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來論

【來論】屠海鳴:在香港,怎講好愛國主義故事?

分享到:
2024-05-02 12:52 | 稿件來源:香港經濟日報

【字號:

行政長官李家超去年10月發表2023年施政報告表示,由政務司司長領導的憲法和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將成立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協調政府與非政府機構,在不同層面加強國家歷史文化和國情教育。

4月29日,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舉行首次會議,會後,政務司司長、督導委員會主席陳國基會見傳媒時表示,工作小組的目標是讓“愛國愛港”成為香港的核心價值,讓愛國精神扎根香港社會、深入民心,大家自覺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陳國基特別表示:愛國主義教育不是“死記硬背”相關知識,認識只是第一步,最終目標是情感上的認同,繼而由衷地認同國家。當天,工作小組秘書處已公布電子郵箱,希望社會各界為愛國主義教育出謀獻策。

在香港講好愛國主義故事,這是一項非常重要而又富有挑戰性的工作。從講解內容看,應透徹入裏,精當準確;從講解方式看,應豐富多彩,富有感染力。因此,筆者認為應當把握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

釐清邏輯 愛國和愛港相統一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的講話指出:“希望全體香港同胞大力弘揚以愛國愛港為核心、同‘一國兩制’方針相適應的主流價值觀”。這句話為香港愛國主義教育指明瞭方向,我們應圍繞這一要求發現問題、尋找重點。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反中亂港勢力把“愛國”和“愛港”兩個概念對立起來,並利用他們掌控的媒體對“一國兩制”進行惡意解讀,向公眾灌輸“愛國=賣港”、“愛港=反中”的歪理邪說,嚴重違背“一國兩制”方針。在香港講好愛國主義故事,首先應講清楚“愛國和愛港相統一”這個道理。

其一,釐清歷史邏輯。香港作為嶺南的一部分,早在兩千多年前的秦漢時期就已納入中國版圖,鴉片戰爭後香港被英國人統治了156年,直至1997年7月1日回歸祖國。百餘年的漂泊僅是“插曲”,數千年的統一才是“主旋律”,香港屬於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個歷史邏輯必須釐清!

其二,釐清法理邏輯。香港納入國家治理體系後,實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但香港不是獨立的政治實體,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訂明瞭香港特區與中央之間的關係。愛國,就是要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就是要尊重國家主體部分實行的社會主義制度;愛港,就是要維護基本法賦予香港特區的制度優勢和港人的權利,促進香港長期繁榮穩定,但絕不包括超出基本法規定的所謂“權利”。這個法理邏輯必須釐清!

其三,釐清現實邏輯。香港最大優勢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中央支持香港鞏固原有的“四大中心”、打造新的“四大中心”,正是希望香港把“聯通世界”的優勢發揮好;中央規劃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支持香港融入國家大局,正是希望香港把“背靠祖國”的優勢發揮好。因此,讓香港發展的更好,既是中央所願,也是港人所願,二者高度統一。這個現實邏輯必須釐清!

拓寬思路 協調國際視野國家觀念

在香港講好愛國主義故事,須聚焦“同‘一國兩制’方針相適應的主流價值觀”這個重大主題。這就涉及到三個具體問題:怎樣看待中華文明?怎樣看待中國人的價值觀?怎樣看待內地的社會制度?

香港是一個價值觀多元的國際化大都市,香港居民比內地居民更具國際視野,且與西方的價值觀接近。西方一直宣稱其價值觀是人類社會普遍的、共同的、最完善的和終極的價值觀,在他們掌握國際輿論主導權的背景下,“西方文明中心論”、“西方文明優越論”、“西方民主制度是人類最先進的制度”,這些觀點廣為傳播,也被部分香港市民接受。在他們看來,中華文明、中國人的價值觀、中國內地的社會制度,不代表人類文明進步的方向。其實,這些觀點是狹隘的,也是錯誤的。

其一,文明沒有高下之分,只有奼紫嫣紅之別。世界上每個文明都有存在的合理性,不能簡單地斷定某個先進、某個落後。不同文明應相互借鑑,取長補短,人類社會才能不斷進步。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是世界上至今唯一沒有斷流的古文明,其強大的生命力,足以證明是人類歷史上的優秀文明。

其二,中國人的價值觀亮點頻閃,可圈可點。比如,中國人集體觀念強,為“大我”可以捨棄“小我”;中國人崇尚“和合”理念,推崇“和為貴”、“君子和而不同”。這些價值觀有利於不同信仰、不同國籍、不同民族、不同階層的人們和諧相處,為世界和平、人類幸福注入正能量。

其三,內地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不容忽視、更不能抹黑。比如,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集中力量辦大事、辦難事、辦急事”的優勢,中國的1998年抗洪、2008年抗擊汶川大地震,特別是2022年初香港爆發第五波新冠疫情後,內地援港速度之快、力度之大、成效之好,都體現出這種制度優勢,令港人印象深刻。

客觀地講,香港市民的國際視野更多體現在“歐美視角”,僅以這個視角看世界,並不能全面客觀的觀察分析問題。在香港講好愛國主義故事,須引導人們認識不同文明的差異性、尊重中國內地民眾的價值觀、尊重內地實行的社會主義制度。

總之,香港市民要有國際視野,也要有國家觀念,不能把國際視野與國家觀念對立起來。

豐富載體 結合理性認知感性認知

筆者以上所講,主要涉及“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陳國基司長在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首次會後提及“三找”,主要涉及“愛國主義教育”的方式。包括:“找出重點”,令愛國主義教育走遍校園;“找對方法”即軟性方法;“找好拍檔”,要更好結合和協調官方與民間團體的力量,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協同效應。陳司長的觀點給了香港社會一大啟迪,在香港講好愛國主義故事,“講故事”的方式同樣非常重要,應該豐富載體,令理性認知和感性認知相輔相成。

其一,做好“規定動作”,增強理性認知。香港國安法第十條訂明:“香港特別行政區應當通過學校、社會團體、媒體、網絡等開展國家安全教育,提高香港特別行政區居民的國家安全意識和守法意識。”據此,以學校為重點“講故事”是必須做好的“規定動作”。同時,應利用好博物館、紀念館、圖書館等資源,在重要的紀念日和傳統節日,做好愛國主義教育。

其二,創新“自選動作”、增強感性認知。香港是一個價值觀多元社會,講好愛國主義故事必須創新方式,增強生動性和感染力。去年11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代表團來香港訪問掀起航天熱潮,代表團在與香港中小學生的對話活動中,來自20所小學和21所中學的上千名學生向航天員發問,代表團成員逐一詳細回答。熱烈的互動場面,令許多學生心中有了一個航天夢。有日益強大的祖國為依託,這個夢想並不遙遠。

“有朋自太空來”,行政長官李家超這樣形容那次訪問。他說,代表團訪港展示了國家在航天科技的成就,增強市民對國家的認同,弘揚以愛國愛港為核心、同“一國兩制”方針相適應的主流價值觀。

在香港講好愛國主義故事,應該多一些類似的活動,多一些參觀、體驗、交流、互動的“講故事”方式,令人感受到“愛國主義”不是抽象空洞的,而是真實具體、可感可知的。

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在香港特區2024年“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致辭中指出:“在新的起點上,要掀開香港歷史新的一頁、書寫香港新的輝煌,讓香港這顆明珠更加熠熠生輝是等不來的,也不會輕鬆,只有全力拼搏,努力奮鬥,擼起袖子加油幹,才能不斷譜寫‘一國兩制’實踐精采華章。”

在香港講好愛國主義故事,是夏寶龍所言“書寫香港新的輝煌”的重要一環。“講故事”也是一門學問,內容和形式都很重要,筆者拋磚引玉,期待有更多人參與這項工作,讓愛國精神扎根香港社會,家喻戶曉、深入民心。

(本文作者為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屠海鳴)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編輯:刘春】

視頻

更 多
23秒答對全部20道題目!國安問答挑戰賽的冠軍居然是......
小作坊到大公司的標誌是什麼?“大疆教父”李澤湘給出答案
【通講壇】特朗普說過 他當選後24小時解決俄烏衝突,能做到嗎?
李娜李小鵬與香港學生分享交流 欖球玩起來!
內地企業出海第一步 業內專家:強烈推薦來香港
選舉賭局 美國大選百年來首次!讓人神經緊繃的,還不止這些
鋸子也能做樂器?李克勤演唱會同款鋸琴演奏來香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