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論壇

【中通論壇】6國宣布強制檢測中國旅客 專家:明顯不合適

分享到:
2023-01-01 12:52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12月30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王豐鈴)中國26日宣布將於明年1月8日解除新冠病毒甲類傳染病控制措施、有序恢復中國公民出境游,美國、日本和意大利等國隨後宣布對中國旅客實施強制篩檢。意大利並呼籲歐盟一致行動,歐盟衛生總署29日則表示,此舉“不合理”。流行病專家指出,中國目前流行的毒株種類是由境外傳入,已經在其他國家地區流行過,並未發現變異。對中國旅客實施強制檢測,明顯不合適。 

圖源:新華社

中國國家衛健委26日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更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並從2023年1月8日起,解除對新冠病毒感染採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甲類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

消息發布後,截至12月30日,先後有日本、意大利、美國、印度、馬來西亞、韓國宣布,將對來自中國大陸、香港、澳門的旅客作出限制,包括實行強制落地檢,出示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若陽性須隔離7天等措施。中國台灣地區當局亦發布類似入境檢測措施。另據英國媒體透露,英國也在考慮仿效美國,要求對來自中國的入境人士進行新冠病毒檢測。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9日回應指,各國防疫措施應當科學適度,對各國公民一視同仁,不應影響正常的人員交往和交流合作。

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微生物學教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疫苗及生物製品質量監測與評價重點實驗室主任陸家海30日在接受香港中通社採訪時表示,當前,奧密克戎毒株感染者多為輕症或隱性感染、致死率相對較低,各國都已放開防疫措施、為國民接種疫苗,而中國疫情目前已不適用“動態清零”措施,且疫苗注射率非常高。基於此,中國才作出相應政策調整,也有助於加速全球經濟流動,推動經濟復甦。部分國家針對中國旅客所實施的檢測要求帶有歧視意味,明顯是不合適的。

至於限制中國旅客的原因,美國政府給出的理由是中國染疫人數暴增,而中方提供的監測數據有限,實施相關措施有助於限制美國感染者數量,提供新變種的早期預警。

陸家海指出,這6個對中國旅客實施限制的國家,在新冠流行防治的全過程中,均採取放開的防疫政策,如今卻以擔心疫情擴大為由針對中國旅客。此外,奧密克戎最先在國外變異,中國目前流行的毒株種類均在其他國家地區流行過,由境外傳入。理解相關國家及地區有監測疫情的需要,但要在國際上一視同仁。

不過,從目前全球各國的反應來看,似乎跟隨者并不多見。意大利是歐洲第一個宣布對中國旅客進行強制檢測的國家,總理梅洛尼呼籲歐盟一致行動,否則無法完全發揮效果,但并未得到歐盟國家的支持,德國、法國及葡萄牙均明確表示不會效仿,奧地利則強調了中國遊客重返歐洲的經濟利益。

歐盟衛生官員29日在布魯塞爾召開緊急會議,會後得出結論,指目前在中國流行的BF.7奧密克戎變種此前已經在歐洲傳播,其威脅并未顯著增加。歐洲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ECDC)同日宣布,對來自中國的旅客實行強制性核酸檢查和旅行措施是“不合理的”,對整個歐盟來說沒有必要。ECDC還表示,目前不認為中國病例激增會影響歐盟的傳染病學情況。”

陸家海分析指出,其一,中國政策放開以後,中國的流行毒株是否為最新毒株,是需要考慮的依據;其二,奧密克戎在全球範圍已成為主導毒株,所有變種均屬奧密克戎,若不配合感染者的症狀,而單純通過核酸檢測來判斷,是不合理的。歐盟目前選擇放開政策,或是考慮到奧密克戎相關株種已出現過感染,可能不會造成更多的威脅,這是客觀實際的。至於後續會否有更多國家效仿,要看各國對華立場、疫情情況、與中國政府之間的溝通情況。

事實上,即使率先要求檢測中國旅客的意大利,自己也承認“從中國抵達意大利的旅客身上沒有發現新的新冠病毒變種。”梅洛尼在29日的年終新聞發布會上明確承認這一點。此外,德國衛生部亦表示,德國當局“并未發現中國此輪疫情爆發已經出現更危險的病毒變異”。有美國學者認為,美國政府目的是向中國政府施壓。

陸家海直言,中國此前一直在做核酸檢測,且檢測數據公開,並及時向世界衛生組織公布,包括當前最流行的奧密克戎毒株,中國也已向不少國家貢獻了新冠疫苗。“自然界中,微生物的變異有規律可循,當人形成群體免疫後,病毒自身會出現變異,越來越弱,以便能與人群更加廣泛地共存。科學界一定要達成相對共識,根據各國自身情況、病毒流行情況,科學地採取應對措施。”(完)

【編輯:王豐鈴】

視頻

更 多
澳門回歸25周年|土生葡人:現在就是澳門最好的時代
澳門舉行升旗禮慶回歸25周年 市民:有強大祖國支持 澳門定會越來越好!
回歸25年 澳門工體委主任:國家真的很眷顧澳門
澳門新特首岑浩輝上任後首亮相 冀團結社會各界 推進澳門向前發展
澳門回歸25周年 街頭巷尾氣氛正濃
香港房屋局局長的心願:在石屎森林中投下一束光
【通講壇】特朗普與周受資會面,TikTok禁令會有轉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