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來論

【來論】洪錦鉉:一場特產與文化的盛會

分享到:
2023-06-15 16:43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天氣雖然炎熱,人流切實絡繹”形容的是在6月3日至5日於香港維多利亞公園舉辦的“家鄉市集”現場境況。有朋友一開始誇張斷言:家鄉市集只會是“小貓三四隻”,睇攤檔人數分分鐘比逛市集的人多。結果是被“打臉”了,人流量和熱烈度遠超朋友的預估。

雖然我没有朋友那樣消極看待家鄉市場的吸引力,但是我切實也有擔心過市集的人流數。為此,我抱著調研的目的,及為鄉會好友打氣的心情,我先後逛了市集,在日照當空的12時多、在日漸西下的6時多;每日詢問不同的鄉會好友在市集里的所見所感。我的總結是“一場特產與文化的盛會”。

從不看好到跌眼鏡

對市集受歡迎程度不看好的人確有其道理,氣溫攝氏30多度,悶熱無風,很難想像會有市民冒著熱浪前來家鄉市集。可是,當我在中午時從銅鑼灣入口進入維園,看到場內的人流量,不禁嘩一聲,我向一位場內的朋友有感而發:“嘩!人流真係多!”“係啊!我都估唔到咁多人!”朋友隨即回應。當我下午6時多再來,一眼看去前來逛市集的市民更多,多了年輕的面孔,不少親子拍照打卡和購物,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穿過通道。

從推銷特產到助力家鄉發展

逛市集的人更多,來自攤檔的推銷聲浪也更熱鬧,鄉會社團的會長與一眾理事義工“大汗揼細汗”親自擔任銷售員。各攤檔都有市民駐腳觀看和購物,不少鄉會會長走出攤檔,拿著產品在通道推銷,落力介紹家鄉文化產品,氣氛猶如維園年宵。“產品銷情很好!”一位鄉會負責人笑道。他們都是義務在家鄉的特產代言助力,為家鄉特產受歡迎而感到開心,洋溢著濃厚的鄉情。

從家鄉市集到文化傳承

家鄉市集主打平靚正的特產,更有各省市的特色工藝、文化打卡點和文藝表演。香港北京社團總會攤位上“躺著小豬的四合院”面塑吸引了我,當我拍照時,義工們不僅主動介紹起來,更拿出其他精美的作品出來;表演區域滿座觀看各省市的表演;福建的提線木偶走到人群中表演;山西的剪紙很受歡迎。在我印象中,這是第一次香港如此大規劃宣傳祖國各省市文化。大部分香港人來自內地各省市,或他們的後代,家里平日的食品和菜餚常與家鄉有關,家鄉市集讓各省市鄉親及其新一代更加了解和傳承家鄉文化。

這一場家鄉特產和文化盛會受歡迎程度達超眾人意料,我的觀察有以下幾點:

一,特產的確平靚正。匯聚了26個省市的各式各樣的特產,物美價廉。很多市民都是提著大包小包的產品,有市民更拉著購物車掃貨。

二,情牽家鄉尋滿足。雖然新冠疫情過後已通關,但是過去三年抗疫,很多香港人還没有回過家鄉,在思念家鄉的味道的觸動下,來到家鄉市集選購家鄉食品,也是一種自我滿足。

三,社交媒體起作用。現在無論男女老幼已都是社交媒體一代,透過社交媒體獲得信息。家鄉市集的信息在INSTAGRAM、FACEBOOK、YOUTUBE、小紅書、微信朋友圈出現的頻率相當高,尤其是香港年輕一代較常用的INSTAGRAM顯現的次數更多,所以看到不少年輕人和親子來逛家鄉市集。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濃濃思鄉情,深深家鄉味,家鄉的味道從其實蘊涵了家的味道。中國人的家鄉情懷,要說濃縮在家鄉的特產和食品的美味中,一點兒也不為過。家鄉市集的具有吸引力或許就是觸動了人心底最柔軟的部分──家鄉味。喚起香港人的鄉情,值得延續下去!


(本文作者洪錦鉉為香港城市智庫召集人、民建聯培訓委員會主席)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編輯:黎金良】

視頻

更 多
澳門回歸25周年|這位澳洲人因為什麼堅定選擇了澳門?
澳門回歸25周年|土生葡人:現在就是澳門最好的時代
澳門舉行升旗禮慶回歸25周年 市民:有強大祖國支持 澳門定會越來越好!
回歸25年 澳門工體委主任:國家真的很眷顧澳門
澳門新特首岑浩輝上任後首亮相 冀團結社會各界 推進澳門向前發展
澳門回歸25周年 街頭巷尾氣氛正濃
香港房屋局局長的心願:在石屎森林中投下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