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來論

特稿:上海打造“人民城市”破解“超大城市病”

分享到:
2021-11-30 09:19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上海11月29日電 題:上海打造“人民城市”破解“超大城市病”

香港中通社特約記者 莊滬生

11月的上海秋意仍濃。蘇州河邊,水杉、桂花、香樟層林漸染,錯落可愛;黃浦江畔,工業遺址重生為“空中花園”“鳥類棲居地”,健身、休憩、遊覽之人隨濤聲不斷……

距離“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在上海首次提出整整兩周年,昔日“臨水不見水”、兩岸充斥著廢棄廠房的上海兩條“母親河”,正以“還江於民”之誠詮釋著“人民城市”的深意。

圖為上海黃浦江 來源:香港中通社

“城市的根本屬性就在於人民性,這是城市建設的邏輯起點,也是城市繁榮的價值旨歸。”有專家指出,上海作為“人民城市”的首要實踐者,如何在建設國際化超大城市的過程中緊緊把握人民之“根”,既是其目標使命,也意味著諸多挑戰。

綜觀全球城市發展史,超大城市發展與人的價值彰顯常為悖論。首先,城市天然具有“磁石效應”,在其地理、人口等的擴張必然性下,作為個體的“人”的價值則相對無限縮小,淪為城市運轉的工具。

其次,率先完成工業化的諸多西方城市,自上世紀中葉以來便危機頻發。是交通擁堵、環境污染、城市更新滯後致使大量中產階級人口“外遷”,城市空心化嚴重;二是低生育率和老齡化致使城市“收縮”;三是全球化及城市去工業化轉型失敗,致使發展停滯。

而近兩年新冠疫情帶來的經濟不確定性和社會局勢緊張又引發了如美國紐約等地“逃離城市”的浪潮,城市的宜居性、發展性和安全性價值再遭拷問。

由此,上海有何底氣兼顧城市與人的和諧發展、價值共生?

方面,作為較成熟的超大型城市,上海已率先經歷了城市發展的多階段歷程,其間不僅濃縮了中國特色城市發展的成果,也集聚和格外凸顯了工業化城市轉型、老齡化程度加深、外來人口增多、社會治安管理難等城市問題。

對此,上海曾歷經多輪城市結構調整,不斷解決問題,再迎發展。

如20世紀50年代末,江蘇10縣被劃歸上海,以解決城市副食品供給問題;20世紀90年代,浦江西岸道路擁堵、環境污染、經濟運轉不靈的“大城市病”,成為浦東新區開發開放的背景之

而2020年,上海提出“五個新城”建設,如何使中心城區與近郊城區均衡發展,為長三角體化提供強有力的銜接點,及探索城市數字化未來,上海再次找到了發力點。

方面,如何喚醒人的城市歸屬感,真正實現“人民城市人民建”,也是承擔多項發展改革重任,亟需吸引人、留住人的上海直積極探索的課題。

事實上,“人民”既是題目也是答案。作為內地人口老齡化程度最深的城市之,上海將養老服務“深入”百姓家中,除兼具健康檢測、娛樂休閑、餐飲供給的社區養老服務點,還有“入戶”的獨居老人可預警水表、鍵呼救智慧應急裝置等。“當城市讓養老不再是問題,年輕人也會知道,自己的未來值得托付於此。”有網友如是評論。

數據給予了確證:當前上海人才總量達675萬人,來滬工作和創業的留學人員逾22萬人,連續8年蟬聯“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

歸屬感促生了“主人翁”的責任感。新冠疫情暴發後,不少外國居民主動為社區擔當“翻譯官”“體溫測量員”。而在諸多社區中,“洋參謀”加入居委會會議“出謀劃策”早已不是新鮮事。

步而言,致力於數字化轉型的上海,更是借力數字技術,不斷破解西方國家城市發展中“時間金錢化、權力化、碎片化”的時空錯位難題,將享受城市生活的權利還給人民。

上海“網通辦”,讓市民、企業“辦事像網購樣方便”,節省大量時間精力;“網統管”則將城市運行與治理八大方面、1萬多項指標納入其中,防患未然,即時響應。

不久前,零星疫情反復。位網友感慨,危機中的安全、溫暖、人性化,便是上海這座城給予“人”的最好的尊重。


【編輯:胡雪石】

視頻

更 多
澳門回歸25周年|這位澳洲人因為什麼堅定選擇了澳門?
澳門回歸25周年|土生葡人:現在就是澳門最好的時代
澳門舉行升旗禮慶回歸25周年 市民:有強大祖國支持 澳門定會越來越好!
回歸25年 澳門工體委主任:國家真的很眷顧澳門
澳門新特首岑浩輝上任後首亮相 冀團結社會各界 推進澳門向前發展
澳門回歸25周年 街頭巷尾氣氛正濃
香港房屋局局長的心願:在石屎森林中投下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