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深化國民教育 助港青接愛國棒分享到:
![]() ![]() ![]() ![]() ![]() ![]()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七一講話中,除了以“四個必須”總結“一國兩制”的成功和規律,以“四點希望”為港長治久安提供行動指南,他更特別強調要關心青年人,希望他們投身到建設美好香港的行列中。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必須着力培養青年國家認同感,國民教育工作不能是可做可不做的“自由式”,而應制定指標,做好部署,提高青年民族自豪感與主人翁意識,接好愛國愛港精神這一棒。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陳勇 青年團體青研香港最近公布民調結果,發現絕大部分市民都認同習主席七一重要講話反映了中央對香港的重視,加強了香港社會對實踐“一國兩制”的信心。近八成受訪者認同本港應提高治理水平,而對於習主席提及要“特別關心關愛青年人”,有七成六受訪者表示認同。 習主席為香港派下定心丸,強調要保持香港的獨特優勢,並視察科學園會見科研人員,令香港的青年和專業人士感到鼓舞。習主席的講話亦對香港實現良政善治具有很強的指引作用,除了特區領導班子和普羅市民要細心學習領會外,我們更要放眼未來,深入引導未來主人翁好好認識國家,全面融入大局。 對於教育局蔡若蓮局長表明,對學生建立國民身分認同與感情“不急於一時”,也“不用分數指揮同學”,我們都深明感情、認同和價值觀的建立,不是按一下開關掣就能成事,但正因為香港回歸以來,國民教育工作是自由式,可做可不做,結果就被政客及外力有機可乘,肆意曲解真相,胡亂添油加醋,孩子們難免先入為主,心存芥蒂。 今天香港已經踏上愛國者治港的應有軌道,我們要重奪人心,不能再空談“建議”、“鼓勵”和“支持”,必須與教育界有共識、有方向、有指標,把國民和國安教育工作落實到底,才能幫助全港青年學懂國情,融入國策,成為香港未來和中華民族復興的參與者,履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重任。 (本文作者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陳勇) 【編輯:李冉】
相關新聞 |
視頻更 多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記者帶你走一圈!看首次於香港啟德體育園舉辦的七欖氣氛如何?
"這些技術關乎人民幸福"——中國數字基建出海,給世界帶來了什麼?
《哪吒3》將全部由AI剪輯?哪吒項目執行製片人帶來解答
被問及投資者為何選擇香港 陳茂波這樣回答......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