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莊元苳:以實際行動吸引外地人才分享到:
人才是提升香港競爭力和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動力,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去年的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就曾指出:綜合國力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在本港人口老齡化和勞動人口減少的趨勢下,香港必須盡快吸引足夠的外地人才,才能抓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十四五”規劃和“一帶一路”等大計為香港帶來的難得機遇。 雖然特區政府曾多次雄心勃勃地表示會全力吸引人才,但事實上,香港僅有針對人才的“入境政策”,如“優秀人才入境計劃”等,並無真正意義上吸引人才來港發展的“人才政策”,這也導致各項人才入境計劃的成效與預期相差甚遠。舉例而言,“科技人才入境計劃”每年預留1000個名額,但自計劃在2018年6月推出至今年3月底,政府近4年間僅收到726宗申請,且僅有620宗獲批;政府早年為留住外地學生留港發展,推出“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允許他們畢業後不受限制留港就業,但仍有逾半非本地大專院校學生在畢業一年後離港。 “一國兩制”下,香港有眾多獨特優勢,本應對人才有極高吸引力,但毋庸諱言,香港高昂的生活成本令不少人才望而卻步,特區政府卻未採取任何有力措施減低人才面臨生活成本過高的影響。反觀內地多個一線和新一線城市,近年來紛紛不惜成本地推出各項人才政策。以廣州“紅棉計劃”為例,引進的人才最多可獲得高達1000萬元人民幣的購房補貼,或200平方米的免租房,為期10年,在戶籍、子女就學等方面亦有優待。這些做法值得港府借鑒,且應盡快拿出實際行動,以挽留正萌生離港意圖的人才們。部分市民可能誤認為外地人才是來“爭飯碗”,會影響本地人口就業。但事實上,特區政府制定人才政策一直是以港人就業為優先,僅會在本地人才短缺的領域吸引外地人才。 為釋除疑慮,筆者建議特區政府可先在與民生息息相關的領域主動引進外地人才。例如,本港公立醫院醫護人手短缺是長期未解的民生問題,政府除善用現有的海外醫生執業資格試和非本地培訓醫生特別註冊制度外,進一步引進包括大灣區醫護在內的非本地醫護,盡速補足人手,讓市民感受到輪候時間的縮短、切實享受到引進外地人才帶來的好處,為人才政策吸引更多支持。 (作者為新界社團聯會副理事長莊元苳) 【編輯:刘春】
|
視頻更 多
澳門回歸25周年|這位澳洲人因為什麼堅定選擇了澳門?
澳門回歸25周年|土生葡人:現在就是澳門最好的時代
澳門舉行升旗禮慶回歸25周年 市民:有強大祖國支持 澳門定會越來越好!
回歸25年 澳門工體委主任:國家真的很眷顧澳門
澳門新特首岑浩輝上任後首亮相 冀團結社會各界 推進澳門向前發展
澳門回歸25周年 街頭巷尾氣氛正濃
香港房屋局局長的心願:在石屎森林中投下一束光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