這些國家禁止中國企業在其境內生產、轉口商品,以此換取關稅豁免。這種流氓做派,從道義上講,令人不齒!從規則上講,違反了自由貿易體制。 中國商務部4月9日發佈的《中美經貿關係白皮書》中,“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的表述出現17次,表明中國的立場。中國正在從“規則接受者”轉向“規則塑造者”。 昨天,中國主持召開的聯合國非正式會議,就是維護秩序、塑造規則的開端。中國提出核心主張頗具新意。比如,建立“反霸凌基金”,為受關稅衝擊國家提供緊急援助。 特朗普政府的“關稅霸凌”激起全球不滿,因此,中國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的做法得到許多國家的認同和響應。 不妨觀察分析一下世界主要經濟體的態度。東盟與中國的經濟聯繫緊密,習近平主席最近訪問越南、印尼和柬埔寨三國,簽署了一系列合作協議,合作更加穩固;歐盟27國的態度明確,對美產品加徵25%關稅,同時,與中國商討相互實現貿易便利化的事宜;英國作為美國的忠實盟友,拒絕追隨美國對華施壓;加拿大向美國加徵關稅,以報復美國的關稅霸凌;日本和韓國在安全受“美國保護”的背景下,委婉表達不滿,但中日韓自由貿易區建設在悄然加速;俄羅斯、伊朗等國堅定反對美國霸凌;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期望填補因美國農產品停止輸華留下的市場空白。這其中,印度搖擺不定,但對大局影響有限。總之,中國“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的做法,是“得道多助”。 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港澳辦主任、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深刻指出,美國的關稅霸凌,不是要我們的“稅”,而是要我們的“命”! 香港社會應看清美國霸凌的本質,更看到中國反制美國的工具箱里工具很多,同國家一起挺直腰桿,昂首挺胸、運籌帷幄,配合國家堅定維護自由貿易體制,維護國家利益和香港利益。 (本文作者為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屠海鳴)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編輯:張明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