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OPEC+减产 重擊歐美?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歐佩克)和俄羅斯等非OPEC產油國組成的歐佩克+(OPEC+)10月5日在維也納舉行部長級會議,決定從11月開始每日減產200萬桶石油,相當於全球石油需求的2%左右。目的是為了阻止導致產油國財政收支惡化的油價下跌。國際輿論普遍認為,此舉對歐美是一次重大打擊。 近段時間,歐美國家和歐佩克+之間圍繞原油產量問題,持續展開激烈博弈。美國總統拜登曾於7月訪問沙特阿拉伯,要求沙特增產石油。歐佩克+之後決定將9月的日產量增加10萬桶,算是在一定程度上照顧了美國的情緒。 此次之所以大幅減產,是因為油價已經跌至產油國無法容忍的水平。沙特阿拉伯能源大臣阿蔔杜勒·阿齊茲在部長級會議結束後舉行的記者會上強調,“石油價格基本上回到了俄烏戰爭前1月的水平”。 中東產油國的大部分國家收入依賴原油,油價下跌會導致財政收支惡化。 然而,這次減產,著實令拜登措手不及,尤其是中期選舉臨近,高企的油價無疑會讓拜登及民主黨付出政治代價。 美國《紐約時報》報道指出,“OPEC+”減產的決定是一個信號,表明拜登對海灣國家的影響力遠低於他的預期。一些政治分析人士認為,鑒於美國中期選舉在即,此舉是對拜登的“直接打擊”。 報道稱,“OPEC+”減產可能導致油價急劇飈升,對因深受高能源成本困擾的西方消費者帶來進一步的壓力,同時也會幫助俄羅斯在“特別軍事活動”期間充實國庫。與此同時,能源行業在俄烏衝突加劇以來便陷入動蕩,石油價格一路飈升,美國能源市場也受到影響。如今,美國國內創紀錄的高油價和高通脹已經影響到了拜登的選情。 《紐約時報》稱,白宮的憤怒和驚訝程度顯而易見。10月4日,白宮新聞秘書皮埃爾曾表示,拜登政府“不會考慮”釋放石油儲備;但在“OPEC+”減產消息傳出後,白宮國安顧問沙利文和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迪斯在5日的一份聲明中宣佈,拜登將“繼續酌情指導戰略儲備的釋放”。 《紐約時報》認為,“OPEC+”的決定,大大削弱了拜登在中期選舉前避免油價上漲的努力,同時阻礙了他限制俄羅斯石油收入的努力。這也暴露了拜登與沙特王儲“撞拳外交”(fist-bump diplomacy)的失敗。 《紐約時報》援引專家分析稱,“OPEC+”減產將對全球石油價格產生很大影響,預計每加侖汽油上漲15至30美分,同時也讓美國限制俄羅斯石油收入的努力陷入危險之中。 《外交政策》5日的報道表示,儘管白宮提出了抗議,但削減石油產量的原因并不是政治性的。相反,人們擔心的是,全球經濟衰退將嚴重削減全球石油需求。上周,高盛將其對2023年油價的預測從早先的每桶125美元下調至108美元,原因是全球石油需求低迷。 《日本經濟新聞》6日報道指,如果油價上漲,對於俄羅斯來說將會成為利好,而對於飽受高通脹之苦的歐美來說,則會吹來逆風。產油國和歐美之間隔閡加深的擔憂增強。 報道分析,對於歐佩克+的主要成員俄羅斯來說,原油價格下跌也是一件頭疼的事情。俄羅斯通過高漲的原油價格獲取了戰爭經費。據國際能源署(IEA)估計,俄羅斯出口石油帶來的月收益為177億美元,6月以後的油價下跌導致該國的收入減少了12億美元左右。 據能源調查機構等推算,由於西方各國禁運等原因,俄羅斯的原油產量出現下降,因此俄羅斯取得財政收支平衡所需要的油價為80美元左右,相較於之前的60美元以上出現上昇。本次歐佩克+會議前,也有觀點認為要求討論大幅減產的是俄羅斯。如果此次的減產協議促使油價進一步上漲,那麼將會在確保戰爭費用等方面為俄羅斯提供支撐。
【編輯:鍾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