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來論

【來論】屠海鳴:大病初愈的香港如何復元?

分享到:
2024-04-30 16:28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經歷了“修例風波”和三年疫情後的香港,如同大病了一場,元氣大傷。自去年開始,香港的“病體”漸漸康復。但受外圍環境的影響,康復的速度不如預期。令人頗感欣慰的是,近來的一系列利好消息表明,香港恢復元氣的速度開始在加快。

中國國家移民管理局4月28日發布公告自5月6日起正式實施便民利企出入境管理若干政策措施,包括擴大赴港澳人才簽注政策實施範圍,將內地居民赴港澳人才簽注政策由粵港澳大灣區擴大至北京、上海兩地;延長赴港澳商務簽注持有人在港澳停留期限至14日等。

內地“五一黃金周”即將到來,特區政府入境處預計,約有590萬人次進出香港。最高峰期為5月1日,出境人次約48.1萬人,入境人次則為54.4萬人。入境人數高於出境人數。

“跨境理財通2.0”的優化措施於2月底落實後,據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最新數據顯示,“理財通”個人投資者於3月新增24288人,相當於2月新增人數2391人的10.16倍。其中,3月內地參與“南向通”的新增個人投資者為23237人,按月多11.78倍,佔整體新增人數近96%,涉及資金跨境匯划130.88億元,按月飆近7.95倍,同創新高。

上周五(4月26日)滬港合作會議第六次會議在香港舉行。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帶隊來港,與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簽署《滬港合作會議第六次會議備忘錄》,並共同見證滬港相關部門簽署法律服務、商貿、金融、科技、城市發展、文化等領域共20份合作協議。此次各項活動表明,上海特別重視香港的聯通世界的作用。

大病初愈,元氣恢復,令人振奮!面對這些變化,香港社會各界需要認識和把握好幾個關鍵問題。

固守“一國”之本,切勿碰觸紅線

中醫理論有句話:固本培元,即固先天之本,培後天元氣。如果不注重“固本”,僅注重“培元”,無異於在沙灘上建大廈,根基不穩,終歸會是一場空。

那麼,香港的“本”是什麼?“一國”是本、是源,“兩制”是支、是流。因此,香港必須全面準確地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嚴格落實基本法、國安法和國安條例,再不能讓挑戰“一國”紅線的事情發生。

香港因港而建、因商而興,原本就是一個商業城市。一代代商業巨子深諳這個道理。從船王董浩雲、商界超人李嘉誠、愛國實業家霍英東,到“小超人”李澤鉅,始終恪守“在商言商”的信條,不介入政治紛爭,一心發展實業、貢獻社會,以他們為代表的工商界人士,弘揚和培育了香港的商業文化。

反觀香港過去持續多年的“政治爭拗”,把香港變成了“政治城市”,更成為美西方制約中國的一枚“棋子”,令香港誤入歧途,付出慘痛代價。2019年的“修例風波”是懸在港人頭上的一口警鐘,提示我們,今後無論遇到什麼風風雨雨,都要保持清醒頭腦,決不能重蹈覆轍。

事實上,固守“一國”之本,也為香港“培元”提供了巨大動能。香港的現代服務業高度發達。綜觀全球現代服務業高度發達的城市,都會依託一個強大的經濟體。例如,紐約依託的是美國這個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倫敦依託的是歐盟,新加坡依託的是東盟,迪拜依託的是中東產油國。香港要保持長期繁榮,離不開中國內地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時下,受美西方對中國“脫鈎斷鏈”、及美元持續加息的等複雜因素的疊加影響,香港金融、貿易、航運均遇到不小的困難,但我們要看到: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勢頭沒有變,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增長的拉動力沒有變,中國經濟的韌性和回旋餘地沒有變,中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力度沒有變。同時,中國高質量發展的節奏在加快,體現“新質生產力”特徵的產品和產業不斷湧現。

固守“一國”之本,切勿碰觸紅線,保持商業本色,專注發展經濟。這是必須謹記的基本准則!

保持通道優勢,做強聯通功能

去年以來,無論是10萬人才落戶香港,還是50多家重點企業投資香港;無論是“跨境理財通2.0”受到內地投資者青睞,還是家族辦公室看好香港。都顯示出對香港“通道優勢”的看重。

近年來,坊間也瀰漫著一股悲觀情緒,認為香港不再對國際資本有“吸引力”了。對此,我們不能過分悲觀,應該看到香港的“通道優勢”沒有任何改變。香港實行“自由港”政策沒有變,貨幣自由兌換和進出,海運、空運優勢明顯,繼續維持低稅率;香港的融資成本低,企業在香港上市週期較短、手續簡單;香港的法律認受性高,香港是普通法地區,法律仲裁結果得到全世界140多個國家的歡迎和認可;香港實行“兩文三語”,英文也是香港的官方語言並被廣泛使用,擁有開放、包容的文化氛圍;香港交通便捷,到世界各地的交通航線密集,是國際人才的理想工作地和居住地......

只要香港的主要優勢沒有變,香港的“聯通世界”的功能就不會衰減,我們應保持信心和定力。接下來,香港還須在“做強聯通功能”上下功夫。

其一,講好“香港故事”。認知是行動的基礎。在今年3月落戶香港的25家重點企業中,其中有6家是美國企業,在美國政客不斷詆毀香港營商環境的背景下,這6家美企依然投資香港,說明他們對香港的認知是客觀的。香港國安法和國安條例實施後,歐美工商界對香港還存在“誤讀”的情況,香港應多與歐美工商界人士溝通交流,讓他們瞭解真實的香港。

其二,做強聯通功能。4月19日,中國證監會發佈5項資本市場對港合作措施:一是放寬滬深港通下股票ETF合資格產品範圍;二是將REITs納入滬深港通;三是支持人民幣股票交易櫃台納入港股通;四是優化基金互認安排;五是支持內地行業龍頭企業赴香港上市。如果把香港資本市場和內地資本市場比喻為兩個“水池”,以上各項措施如同將聯通兩個“水池”之間的“水管”口徑擴大,令流量更大。這是中央挺港惠港之舉,也是行政長官李家超和特區政府積極爭取的結果。這啓示我們,香港應在諸多領域多做“擴大管道口徑”的工作,把聯通的功能做大做強。

聚焦“高質量發展”,識變應變求變

在4月15日舉行的香港特區2024年“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開幕典禮上,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在致辭中指出:“當今世界變亂交織,香港由治及興的內外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時代在變,內地在變,整個市場結構、消費模式等都在改變。今日之中國已非昨日之中國,今日之世界亦非昨日之世界。大家要主動順應時代發展潮流,跟上時代發展步伐,積極識變、應變、求變,在變局中打開香港發展的新天地。”

夏寶龍這是為香港“把脈”。香港社會應認識到發展的內外環境已經發生變化,不能再用舊思維應對新情況、新問題。如何識變應變求變?關鍵要盯著“高質量發展”這個要務求創新。

香港創科發展應儘快實現突破。人工智能未來將深刻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現在,內地正在按照“人工智能+”的理念改造傳統產業。香港在人工智能領域擁有研發優勢,關鍵是要找准落地的措施,推動人工智能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香港昔日已經錯失了許多創科機遇,這一次,不能再錯失!

香港應在制度創新上儘快實現突破。國家正在推進制度型開放,粵港澳大灣區是“先行先試”的區域,拆除制度“籬笆”,將給香港帶來豐厚紅利;因此,香港切不可把推進大灣區的制度創新簡單地理解為“國家任務”,而應看作“香港機遇”,不能遲疑徘徊、逡巡不前!

固本培元,是一個很長的過程。大病初愈的香港,應認識到固守“一國”這個先天之本的重要性,培育“兩制”這個後天之元的緊迫性,精心謀劃,快速落實,力求實效,儘快使香港元氣滿滿,讓“東方之珠”更加璀璨!

(本文作者為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屠海鳴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編輯:張明臻】

視頻

更 多
澳門回歸25周年|這位澳洲人因為什麼堅定選擇了澳門?
澳門回歸25周年|土生葡人:現在就是澳門最好的時代
澳門舉行升旗禮慶回歸25周年 市民:有強大祖國支持 澳門定會越來越好!
回歸25年 澳門工體委主任:國家真的很眷顧澳門
澳門新特首岑浩輝上任後首亮相 冀團結社會各界 推進澳門向前發展
澳門回歸25周年 街頭巷尾氣氛正濃
香港房屋局局長的心願:在石屎森林中投下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