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來論

【來論】屠海鳴:中央一再送大禮,香港旅遊怎破局?

分享到:
2024-05-14 12:02 | 稿件來源:信報

【字號:

 最近,中央惠港再送大禮!上週六(11日)國家出入境管理局宣佈,自2024年5月27日起,內地赴港澳“個人旅遊簽注”新增山西省太原市、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甘肅省蘭州市、青海省西寧市、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8個城市。

這是繼今年2月新增陝西西安市和山東青島市後,港澳“個人遊”城市再次擴容。至此,已增至59個城市,內地所有省會城市均納入其中。據悉,這次新增加的8個城市擁有約3300萬人,且都是北方城市,距香港遠,過夜遊客多、逗留時間長,在港消費會更多。

行政長官李家超當日表示,感謝中央對香港的殷切關顧,全力支持香港實現由治及興。新措施對提振香港旅遊業以至整體經濟發展、對促進內地與香港居民民心相通,意義重大。本港旅遊、零售、酒店、餐飲等業界人士非常振奮,紛紛表示這將給業界帶來發財機會。

中央再送惠港大禮,但香港並非可以“躺贏”,能不能接住、接好這個大禮?則取決於香港。筆者猶記得,李嘉誠先生在香港回歸祖國20週年之際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一國兩制”讓香港享有“大堂前座”的優勢。他說:“香港的企業兼容‘利’與‘變’(便利與應變),在這個機遇高增長的年代優化架構,構建(‘利’與‘變’)‘雙元策略’,其競爭力則可有倍數發展的可能。”

李超人的 “大堂前座”這個比喻形象生動、精准絕妙!那麼,眾所周知,凡是“大堂”都有好環境、好態度、好服務。香港的旅遊業如何破局?不妨對照“大堂前座”的定位,檢視不足之處,明確努力方向。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片)

打造“好環境”,迎合“深度遊”需求

時下,業界公認內地來港遊客需求變了。從年齡結構上看,年輕人增加了,老年人減少了;從旅遊方式上看,“跟團遊”減少了,“深度遊” “體驗遊”增多了;從消費上看,“血拼”場景減少了,理性消費增多了;從時間上看,過夜遊客減少了,當日往返的遊客增多了。市場需求的變化,促使香港必須調整策略,首先需要打造適合“深度遊”、“體驗遊”的好環境。

香港是中西文化的交匯點,是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香港自然風光秀麗,是宜居城市。聚焦這些特色優勢,至少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彰顯香港的獨特魅力。

其一,中西文化薈萃的魅力。香港有很多地方展現了中華傳統文化,比如西九文化中心;也有許多地方展現了西方文化,比如太平山的天主教堂、上環的西洋會館。那麼,如何把“中西文化交匯點”體現得更直接、更鮮明?可以設想,在同一區域呈現截然不同的中西元素,形成強烈反差,製造新奇特的文旅消費場景。

其二,現代科技與自然風光相互交映的魅力。香港體現現代科技元素的建築很多,但許多外地遊客並不知曉,香港總面積的四分之三是郊野,香港還有200多個離島,海岸線風光秀美。應該整體規劃旅遊線路,推出更多旅遊項目,讓遊客在香港兼享都市繁華與自然風光,增強旅遊的體驗感和滿意度。

其三,地標景點與市井生活相互交融的魅力。香港地盤不大,傳統景點一日可以看遍,且廣為人知,無多少潛力可挖。“體驗遊”是要深入到城市的每個角落,感受城市的脈搏,因而,展示市井生活的魅力,是迎合“體驗遊”的重點。香港彩虹邨,樓房外牆以彩虹七種顏色分別塗上,加上地面色彩分明的籃球場,猶如一個彩色世界,吸引了不少“文青”和運動愛好者前來“打卡”。這啓示我們,應該把分散在各處具有旅遊潛質的街區、建築梳理一番,推出更多類似的“微景點”吸引遊客。

拿出“好態度”,營造賓至如歸氛圍

赴港澳“個人遊”城市擴容後,內地民眾整體上反應熱烈,但筆者留意到,在一些社交媒體的評論區,一些留言反映出內地居民對香港游還不夠熱心。比如“擔心被當作蝗蟲” “說普通話會受歧視嗎?” “英語不好,不要去香港”,並配以驚恐的表情圖形。

由此可見,昔日香港一些居民的不友好態度令人印象深刻,特別是2014年非法“佔中”至2019年“修例風波”期間,反中亂港勢力的一系列騷操作,嚴重傷害了內地同胞的感情,給香港旅遊業造成的負面影響至今仍在持續。

李嘉誠先生形容香港處於“大堂前座”,那麼,香港居民當然應禮貌熱情地對待每一位來賓。特區政府鼓勵及支持服務業界舉辦禮貌服務、微笑活動等,業界還推出“優質旅遊服務計劃”,舉辦“傑出優質商戶及員工服務”獎項,這些做法都是有益嘗試,這說明大家已經認識到禮貌待客的重要性。

打造“好客之都”,可從兩個層面來推動。其一,從服務行業推動。旅遊、零售、酒店、交通、餐飲等服務行業的人員直接與遊客接觸,理應制定更高的服務標準,給予更大力度的鼓勵獎勵,以盡快提升整體服務水平。其二,從市民層面推動。香港地域狹窄,遊客多了,必然給市民出行及生活造成更多不便,市民應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包容和理解。

打造“好客之都”,最重要的是大家真心對內地遊客好,以平等 、平和之心看待內地。由於香港經濟發達、文化多元,過去很長時間,內地都是以香港為師,一些香港居民有一種優越感,對不懂英語、不懂粵語的內地遊客“低看一眼”。這種心態原本就狹隘和勢利,與香港的城市精神格格不入。況且,內地發展日新月異,現在很多領域超過了香港,早已不是“窮親戚”了,香港居民豈能依然保持“高高在上”的姿態!

提供“好服務”,讓遊客感到便利

李家超行政長官和陳國基、陳茂波兩位司長非常重視中央的大禮。特區政府有關部門最近徵求內地遊客的意見,從內地遊客吐槽的情況可以看出,香港的短板不少。

比如,有人抱怨街上充電設備很少,“打卡”拍照經常遇到手機電量不足,卻找不到便攜式充電寶。如今,便攜式充電寶在內地非常普及,不僅車站、機場、碼頭、大型商場有很多服務點,許多餐廳、酒吧、茶樓、公共衛生間都有便攜式充電寶設施,用手機掃一掃,就可帶走充電寶,用完後也可以在其他的點位歸還。

再比如,有人抱怨香港網上支付不方便,許多地方購物要使用現金。現在,內地人已習慣支付寶、微信支付,不用找零錢,支付效率高,大多數人已經不習慣身上帶現金。

又比如,有人抱怨街道上指示牌不夠清晰,中文太小,遊客問路也經常遭遇“翻白眼”,或用粵語回答,讓不懂粵語的遊客一頭霧水。

李嘉誠先生非常形象的比喻香港處於“大堂前座”;那麼,香港居民應有“大堂”工作人員的“身份意識”,為各方來賓提供一流的、無歧視的服務,讓來賓感到便利。

除了以上短板之外,特區政府官員近日表示,香港與新增的8個港澳游城市之間“硬聯通”還有不足。有的城市與香港之間尚無直航班機,有的雖然有直航班機,但班次太少。這些短板都需要補上。

近日,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港澳辦主任、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北京會見香港特區政府文旅局局長楊潤雄時指出:“當前,香港內外部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香港旅遊業發展要積極識變、應變、求變,多用新思路、新辦法解決面臨的問題。”“要樹立‘香港無處不旅遊’的理念,充分發掘香港豐富的旅遊資源,積極借鑒各地成功經驗,創新思路、優化政策,推動社會各方力量共同參與,大力開發旅遊新路線新產品,弘揚熱情好客之道,不斷提升服務質量,把香港‘最佳旅遊目的地’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夏寶龍所言直至要害。香港是一座開放的城市,擁有“開放包容”的品質,若把“香港無處不旅遊”的理念落到實處,何愁遊客來不了、留不住?

李嘉誠先生的“大堂前座”比喻實在貼切。香港旅遊破局,需要把整個香港作為旅遊地來打造,而不是個別景點,須有這樣的視野和格局,才能使“最佳旅遊目的地”的金字招牌越來越亮!

(本文作者為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屠海鳴)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編輯:黃璇】

視頻

更 多
澳門回歸25周年|這位澳洲人因為什麼堅定選擇了澳門?
澳門回歸25周年|土生葡人:現在就是澳門最好的時代
澳門舉行升旗禮慶回歸25周年 市民:有強大祖國支持 澳門定會越來越好!
回歸25年 澳門工體委主任:國家真的很眷顧澳門
澳門新特首岑浩輝上任後首亮相 冀團結社會各界 推進澳門向前發展
澳門回歸25周年 街頭巷尾氣氛正濃
香港房屋局局長的心願:在石屎森林中投下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