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來論

【來論】中經會將釋放哪些訊號?

分享到:
2022-12-14 12:06 | 稿件來源:香港經濟日報

【字號:

每年12月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根據彭博社最新報道,原定本周召開的中經會,因疫情延期),會對來年的經濟工作作出總體安排部署,釋放的信息量非常大。這些年來,隨着中國經濟體量愈來愈大、且參與全球化的程度愈來愈深,中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引發全球廣泛關注。

那麼,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會釋放哪些訊號呢?上周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基本定調,會議涉及疫情防控,但沒有再次強調“算政治帳”、“動態清零”,而是要求“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的合力。”這裏的落腳點是“共促高質量發展的合力”,也就是說,以往不利於高質量發展的防疫措施將被“清零”;再對照近期中央出台的“二十條”和“新十條”防疫政策,不難看出,這一次內地的風向真的變了!

如果說,疫情爆發3年來,內地一直“一手打傘,一手推車”、“戴着口罩往前奔”,那麼這一次真要“全力以赴拼經濟”、“義無反顧往前衝”了!香港與內地經濟關聯度日益緊密,關注這一變化,對於香港未雨綢繆、搶抓機遇具有重要意義。

“優化疫情防控措施”意味着甚麼?這意味着,中央高層已認識到Omicron變種病毒的致病率、致死率大大降低,且全球140多個國家已全面放寬疫情管控的事實,順應民意,取消諸多防疫限制。

上月內地出台疫情防控“二十條”,仍強調“既要防控疫情,又要發展經濟,還要保證安全”,事實上這是一道高難度的試題,難以做到“三全其美”;本月“新十條”出台,更加明確具體措施、操作性強,包括不得採取各種形式的臨時封控、非高風險區不得限制人員流動、除特殊場所外不要求提供核酸陰性證明、具備居家隔離條件的無症狀和輕型病例一般採取居家隔離等。

“新十條”一出台,各地紛紛響應。在疫情擴散較為嚴重的廣東和重慶,放寬管控的腳步走到了前頭,浙江的企業家率先組團飛赴歐洲搶定單,近日聖誕、元旦、春節的網上訂票和查詢業務也迅速飈升,說明內地正在甩掉疫情防控這個“包袱”,逐漸恢復市場信心。

相信即將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進一步明確新冠疫情“全劇終”的訊號,引導全社會把主要精力投向經濟發展。

當務之急 抓好“三個穩”

此次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有效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強調“穩增長”,是因為這3年來經濟增長不理想。橫向看,中國經濟增長高於全球主要經濟體,但縱向看,2020年經濟增長2.3%,2021年在2020年基礎上,經濟比上一年增長8.1%,今年經濟增長則預計僅為3%左右,這與疫情前6%左右的經濟增長比起來,顯然未處於“合理空間”。

強調“穩就業”,是因為這3年來就業形勢不好。疫情給市場主體帶來的衝擊很大,特別是大批中小企業倒閉,令許多人失去了飯碗,去年以來內地出現的房貸“斷供潮”,正折射出許多家庭的困頓。

強調“穩物價”,是因為這3年來物價經常波動。疫情此起彼伏,物流經常受阻,以蔬菜供應為例,有的城市蔬菜短缺,而一些地方的蔬菜則賣不出去,菜農只能眼睜睜看着菜爛在地裏。

總之,這3年來,因為疫情影響,中國經濟運行整體上不好。如今,在優化防疫政策之後,當務之急是抓好“三個穩”,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如何更好地落實“三個穩”?相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有更加具體的大政方針。

“四個敢” 料有更清晰政策激勵

此次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讓幹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幹、群眾敢首創。”這個提法令人耳目一新。

提出“四個敢”,說明中央已經意識到,這3年來內地的社會風氣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在嚴格的防疫政策下,許多地方官員認準了一條規律:疫情管控嚴厲一些,最多挨罵;疫情管控放鬆一點,則會丟掉“烏紗”,於是寧左勿右,管控層層加碼。各級官員的做法具有示範作用,大家規矩意識愈來愈強,敢為、敢闖、敢幹、敢首創的意識愈來愈弱,而這並不是中央想看到的情形。

中央提出“四個敢”,是對全社會釋放出兩個明確訊號:一是多幹實事的訊號,不能把“守規矩”當作“有作為”,“守規矩”僅僅是底綫,還必須聚焦經濟“高質量發展”大膽地幹;二是創新的訊號,由於怕出錯,加上激勵創新的辦法不多,全社會的創新活力不足,這樣的狀態顯然不利於“高質量發展”。

“四個敢”是一種導向,相信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中央將有更清晰的政策激勵“四個敢”。

關注中經會決策 港從中覓商機

此次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產業政策要發展和安全並舉,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強,社會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綫。”這5項政策指明了發力的方向和重點,力推經濟上行。

歷經3年抗疫,中央和地方財政都付出了巨大代價,財政結餘明顯不足,這也是推動經濟上行的難題之一,但中央政治局會議的決策是堅定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意味着該支持的關鍵領域,會得到更多支持,明年再增加一些財政赤字也在所不惜!

貨幣政策則強調“精準有力”,也就是說,“好鋼要用在刀刃上”,預計那些對經濟增長拉動力較強的產業、致力於科技自立自強的產業、以及兼顧發展與安全的產業,將得到更多的金融支持。

此外,社會政策強調“兜牢民生底綫”,聯繫到中共二十大提出的“共同富裕”目標,預計明年用於改善民生的投入,只會增加,不會縮減。

如果說過往3年,內地的施政重點是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如今則是把“優化疫情防控”作為“推動經濟上行”的措施。這說明內地經濟發展的判斷、基調、目標發生了重大轉變!香港最大的機遇在內地,香港各界應該敏銳地意識到這一變化,並及時關注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之各項決策,從中知曉大局、尋覓商機、發展自己。

(本文作者為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屠海鳴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編輯:刘春】

視頻

更 多
澳門回歸25周年|這位澳洲人因為什麼堅定選擇了澳門?
澳門回歸25周年|土生葡人:現在就是澳門最好的時代
澳門舉行升旗禮慶回歸25周年 市民:有強大祖國支持 澳門定會越來越好!
回歸25年 澳門工體委主任:國家真的很眷顧澳門
澳門新特首岑浩輝上任後首亮相 冀團結社會各界 推進澳門向前發展
澳門回歸25周年 街頭巷尾氣氛正濃
香港房屋局局長的心願:在石屎森林中投下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