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視頻 ->通時事

考古新發現!“威尼斯之獅”竟不是獅子?還有可能來源於中國!

分享到:
2024-10-24 00:05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解說】最近,意大利藝術界的一項研究引起了廣泛關注。威尼斯聖馬可廣場上的標志性青銅飛獅“威尼斯之獅”,可能並非源自歐洲,而是8世紀的中國。

  【解說】據《意大利晚郵報》9月12日報道,帕多瓦大學文化遺產系考古學家馬西莫·維代爾(Massimo Vidale)和地球科學學者吉爾伯托·阿切利(Gilberto Archeoli)分享了他們的研究成果。據這兩位學者稱,威尼斯聖馬可廣場上的“威尼斯之獅”雕像準確的來說不是獅子,實際上可能是一種名為“鎮墓獸”的神話生物,起源於長江流域,用以守護貴族和古代國王的陵墓。報道稱,“威尼斯之獅”不僅起源於中國,還有可能是在中國製造的。

  【同期】帕多瓦大學文化遺產系考古學家 馬西莫·維代爾

  之前大家都以為這尊雕像是希臘時期的作品,大概是公元前四世紀在小亞細亞那一帶受到各種影響創作的。但現在我們發現它其實年輕多了,而且根本不是小亞細亞來的,我們手頭的所有資料都清楚地指向它其實是中國製造,尤其是來自長江下游流域地區。

  【同期】

  所以如果我們給它起個新聞標題的話?

  【同期】帕多瓦大學文化遺產系考古學家 馬西莫·維代爾

  那肯定是“中國製造”。

  【解說】通過對雕像中青銅的鉛同位素分析,研究小組發現,雕像所用青銅的很大一部分來自中國東南部的長江下游流域,很可能是在唐朝(公元618—907年)鑄造的。此外,風格分析也支持這一理論,研究人員發現,這只獅子與唐代典型的鎮墓獸形象有幾個共同的設計特征,例如獅子寬大的鼻孔、上翹的胡須、張開的嘴巴和突出的犬齒,以及截短的眼眶窩,都是鎮墓獸像的常見特征。

  【解說】專家猜測,在一千多年以前,這只獅子可能沿著絲綢之路向西旅行,最終到達威尼斯。它可能在到達威尼斯之前被重新組裝和修改,例如切掉了角和耳朵以適應當地帶翅膀的獅子的標準圖像。盡管它到達威尼斯的確切時間和方式仍是一個謎,但已知至遲至1295年馬可·波羅從中國返回時,它已經被安裝在聖馬可廣場的柱子上。

  【解說】威尼斯之獅的起源揭示了古代中國與絲綢之路的深遠影響。唐朝時期,中國國力強盛,經濟繁榮,文化多元,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而絲綢之路不僅是商品交易的紐帶,更是文化、藝術、宗教和科技交流的橋梁。威尼斯之獅的故事,也是絲綢之路文化交流的一個生動例證,它見證了古代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區的緊密聯繫,以及絲綢之路在促進全球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記者 孫晉欣 香港報道

【編輯:陳爍】

視頻

更 多
"這些技術關乎人民幸福"——中國數字基建出海,給世界帶來了什麼?
《哪吒3》將全部由AI剪輯?哪吒項目執行製片人帶來解答
被問及投資者為何選擇香港 陳茂波這樣回答......
香港警隊“一哥”蕭澤頤退休前最後一次任檢閱官:做警察此生無憾
第一個與聯合國簽署合作備忘錄 香港廉政公署為什麼能?
4個月賣了2萬多杯咖啡 香港廉政專員胡英明:我非常滿意
周杰倫林青霞馬雲郭晶晶為何都來看這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