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譚鎮國:務必用好西九文化區旅遊資源分享到:
![]() ![]() ![]() ![]() ![]() ![]() 記得5年前,香港回歸祖國20週年之際,習近平主席親自見證了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與故宮博物院簽訂合作協議。而轉眼5年過去,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在回歸廿五載如期開幕,再配合有逾8000件來自香港、中國內地、亞洲以至世界各地的M+視覺文化博物館和戲曲中心等17個文化藝術建築,整個西九龍文化區已展現出傳統與現代相融、東西文化薈萃之局面。特區政府務必發揮好其中蘊含的旅遊資源,將其打造為國際文化藝術中心,吸引更多外國遊客到港。 回首西九龍文化區建設之初衷,最早可追溯自1998年特區政府提出的西九龍文娛藝術區,旨意提高香港文化水準及世界地位,其中已蘊含欲將其打造為國際文化中心之意。視野拉回到今日,香港故宮作為長期展出故宮博物院藏品的博物館,國家一級文物多達166件,一開放便吸引全港眼球,7月及8月合共逾27萬張門票迅速售罄。毋須諱言,香港故宮的吸引力及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中一個重點當然是為了讓港人更深入認識中華文化,豐富香港的文化教育資源。 但另一方面,亦須充分認識到,文化從來也是重要的旅遊資源,特區政府更必須借助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東風”,激發西九龍文化區蘊含的旅遊潛力,帶動香港冰封的旅遊業重煥生機,讓藝術文化產業成為香港經濟的新引擎;並且讓外國遊客瞭解中華文化之博大精深,充分發揮“講好中國故事”之作用。 新一屆特區政府組成了文化體育及旅遊局,進一步結合統籌香港的文化體育及旅遊資源,推動產業發展。西九龍文化區匯聚了國家與西方的珍貴文化資源,已成為香港的新名片。筆者認為,透過西九龍文化區的旅遊屬性,可吸引世界各地遊客,屆時“十四五規劃”中,國家交予香港的任務“發展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就自然形成。其次,亦能達致習近平主席所說的“堅定文化自信,用文藝振奮民族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本文作者為香港新界社團聯會常務副理事長、深圳市政協委員譚鎮國) 【編輯:王瑶】
|
視頻更 多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記者帶你走一圈!看首次於香港啟德體育園舉辦的七欖氣氛如何?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