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彭韻僖:區議會回歸地區基層治理本質踏上新征程分享到:
![]() ![]() ![]() ![]() ![]() ![]() 香港特區政府提出區議會改革建議方案,包括重塑區議會、以及強化地區治理架構,曾任區議員、分區委員會委員及地區滅罪委員會委員及主席的我,對改革方案深感認同及支持,方案進一步完善了特區政府的地區治理架構,能令區議會的角色“去政治化”、“增服務化”,讓區議會回歸為市民服務的初心,為特區政府管理地區事務提供助力,積極發揮提升基層治理的作用,對維持香港長治久安、繁榮穩定意義重大。 改革方案建議,全港18區的區議員將透過委任、間選、直選的混合形式產生,我認為產生辦法符合非政權性區域組織性質和定位,有利充分發揮基本法賦予區議會的諮詢服務職能。 方案建議四成區議員透過間接選舉的方式,由三個地區委員會:即分區委員會、地區防火委員會和地區滅罪委員會委員中選出,委員可自行或提名別人參選,我對這方式特別支持,原因是“三會”歷史悠久,工作內容均圍繞及關注民生問題,委員均為義務性質,參與其中完全是出於對地區事務的熱忱,其“政績”亦能從“三會”的工作中反映出來。 我曾於2004至2011年出任兩屆東區區議員,亦出任東區滅罪委員會委員及主席、以及北角西分區委員,作為律師的我,曾就不少地區議題,以法律專業角度發表意見,亦親身感受到不少委員在地區事務上無私付出,長時間與地區市民緊密接觸,備受市民認同。 由“三會”間選的方式選出區議員,我認為能從中找到真正熟悉、了解地區的賢能,此選舉方式亦能讓這群在區內不問報酬、默默耕耘的有能力有經驗人士,有上流的機會,讓他們進入區議會後,便能有更多資源服務市民,同時亦能就社區民生議題,向特區政府建言獻策,以制定及落實更多切實可行的惠民措施。 此外,方案又建議四成區議員由特區政府委任,我認為此舉能讓愛國愛港、且有志為地區服務的各個不同界別的精英,有渠道參與區議會的地區工作,透過自己的專業知識,為市民大眾提供“貼地”的意見及服務。 是次大刀闊斧的改革建議,非常革新及務實,讓我感覺到特區政府改革以及撥亂反正的決心,讓區議會回歸地區基層治理的本質,是香港踏上新征程的一大步。我相信,建議落實後,市民感覺到改變的同時,亦會肩負監察的角色,給予區議會愈做愈好的動力。 (本文作者為彭韻僖港區全國政協委員)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編輯:崔靜雯】
|
視頻更 多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記者帶你走一圈!看首次於香港啟德體育園舉辦的七欖氣氛如何?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