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視頻 ->通時事

內地藝術家攜金庸雕像來港:在雕塑世界我也是俠客

分享到:
2023-08-10 13:54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場景】陳建華在金庸雕塑展覽現場和香港觀眾交流

  香港觀眾:您沒見過他(金庸)?就看照片?為什麼這麼逼真?

  陳建華:因為我愛他, 我喜歡他。

  香港觀眾:很像很像非常像。

  【解說】8月2日,香港天趣當代藝術館中一尊金庸雕像吸引了所有參觀者的目光,這是南京雕塑名家陳建華為紀念金庸,於2018年金庸逝世後創作而成。那時他還不知道,五年後,自己將帶著這件作品來到香港,以全新視角回顧金庸的武俠世界。

  【同期】南京雕塑名家 陳建華

  2018年的10月30號晚上知道金庸先生逝世,當晚我看到很多朋友在轉發紀念金庸先生的文章,第二天我想通過自己的方式表達我對金庸先生的一種致敬。第二天下午我就創作了一尊金庸先生的泥塑,兩個多小時就把那件作品做完了,之後我就發朋友圈,引起了很多朋友的關注,因為大家都認為很特別,引起了很多的共鳴。

  【場景】在現場為觀眾介紹雕塑

  香港觀眾:特別是你把他有一點微笑的這個下巴做得很逼真。

  陳建華:對這應該是很契合的。

  香港觀眾:對非常傳神,很傳神。(聲音漸隱)

  【同期】南京雕塑名家 陳建華

  它有別於一般的全身的一個胸像或者是半身像,這件作品是我通過金庸先生一個微昂的頭顱,非常睿智的眼神,甚至調皮地抿著嘴的那種笑容,來展現金庸先生的一種情懷。

  金庸他本身就是一個俠客,他就是要匡扶正義,要懲惡揚善,這麼一個人道主義的俠客,他實際上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在西方它有騎士精神,東方有俠客精神,兩者是相通的,人類都需要強者的出現,強者去扶持正義,平衡正義,幫助弱者。我就通過圍巾,把它變成一個立著的圍巾,再繞過脖子飄出去,來暗指“屠龍刀”的感覺,立下來(的一邊)又起到支撐點,寓意“倚天劍”,然後繞過來就變成屠龍刀,所以這樣的一個構圖又契合了金庸先生他的小說,又契合了我對金庸先生的一種人物形象的理解。

  【場景】陳建華現場講解塑像

  【同期】南京雕塑名家 陳建華

  金庸先生他的面相永遠是寬容、包容的狀態,他永遠是有以偉大的胸襟,包容的胸襟活在我的心中,這是這個雕塑想要表達的內容。

  【同期】南京雕塑名家 陳建華

  我在回望過往的時候,會想到我這些情感的表達到底出自於哪里。其中有部分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金庸先生的武俠文化給我們冥冥之中帶來一些指引,還有一些啟發,還有一些你不可回避的一種烙印。

  金庸先生書里面會描寫很多人物的面相,包括他的性格,就一句話,他就能把一個人物形象給拿捏出來。就像武功也是一樣,極致的武功應該是極簡的表達。藝術也是一樣,你删掉一些最複雜的東西之後,留下來的就是最純真、最淳樸、最真實的那一部分,這就是藝術的表達,我覺得武俠表達應該也是相通的。很多大俠拿著刀和劍,我們是做雕塑的,我們拿的也是刀,也是劍,就覺得這個世界我就是一個俠客,你就很自信,不然你在你的表達情緒當中會失語,會產生猶豫,你不能果斷去表達自己。

  【解說】陳建華告訴記者,對金庸的喜愛從很小的時候便開始了。對於生活在鄉鎮的他來講,金庸的小說“一書難求”,經常是在同輩中多番傳閱後才能看到。而金庸小說中的俠客世界和呈現的俠客精神也在年少的陳建華心中種下了根。

  【同期】南京雕塑名家 陳建華

  很年輕的時候,我們在內地家長不讓看(金庸小說),相對到初中高中以後,尤其在大學的時候會看得更多一點。我們在鄉鎮,我可能沒有辦法去直接購買這樣的書籍,我是我的表哥他們看完之後把他們看完的書給我看,然後我看完之後再借給別人,別人再借給別人,一直是以傳遞的方式閱讀的,非常珍貴,如果是全集就更珍貴。

  他的小說給我們的感受就是他是有國家之大情懷,有人性最真善美的情感表達,金庸先生對於我們華人圈來說,我個人認為是影響極其重大的,在我們生活當中是一直伴著我們成長,包括至今為止,我還會讓我的孩子們讀他的小說。

  記者 雷睿 實習 陳雨莎 香港報道

視頻

更 多
澳門回歸25周年|這位澳洲人因為什麼堅定選擇了澳門?
澳門回歸25周年|土生葡人:現在就是澳門最好的時代
澳門舉行升旗禮慶回歸25周年 市民:有強大祖國支持 澳門定會越來越好!
回歸25年 澳門工體委主任:國家真的很眷顧澳門
澳門新特首岑浩輝上任後首亮相 冀團結社會各界 推進澳門向前發展
澳門回歸25周年 街頭巷尾氣氛正濃
香港房屋局局長的心願:在石屎森林中投下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