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財經 ->財經

2021年施政報告全文|乾貨滿滿,值得仔細看

分享到:
2021-10-06 14:22 | 稿件來源:香港中國通訊社

【字號: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10月6日)上午向立法會發表《行政長官2021年施政報告》的發言全文,如下:

  立法會主席、各位議員、各位市民:

  (一)前言:新局面

  1. 今天我發表任內第五份《施政報告》,也是本屆香港特別行政區(特區)政府五年任期內的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儘管如此,我和我的團隊非常重視這份《施政報告》;我親自主持了40場線上線下的諮詢會、出席直播、走進校園,接觸了超過3 500名來自不同界別的市民。我和部分發言的參與人士都不約而同地表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香港國安法》)和完善特區選舉制度的雙重保障下,香港迎來良好局面,是砥礪前行,重新出發,謀劃未來的時候。

  2. 與此同時,我們必須緊記好局面得來不易。我今天能安然站在立法會議事廳發表行政長官施政報告,各位議員能安坐席上履行立法會聽取行政長官施政報告的憲制職能,相對於兩年前同一場合被反中亂港的議員干擾破壞,癱瘓立法會,甚至企圖顛覆政權,標誌着在《香港國安法》和“愛國者治港”的保駕護航下,香港特區已回到“一國兩制”的正確軌道,管治秩序已恢復正常。要長治久安,全港市民應當更全面認識“一國兩制”、更忠誠維護國家安全,以國家發展為榮,以中國人身分為傲,努力發揮香港獨特優勢,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3. 我今天發表的《施政報告》,聚焦發展,為香港勾劃未來,而有關總結過去四年多的施政成效,則放在同日公布長達168頁、圖文並茂的《施政報告附篇》中,向社會作全面交代。雖然本屆政府面對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我們秉持迎難而上,積極為民做事的精神,倡議政策突破,力求解決社會問題。我想舉幾個例子說明:

  (i)過去四份《施政報告》共提出超過900項政策措施,當中96%已經完成或按序推進;

  (ii)貫徹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的理念,推出利得稅兩級制、研發開支額外扣稅、為吸引特定行業在香港發展的稅務優惠;發行政府綠色債券及銀色債券、推出“公共年金計劃”、修訂迎合新經濟企業需要的上市制度等;

  (iii)為培育人才和推動創科,分別增加教育經常開支超過130億元和投資創科逾1,300億元;

  (iv)致力改善民生,大幅增加醫療和社會福利經常開支至本年度的959億元和1,057億元,比四年前分別上升53%和62%;

  (v)引進多項勞工權益,包括把法定有薪產假由10星期增加至14星期、逐步把法定假日與公眾假期日數看齊、為落實取消強制性公積金(強積金)“對沖”安排大致完成立法準備、改善政府非技術合約員工待遇等;及

  (vi)在重中之重的房屋範疇,採取多項措施,包括側重公營房屋的土地分配、構建置業階梯、把“居者有其屋”售價與市價脫鈎、立法規管“劏房”租務、為長時間輪候公共租住房屋(公屋)並符合資格的申請人提供現金津貼和興建過渡性房屋等;至於土地供應方面,更是多管齊下,全速進行。

  4. 我必須感謝中央政府一直以來對特區的堅定支持,在座各位立法會議員履職盡責,各法定機構專業配合和無數政府諮詢委員會出謀獻策。我亦要衷心感激管治團隊和各級公務員的努力,以及市民的鼓勵。我希望今天公布的《2021年施政報告》能得到立法會和市民的認同和支持。

  (二)“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不忘初心

  5.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而香港在1997年7月1日順利回歸祖國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偉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要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落實中央對香港特區全面管治權,落實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維護特區社會大局穩定,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這重要講話是繼2019年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把“堅持‘一國兩制’,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促進祖國和平統一”作為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所具有的顯著優勢之一後,再一次明確中央對“一國兩制”方針是堅定不移的。

  6. 過去兩年,香港面對前所未有的政治衝擊,出現了危害國家安全的極大風險。中央始終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基本法》)辦事,堅持“一國兩制”原則,頒布實施《香港國安法》,及時扭轉香港的亂局,完善特區選舉制度,確保“愛國者治港”。在這個過程中,中央堅守對“一國兩制”的初心;我以行政長官身分深度參與過去兩年的有關工作,對此有深刻體會。任何誣衊中央這兩大舉措是破壞“一國兩制”,都是無稽之談,都會不攻自破。

  完善“一國兩制”實施

  堅守特區憲制秩序

  7.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7年7月1日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的講話中指出,作為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一國兩制”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過去兩年多的經驗就清楚說明,在面對新情況、新問題時,我們唯一依靠是堅守“一國兩制”,落實中央對香港全面管治權,依法施政,不能有半點動搖。面對反中亂港勢力通過選舉進入特區政治體制、通過教育和媒體迷惑及煽動青少年、通過違法暴力行為損害香港穩定及通過勾結外部勢力危害國家安全,中央果斷應對,為香港解除風險,確保“一國兩制”重回正軌。要“一國兩制”行穩致遠,香港特區須不斷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正本清源,撥亂反正。

  維護國家安全

  8. 自《香港國安法》在去年6月30日頒布實施以來,由我擔任主席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和相關執行部門,在中央指派的國家安全事務顧問指導和中央駐港國家安全公署配合下,履職盡責,依法防範、制止和懲治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和活動。但要做到全面保障國家安全,特區政府還有大量要做的工作,包括:

  (i)積極推展《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的本地立法工作,保安局局長正參考過往的研究和資料、《香港國安法》的執行經驗及法庭相關裁決,根據香港實際情況,制訂有效和務實的方案和條文,並擬備有效的宣傳計劃,不讓反中亂港分子有機可乘,蠱惑人心;

  (ii)檢視或激活現有法例,確保在全面維護國家安全的任務上,執行部門有法可用、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立法會已完成審議的《2021年電影檢查(修訂)條例草案》是其中一個例子,而其他須正視的議題包括打擊假新聞、保障網絡安全等,政務司司長會統籌有關工作;

  (iii)加強防範恐怖活動和對學校、社會團體、媒體、網絡等涉及國家安全事宜,積極加強宣傳、指導、監督和管理的措施。其中,教育局局長已要求學校擬訂並盡快落實維護國家安全教育的計劃;

  (iv)通過不同活動和模式,加強國安教育,提高香港市民特別是青年人的守法意識和國安意識。我很高興在保安局局長領導下,六支紀律部隊和兩支輔助部隊都致力加強培育青少年正向思維和守法意識的工作,其中懲教署會推出“並肩同行”計劃和設立“正向實踐坊”,協助在囚青少年;及

  (v)進一步落實《香港國安法》第六條和經修訂的本地法例對公職人員的宣誓要求,包括剛組成的選舉委員會委員。

  貫徹落實新選舉制度

  9. 從今年3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完善特區選舉制度的決定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於3月30日通過經修訂的《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後,特區政府在本立法會的配合下全力以赴推進有關工作,並按時完成本地立法、相關選民登記等步驟,而完善選舉制度下的首場選舉,即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一般選舉,也在9月19日順利舉行。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會與選舉管理委員會緊密合作,確保其他兩場選舉,即第七屆立法會選舉和第六屆行政長官選舉,依法在公平、公開和誠實的情況下進行,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並總結經驗,完善投票安排及推動各項優化措施。鑑於新冠疫情關係,局方亦正積極研究如何讓在內地的香港選民在12月立法會選舉可行使投票權的方案。

  加強《憲法》和《基本法》教育

  10. 要全面準確落實“一國兩制”,我們必須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會繼續以多元的手法推動《基本法》公眾宣傳和教育,而律政司司長正計劃在明年4月舉辦有關《基本法》的會議,並出版名為《〈基本法〉:起草資料選材及重要案例》的刊物。在學校教育層面,取代通識教育科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於本學年從中學四年級開始推行,三個主題之一就是“‘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我在9月初曾到一所中學觀課,認為是個很好的開始。為了讓教授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的老師更好掌握行政長官在“一國兩制”下的憲制地位和職權,我已向教育局局長提議由我現身說法,為有興趣的老師親自上一堂課。

  11. 公眾教育需要有更多渠道,香港電台(港台)作為公共廣播機構應當積極參與推廣《憲法》和《基本法》的工作,以履行《香港電台約章》中港台所肩負的公共目的及使命,包括增加巿民對“一國兩制”在香港實施情況的認識和培養市民對公民及國民身分認同。我已就此對廣播處長提出明確要求。

  尊重國旗、國徽、國歌

  12. 國旗、國徽和國歌是國家的象徵和標誌,必須得到法律保護和市民尊重。過去一年多,立法會已先後通過《國歌條例》和《國旗及國徽(修訂)條例》,稍後亦會對《區旗和區徽條例》作出相應修訂,以履行特區的憲制責任。

  強化法治社會

  13. 法治是香港的核心價值和賴以成功的基石。香港的法治根基穩固:法律制度成熟、透明度高而且公平可靠;律政司主管刑事檢控工作,不受任何干涉;法院獨立進行審判,不受任何干涉;健全的法律援助制度可保障香港居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這些重要元素都受到《基本法》保障;自回歸以來,香港的法律和司法獨立備受推崇。

  14. 鞏固提升香港的法治社會地位,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和市民自覺維護法治權威。為促進香港社會對法治的正確理解及實踐,律政司司長親自督導“願景2030——聚焦法治”的十年計劃,並會設立客觀法治資料數據庫,以助評價法治情況和利便研究和能力建設,最近又編製了一本名為“聚焦法治、賦能起動”的小冊子,以深入淺出手法向中小學生灌輸守法意識。

  15. 公平審訊和正當程序是法治的必要元素,而司法機關的角色舉足輕重;法官履行職責時,只會以法律條文和法律精神為依歸,不受任何干涉。但獨立的司法權不等於當事人無法對法院裁決提出申訴或對個別法官行為作出投訴,而司法機關亦應與時並進。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自今年1月上任以來,已完善了公眾投訴機制,並積極處理案件積壓的問題。我已要求有關部門全力協助司法機關解決法庭不足的問題,除了正在進行改裝的設施和重新使用已關閉的荃灣法院大樓外,我們會在新區域法院大樓於2027年底落成啟用前,於灣仔政府大樓內增設一個大型法庭和相關設施,以應付一些涉及大量被告人的案件。有關工程將於明年上半年展開。

  加強公務員培訓

  16. 公務員隊伍是香港特區政府的骨幹,肩負貫徹落實“一國兩制”責任,並於早前已全部完成宣誓或簽署聲明,擁護《基本法》,效忠香港特區。我們須增強公務員對《憲法》和《基本法》的了解、鞏固他們的國家觀念和加深他們的大局意識,以裝備他們在履行職務時,自覺維護國家安全。我們已將《香港國安法》加入公務人員的入職培訓,並持續加強現職人員對特區憲制秩序有更好的掌握。隨着臨時的公務員學院在今年底成立和學院院長明年到位,公務員事務局將建立更有系統的培訓架構,亦會安排更多中高級公務員到內地參與國家事務研習課程或專題考察團。局方亦會全速推展選址在觀塘的公務員學院建設,進一步加大培訓力度,並在公務員忠誠上嚴格把關。

  加強行政與立法關係

  17. 確保“愛國者治港”是完善特區選舉制度的核心,但同時亦有助切實提升特區管治效能。作為特別行政區和特別行政區政府的“雙首長”,行政長官是香港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的第一責任人;而特區奉行的是以行政長官為核心,直接向中央人民政府負責的行政主導體制。從實際操作上,我認為行政主導和行政機關與立法機關互相配合、互相制衡並無矛盾,只是過去一段時間立法會出現了極端政治生態,“拉布”、“攬炒”等嚴重破壞政府與立法會應良性互動的關係,窒礙有利香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立法和撥款工作。自從去年11月那批“為反對而反對”的議員離開議會後,本年度的立法會可說是成果豐碩,將一共通過46條條例草案和審批超過3,200億元撥款,確切履行立法會的憲制職權。

  18. 第七屆立法會會期將於明年1月1日開始,在完善選舉制度下,90位來自不同界別、符合“愛國者治港”的議員將負起監督政府的功能。為了加強行政與立法關係,我今天聯同《施政報告》會率先公布特區政府疏理出的40項立法建議,以供社會早日討論,讓立法會可更好擔當反映民意的角色。其中不少建議都採納了在座議員過去提出的意見,包括防止兒童被虐的強制舉報、精簡土地發展的法定程序和加強長者及殘疾人士院舍的質素監管等。各司局長亦會加強與議員在議會內及議會外的溝通,務求達致良政善治。

  (三)新氣象 新未來

  引言

  19. 過去超過半世紀,為了滿足本港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需要,政府進行了大量城市規劃工作,包括早期的荃灣、沙田、大埔、屯門等新市鎮,以至近年的古洞北╱粉嶺北、洪水橋╱厦村等新發展區。這些規劃發展卓有成效,但亦有不足之處,例如未能達致職住平衡、自給自足的目標。近年更因議會泛政治化,和激進“反政府”人士刻意製造對立、對抗,令城市規劃工作舉步維艱,嚴重窒礙經濟社會發展,衍生了突出的民生問題。隨着《香港國安法》的實施和特區選舉制度的完善,香港已由亂轉治,並迎來可聚焦經濟的新局面,特區政府應展示高瞻遠矚的魄力,積極為香港規劃未來。

  規劃未來

  20. 我現提出建設香港北部成為宜居宜業宜遊的都會區,並開拓更多可供居住和產業發展的土地。這個面積達300平方公里的都會區,覆蓋由西至東的深港口岸經濟帶及更縱深的腹地,將盡享港深優勢互補、融合發展的紅利,幫助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北部都會區將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並營造“城市與鄉郊結合、發展與保育並存”的獨特都會景觀。而支撐着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維港都會區亦會擴大至包括“明日大嶼願景”的交椅洲人工島填海。這兩個位處香港南北的都會區將可提供大量土地,完善香港的空間布局,並駕齊驅,互相輝映,推動香港未來發展。

  北部都會區

  規劃背景

  21. 我們今日會同步公布《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發展策略》),詳細介紹都會區的規劃背景、總體原則、目標和行動綱領,讓社會各界進行討論,並發表意見。這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首份由香港特區政府編製,在空間觀念及策略思維上跨越港深兩地行政界線的策略和綱領,充分考慮了國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十四五規劃綱要》)中對香港的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建設對香港的期盼,以及《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為香港帶來的大量機遇;《發展策略》同時以《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香港2030+》)為基礎,將為香港的長遠發展前景謀定新方略,在香港重回“一國兩制”正軌的時刻,別具突破性和前瞻性意義。

  空間布局

  22. 北部都會區包括元朗區和北區兩個地方行政區,佔地面積約300平方公里。都會區不是指一個有法定地位或規範,以行政界線所劃定的區域,而是因地理特徵、經濟功能、生態環境、交通聯繫及發展政策等因素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個具規模的城市空間。在都會區裡,土地用途多元,居住和就業人口及企業高度聚集,可帶動鄰近地區經濟發展,豐富民生活動,擁有標誌性的自然、人文及建築景觀,整體上具備活力、吸引力和輻射能力。

  23. 北部都會區包括天水圍、元朗及粉嶺╱上水等已發展成熟的新市鎮及其相鄰鄉郊地區,並有六個處於不同規劃及建設階段的新發展區和發展樞紐,包括古洞北╱粉嶺北、洪水橋╱厦村、元朗南、新田╱落馬洲、文錦渡和新界北新市鎮,是香港未來20年城市建設和人口增長最活躍的地區。這裡擁有多達七個跨境陸路口岸,是香港境內促進港深融合發展和連繫大灣區最重要的地區。《發展策略》把擬議的個別發展項目,與毗鄰的鄉郊和保育土地,創新地有機整合和提升為都會區,以期創造發展容量,滿足經濟和民生需要,並同時優化環境,達致可持續發展,以迎接深化港深合作帶來的新機遇。

  雙城三圈

  24. 在國家四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歷程中,港深兩地緊密互動,由西至東建設了七個陸路口岸和相連的交通基建,使兩地有條件跨越后海灣、大鵬灣和深圳河而相互連接,形成“雙城三圈”的空間格局。

  25. “雙城”是香港和深圳;“三圈”即由西至東分別為深圳灣優質發展圈、港深緊密互動圈和大鵬灣╱印洲塘生態康樂旅遊圈。“雙城三圈”覆蓋了深港口岸經濟帶和深圳發展最成熟的都市核心區,以及香港境內城市建設資源正在高速匯集並仍擁有龐大發展潛力的北部都會區。“雙城三圈”空間概念的確立,有利港深政府可共同促進兩地在經濟、基建、創科、民生和生態環境的緊密合作,發揮強強聯手,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益。

  運輸基建先行

  26. 我在《2018年施政報告》中提出“明日大嶼願景”,其中運輸基建先行的概念獲得廣泛認同。北部都會區的整合和擴容工作,亦會由以鐵路為運輸系統主要骨幹所帶動。《發展策略》中提出的鐵路項目包括:

  (i)連接洪水橋╱厦村至深圳前海的港深西部鐵路;

  (ii)把正在規劃的北環線向北伸延,經落馬洲河套地區(河套地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港深創科園)接入深圳的新皇崗口岸;

  (iii)探討將東鐵線伸延至深圳羅湖並在深方設立“一地兩檢”口岸,在現有羅湖站及上水站之間增設一個非過境鐵路服務的新鐵路站,以釋放羅湖╱文錦渡及上水北一帶的發展潛力;

  (iv)將北環線由古洞站向東伸延,接駁羅湖、文錦渡及香園圍一帶,再南下經打鼓嶺、皇后山至粉嶺;及

  (v)探討興建尖鼻咀至白泥自動捷運系統的可行性,以帶動該區和流浮山的發展。

  增加創科用地

  27. 香港近年在創新科技有一定成果,而在“再工業化”策略下,發展以新技術及智能生產為基礎的先進製造業亦大有可為,但土地不足仍將窒礙發展。雖然正在興建的河套地區港深創科園佔地87公頃,規劃的總樓面面積已大概等於三個位於白石角的香港科學園,但與深圳河北岸面積超過300公頃的深圳科創園區比較,則相形見絀。《發展策略》提出善用落馬洲管制站遷往深圳新皇崗口岸後騰出的土地和毗鄰的部分魚塘和鄉郊土地,加上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內原有用地規劃,將增加合共約150公頃土地作創科用途,以構建新田科技城,發揮更具規模效益的科技產業羣聚效應。

  發展產業 開創就業

  28. 前海擴區方案以打造具全球競爭力的營商環境為目標,將為香港專業服務帶來大量機遇。《發展策略》建議可藉此契機提升洪水橋╱厦村為新界北現代服務業中心,並在與前海隔灣呼應的流浮山建設具規模、地標性的創科設施,為北部都會區提供大量就業機會。為達致職住平衡,《發展策略》建議制訂明確政策及行政指引,盡量把“無地域限制、帶動就業機會”的政府設施及寫字樓遷往北部都會區。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29. 北部都會區擁有豐富多樣的生態環境,西面有屬《拉姆薩爾公約》指定的國際重要濕地,中部有大面積的魚塘,而東面則有擬議的紅花嶺郊野公園、海岸公園及世界級的地質公園。《發展策略》提出須制訂及實施積極保育政策,通過政府逐步收回數百公頃私人擁有的濕地和魚塘,優化管理,提升包括米埔內后海灣拉姆薩爾濕地共約2 000公頃保育用地的生態功能,加強保育香港的濕地,亦為北部都會區締造優質生活環境。

  增加房屋用地

  30. 目前在北部都會區內的多個已規劃或規劃中的發展項目,預計可提供約350 000個住宅單位;北部都會區可額外開拓約600公頃用地作住宅和產業用途,估計可提供的住宅單位為約165 000至186 000個。連同元朗區和北區現有的390 000個住宅單位,整個北部都會區發展完成後,總住宅單位數目將達905 000至926 000個,一共可容納約2 500 000人居住;而都會區內的職位數目亦將由現在的116 000個,大幅增加至約650 000個,包括150 000個為創科產業的相關職位。

  強化執行機制

  31. 要有效落實《發展策略》,建設北部都會區,特區政府須提升高層督導,強化跨局跨部門協作,制訂成效指標方便監察,並與深圳市政府緊密聯繫,共同推進相關項目。我們下一步會詳細研究有關這個執行機制的細節。其中一個可能性是下一屆政府設立副司長職位,負責領導包括“北部都會區”、“明日大嶼願景”等大型區域發展。

  提升管治效能

  重組政府架構

  32. 即使沒有大型區域發展項目,我認為重組政府決策局,以切合施政重點和社會期望也有其必要性。我建議現屆政府在未來數月,諮詢各界和持份者,準備一份詳細的重組方案,供下屆政府考慮執行。總結了施政經驗和立法會及業界提出的意見,我初步認為重組可採納以下的方向:

  (i)設立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將目前分散於民政事務局的文化事務和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的創意產業和旅遊統整起來,推進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ii)分拆運輸及房屋局(運房局),讓這兩大政策範疇可獲得更專注的高層領導,特別是令新設的運輸局可專注處理與民生息息相關的運輸基建、公共交通服務和交通管理事宜,同時更促進物流業發展,並鞏固及提升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

  (iii)研究分拆後的房屋局和負責土地發展和工務的發展局有否理順的空間,以加快房屋用地供應;

  (iv)擴大創新及科技局為創新科技及工業局,改變香港“工業式微”的觀感,並凸顯由創科推動本港再工業化的發展;及

  (v)重組民政事務局為青年及地區事務局,加強以地區為本的方法解決市民日常關心的地區問題,及為促進及支持青年發展提供一站式平台。

  33. 上述意見純屬拋磚引玉,我希望新一屆立法會組成後,可就決策局重組事宜馬上展開討論。我和司局長亦會在未來數月與持份者交流意見,並制訂詳細方案。

  強化管治團隊

  34. 有了更利於施政的政府架構,我們還需要有一支愛國愛港、忠誠、專業、高效、善於作為、勇於擔當、勤政為民的管治團隊。我曾先後以局長、司長和今天行政長官的身分服務三屆特區政府,對這個“熱廚房”吸引人才的困難有親身體會。我期盼在完善選舉制度後,更多有抱負、有能力、有擔當的愛國愛港人士願意加入管治團隊,接受挑戰,為香港、為國家作出貢獻。

  35. 此外,首長級公務員,包括屬公務員中最核心、最高級別的常任秘書長和部門首長,也是特區施政成效的關鍵。我已要求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按着“能者居之”的原則,在未來數月檢視現時公務員高層職位的選拔聘任機制,務求把最有遠見和能力的官員放在最適合的位置。我會邀請公務員敍用委員會參與有關工作。

  提倡專職專責

  36. 近年我在公營部門人力配置方面,鼓勵同事在某些特定範疇扮演“倡導者”的角色,而設立專職專責的專員職位也漸見成效,例如文物保育專員、體育專員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專員等。特設專員職位也可凸顯政府對該政策範疇的重視和避免政出多門或求助無門的不理想情況。我已提議各局長可多以專員職位推動相關工作,例如設立兒童事務專員和海濱事務專員,應有助勞工及福利局(勞福局)和發展局在政府內外分別推動保護兒童和美化維港海濱的工作。

  提升政府訊息發放和對外解說能力

  37. 在現今資訊爆炸的年代,有效發放政府訊息,讓市民更好更快掌握政府政策和最新情況是管治的重要一環,但我承認這正是特區政府須馬上改善的工作。不少人都時常向我反映政府新聞公報的內容偏重技術性,而缺乏傳達性;發布訊息的手法太守舊,而未能吸引社會注意或即時澄清巿民的疑慮。過去兩年,面對不少對政府惡意攻擊或偏頗報道,更凸顯解說能力有待提升。我已要求各司局長在新聞處處長和他的團隊配合下,更注重發放訊息和解釋政策的工作。

  (四)經濟新動力: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背靠國家 面向世界

  38. 今年《施政報告》的經濟篇章,開宗明義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題,表明香港發展與國家發展息息相關;香港只要用好中央支持特區的政策,發揮獨特優勢,將可為經濟注入源源不絕的動力。

  39. 香港的發展被譽為一個經濟奇蹟,從一個小漁港蛻變成為今天的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香港經濟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轉型,但無論是回歸前或回歸後,都和國家發展密不可分。這些轉型依靠的是外在形勢的客觀變化、內地的政策引導、市場主導和香港企業家那份觸覺敏銳、靈活應變的拼搏精神。本屆政府強調政府應擔當“促成者”和“推廣者”的角色,不斷連繫世界,開拓市場,為企業尋找商機;反而面對龐大的內地市場,卻往往因為本地一股抗拒中央的政治力量而未能讓香港盡享國家發展的紅利。

  40. 幸好,隨着《香港國安法》實施和完善特區選舉制度,社會恢復安全穩定,香港現在又處於一個經濟發展的新起點。《十四五規劃綱要》、《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經濟發展格局,以及“一帶一路”倡議等都為香港企業和專業服務提供者帶來無限機遇,更令香港享有“近水樓台先得月”的優勢。我將重點說明我們如何用好中央支持,提升香港在《十四五規劃綱要》中八個中心的國際競爭力,為香港開拓更美好未來。我們特別印製了有關每一個中心的便覽,供宣傳推廣之用,歡迎各界取閱和協助分發給有興趣人士。

  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41. 金融業是香港的重要經濟支柱,也是最國際化的產業。縱使面對過去兩年前所未有的嚴峻環境,香港的金融體系穩如磐石,業務依然蓬勃。我們清楚看到內地經濟持續增長和金融業深化改革開放是香港金融業發展的堅強後盾,在“一國兩制”優勢下,香港作為國際資本進入內地和國內資本走向世界的橋樑作用將更加突出。

  42. 早前中央派團來港向各界宣講《十四五規劃綱要》,重申支持香港進一步推進與內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強化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功能,打造大灣區綠色金融中心,及推動金融服務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就此,我們會在以下五方面加緊努力:

  (i)支持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港交所)進一步改善上市機制和在徵詢市場意見後,在香港設立特殊目的收購公司的上市制度;

  (ii)進一步擴大跨境人民幣資金雙向流通管道、離岸人民幣產品和工具發展,包括研究提升發行及交易人民幣證券需求、容許“港股通”南向交易的股票以人民幣計價等具體措施;

  (iii)通過考慮稅務寬減進一步吸引家族辦公室落戶香港,提升國際資產及財富管理中心地位;

  (iv)支持港交所與廣州期貨交易所就碳排放交易相關金融產品開展合作,並評估將香港發展成為區域碳交易中心的可行性,提升香港作為區內綠色和可持續金融樞紐;及

  (v)推動跨境金融科技,與內地積極研究建立一個一站式沙盒聯網,利便粵港澳三地的金融機構及科技公司測試跨境金融科技應用項目。

  提升國際航運中心地位

  43. 要提升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地位,香港港口既要保持效率高、連繫性強和覆蓋面廣的優勢,也須推動航運和港口業更廣泛於業務流程和運作上應用數碼科技,建設“智慧港口”。我們會與業界合作研究推動“智慧港口”發展的具體方案。物流方面,我們要加快推動大灣區物流信息的互聯互通,完善多式聯運;並發展高增值物流,鼓勵物流業界進一步應用科技,提高生產力。

  44. 另一個重點發展方向是高增值海運商業服務,包括船舶註冊、融資及管理、海事保險、海事法律及仲裁等。我們會引入稅務優惠,吸引航運業界人士在香港設立業務;特區政府亦會擴大海事處轄下香港船舶註冊處在海外的辦事處,除了倫敦、上海、新加坡和悉尼外,在三藩市、東京和多倫多成立辦事處,為在香港註冊的船隻提供更好的支援。

  45. 跨境陸路交通方面,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港珠澳大橋(大橋)和蓮塘╱香園圍口岸三項重大跨境基建於過去數年相繼落成,有助香港融入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促進大灣區基礎建設互聯互通。港深政府已成立“推動港深跨界軌道基礎設施建設專班”,共同構建“軌道上的大灣區”。此外,粵港兩地政府正全力推進“大橋港車北上不設配額計劃”,待疫情受控和免檢疫“通關”逐步實施後,可讓合資格香港私家車經大橋往來香港與廣東省而無須事先取得常規配額。粵港兩地政府亦同意計劃可稍後伸延至另一個陸路口岸。

  提升國際貿易中心地位

  46. 香港擁有高度國際化的營商優勢,在國際貿易中佔重要地位。去年,香港的商品貿易總值全球排名上升至第六。受惠於內地有效控制疫情而保持供應鏈穩定,香港商品貿易總額由去年第四季開始反彈。今年首八個月合計,香港商品貿易總額更高達65,099億元,是有史以來新高。

  47. 本屆政府銳意提升香港與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的商貿投資關係,我們正爭取盡早加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定”(RCEP)。在國家雙循環格局中的內循環,我們會繼續爭取在《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框架下為香港業界進入內地市場創造更有利條件。

  48. 會議展覽業(會展業)是香港作為國際貿易中心的重要一環。為應對疫情的衝擊,政府正透過總額超過10億元的“會議展覽業資助計劃”,為會展業注入動力。政府會進一步延長計劃的有效期至明年底,並會優化計劃細節,為業界提供即時及更到位的支援。長遠而言,政府會繼續擴建會展設施,包括把灣仔北三座政府大樓及港灣消防局用地重建為會展設施、酒店和甲級寫字樓,以及擴建亞洲國際博覽館,以鞏固和提升香港作為國際會展樞紐的地位。

  49. 中小企在香港實體經濟擔當不可或缺的角色,但不時面對資金周轉困難。目前貿易流程以紙本為主,各種商業數據分散儲存,銀行難以收集和核實資料。當銀行無法根據企業最新營運或財務數據進行信貸評估,可能因而要求企業提供物業等作抵押品以減低信貸風險,這是中小企長期面對的融資問題。

  50. 我們認為可善用數據提供解決方法。為此,香港金融管理局正在構建“商業數據通”,預計明年投入運作。這項全新的金融基建設施可統一對接銀行,企業能通過這個平台授權付款系統、公營機構或公用事業公司等服務提供者向銀行提供數據,讓銀行對企業的營銷狀況作出更準確的預測,從而減低企業提供抵押品的需要。

  51. “商業數據通”讓中小企善用自身的數據來獲得更便利的融資服務,同時也是香港金融基建發展的重大突破,以企業的意願為本,建立平台促進數據安全共享,令本港銀行體系可更有效為實體經濟服務。

  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

  52. 香港的法治優勢讓內地和國際投資者可以放心在香港進行商業交易和解決商業爭議。為推進香港成為亞太區主要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我們會採取多項措施,包括引進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機構在香港法律樞紐落戶,促進國際法律合作及交流,並爭取國際組織來港舉行決策會議。律政司已成功爭取亞洲—非洲法律協商組織的年會及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第三工作組間會於今年底在香港舉行。

  53. 為協助法律界迎接大灣區對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的需求,律政司會繼續推行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考試,制訂統一的大灣區調解員資格、資歷評審及其他相關標準,以及落實適用於深圳前海的“港資港法港仲裁”,並爭取將措施擴展至深圳其他地方以至整個大灣區。

  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54. 本屆政府推動創科發展的力度可說是史無前例,四年間投放超過1,300億元。目前香港的創科事業生機勃勃,“官產學研”的良性互動亦大幅提升。要保持這良好勢頭,我們銳意建立更完整的創科生態圈,令“再工業化”植根香港,並與深圳以至大灣區的創科發展相輔相成,使創科成為香港新經濟動力,成就《十四五規劃綱要》下的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創科用地/基建

  科學園

  55. 作為香港創科的旗艦機構,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明年將慶祝成立20周年。科學園現有約900家科技企業和初創,涵蓋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環保技術等範疇,亦培育了四間獨角獸。過去三年其租戶╱培育公司成功籌募330億元資金。按估計,科技園公司每投資1元便吸引外間投資13元。

  56. 科學園的擴展工程正全速進行,以便提供更多空間予科技企業及初創。未雨綢繆,我建議政府應馬上研究為科學園擴容。為此,政府會重啟馬料水填海計劃,加上沙田污水處理廠遷入岩洞騰出現址,共提供88公頃新土地。有別於原先建議的住宅用途,我們建議新增土地可主要用作創科發展,強化東部走廊地區以創科為主要經濟功能。藉此機會,我們認同應改善白石角和科學園一帶的公共交通接駁。政府會邀請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公司),研究以現時位處白石角的香港教育大學(教大)運動中心用地為基礎,興建新的東鐵線科學園╱白石角車站,並按教大早前要求重置運動中心到大學本部附近的地點,方便同學使用。政府亦會善用車站用地與毗鄰土地的發展潛力,提供更多房屋及區內居民需要的泊車位、商舖和公共設施。我已指示發展局、運房局和教育局聯同港鐵公司及教大,全力推展有關項目。

  數碼港

  57. 本港創科界另一個標誌性社羣是數碼港。數碼港擁有不少科技企業,並培育了五間獨角獸,涵蓋金融科技、智慧生活及數碼娛樂領域。按估計,數碼港每投資1元便吸引外間投資13元,過去三年其初創企業吸引了超過125億元投資。數碼港第五期工程已經展開,可於四年內增加超過四成總樓面面積。長遠而言,在《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下建議升格為新界北現代服務業中心的洪水橋╱厦村會擴大範圍至流浮山,可考慮在與深圳前海一灣之隔的地方建立規模媲美數碼港的地標性創科設施。

  河套地區

  58. 我們正研究加快位於落馬洲河套地區的港深創科園建造工程。此外,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港科創合作區)的“一區兩園”工作進度良好。長遠而言,在《發展策略》下,港深創科園與落馬洲╱新田一帶地方,將會整合為新田科技城,當中與創科相關的土地估計約有240公頃。新田科技城聯同深圳科創園區組成佔地約540公頃的深港科創合作區,可集港深兩地優勢匯聚海內外人才,勢必成為推動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重要引擎。

  大學科研

  59. 香港雄厚的科研實力,一直備受國家以至國際肯定。我們至今已設有16所國家重點實驗室、6所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及22間中國科學院聯合實驗室;近年更獲得中央政府開放了國家不少科研項目及資助計劃予香港的研發人員。香港作為一個城市,擁有五所全球100強的大學,不少學者專家榮獲國際及國內頂尖科研獎項,可見人才濟濟。

  60. 為鞏固香港在基礎研究的領導地位,我們原則上接納香港大學(港大)和香港中文大學(中大)的建議,為兩所大學提供土地作科研用途,分別於薄扶林為港大預留4公頃現屬“綠化地帶”的土地興建深科技研發大樓,並支持中大在中大醫院附近2.5公頃主要為“政府、機構或社區”的土地設立研究設施和擴充中大醫院,並同時改善現有東鐵大學站的公共運輸交匯處和泊車設施。我們亦會支持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研究把其用作提供自資專上教育的紅磡灣校舍,進行學術和研究發展。

  工業邨

  61. 政府會持續從基建、人才、資金、技術及科研五大方面推動“再工業化”,令我們的產值鏈更為完備及經濟更為多元。位於將軍澳工業邨的先進製造業中心和元朗工業邨的微電子中心將分別於明年中和2023年完工。業界對這兩項設施反應理想,反映不少企業認同高附加值和高技術含量的製造工序和生產線可在香港落戶。有鑑於此,我已邀請科技園公司開始構思興建第二個先進製造業中心。

  推動研發

  62. 香港擁有發展為環球科研合作中心的紮實根基,旗艦項目“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已成功招攬了28所由世界級的大學和科研機構與本地大學合作的研發實驗室。我早前到訪部分實驗室,體會到研發團隊對追求科技突破和嶄新商機的熱忱和努力。我深信這些實驗室和人才會令香港的創科發展更上一層樓,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環球科研合作中心的地位。

  63. 展望未來,《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瞄準生命健康等前沿領域。我認為香港應回應“國家所需”,更好發揮香港在生命健康科技的優勢。香港在這方面的科研根基深厚,擁有多位世界級權威專家,成就廣受尊崇。香港設有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承認的臨床試驗基地,其符合臨床試驗相關標準要求的數據,亦廣泛獲美國及歐盟的有關機構承認。我現建議在河套地區港深創科園內設立“InnoLife Healthtech Hub生命健康創新科研中心”,以“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16所與生命健康相關的實驗室及8所與生命健康相關的國家重點實驗室為基礎,聚焦生命健康領域的科研工作。我知道不少生命健康初創或大型企業看準香港在這方面的優勢和大灣區市場的潛力,有興趣在港發展。新田科技城將可為相關的科研及先進製造業提供土地。

  64. 要大力推動生命健康科技,臨床數據、臨床試驗、藥物註冊等配套不可或缺。我已要求食物及衞生局(食衞局)、醫院管理局(醫管局)和衞生署全面檢視現行做法,作出配合。

  科技投資

  65. 政府的“創科創投基金”以配對形式連同風投基金投資於本地創科初創企業,至今已有11個共同投資伙伴。科技園公司的“科技企業投資基金”及數碼港的“數碼港投資創業基金”已把投資範圍擴大至A輪以後的融資。此外,我們去年從“未來基金”撥出一成款項,成立“香港增長組合”投資組合,策略性投資於“與香港有關連”的項目,創科是其中一個目標行業。政府會透過合適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作為伙伴進行相關投資,豐富現有多種資助計劃來發展創科界別和市場,以協助正在迅速發展的創科企業(包括初創)。科技園公司亦會成立“大灣區創科快線”,全方位培育初創,以及支援企業“引進來、走出去”。我鼓勵更多企業和基金投資者支持香港的創科發展。

  參與國家研發工作

  66. 多年來,本地大學與內地的研究機構透過不同科研計劃已建立緊密合作關係,成果纍纍,例如理大過去積極參與國家的太空探索項目,現時在月球以至火星上的部分儀器便是由理大研發,令香港人感到驕傲。我鼓勵香港科學家繼續參與這些極具意義的協作,貢獻國家。

  鞏固國際航空樞紐地位

  67. 香港憑藉其地理和管理優勢,及大量航空業的人才,多年來建立了廣闊的國際航空網絡,令香港國際機場成為世界首屈一指的航空樞紐。雖然新冠疫情重創全球包括香港的航空業,但我對香港可鞏固和提升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充滿信心。

  68. 興建三跑道系統擴大客量,是加強香港國際機場競爭力的策略投資,亦是我們由“城市機場”蛻變為“機場城市”願景中的重要基建設施。約650公頃的填海工程已大致完成,而長達3 800米的新跑道早前亦已完成鋪設工程,目標於明年啟用第三跑道,而整個三跑道系統項目則預計於2024年完成。香港機場管理局(機管局)亦推展多項提升機場效率和旅客體驗的工程,而多個因應區內跨境電商迅速發展的高端物流項目亦正全速進行。

  69. 去年我在中央和廣東省支持下,在《施政報告》中提出善用港珠澳大橋,加強港珠兩個機場合作,並由機管局以市場化規則入股珠海機場。特區政府在積極跟進入股事宜時,亦希望與廣東省在珠海共同打造一個高端航空產業羣,例如飛機維修工程、飛機零部件代生產和配送,以及飛機工程專業研究等;香港國際航空學院(航空學院)也可為香港、珠海以至大灣區的航空業培育技術專才。

  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70. 《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為香港的文化事業打了支強心針。政府會把握香港中外文化薈萃的獨特創意氛圍,打造香港作為亞洲文化及創意之都的品牌。特區政府會循五大方向落實香港的新文化定位,包括(一)建立世界級的文化設施和多元文化空間;(二)加強與海外藝術文化機構的關係;(三)加強與內地的文化交流合作;(四)善用科技;及(五)培育人才。

  71. 要加強特區的文化領導和有效統籌和推動現在分散在不同政策局的文化及創意產業工作,立法會和社會普遍支持成立專責的文化局。我們會在早前提及的政府重組中認真考慮。此外,海外經濟貿易辦事處(經貿辦)和內地辦事處將在推廣香港文化事業上擔當重要任務。

  發展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

  72. 《十四五規劃綱要》首次提出支持香港建設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特區政府會從多方面推動香港知識產權貿易發展,包括提升知識產權署的實質審查能力,以進一步推廣和發展“原授專利”制度,以及與內地當局研究把《專利合作條約》的適用範圍擴展至包括“原授專利”制度,和把其他主要知識產權國際條約適用於香港。

  73. 特區政府亦會強化知識產權制度,以及加強推廣、教育和對外合作。其中,我們計劃重啟修訂《版權條例》工作,就更新版權制度以配合數碼環境展開公眾諮詢,目標是在下一屆立法會提交修訂《版權條例》的條例草案。

  持續投資基建

  74. 政府會繼續投資基建,提升香港競爭力。因應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我們亦會把基建投資作為刺激經濟逆周期的主要措施。本立法年度財務委員會已批核的基本工程撥款高達破紀錄的2,200億元,我們預計未來數年政府在基本工程開支每年將超過1,000億元。

  75. 發展局會繼續推行“建造業 2.0”,透過“創新”、“專業化”和“年青化”,帶領行業革新,提升建造業的生產力及技術水平,並更廣泛應用創新科技和“組裝合成”建築法, 以縮短建築時間、減少人手和加強地盤安全。我們正積極籌備明年舉辦的“國際建造領導高峰會”,與業界持份者分享經驗,共謀策略,推動建造業革新,提升項目表現。

  支援旅遊業

  76. 旅遊業受疫情重挫,目前仍處於困境;我們除了支援業界外,也要為復蘇作好準備。現屆政府過去四年已按2017年公布的《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推出多項措施及項目,包括成立法定旅遊業監管局;加強推動文化、古蹟、綠色及創意旅遊項目;完成郵輪業發展策略規劃;以及促成不同盛事和會展活動。政府會繼續推行多項措施,以鞏固香港作為“一程多站”示範核心區及國際城市旅遊樞紐的地位。有關工作包括繼續深化與大灣區城市合作,建立大灣區旅遊品牌,並透過不同資助及推廣計劃爭取更多盛事及會展活動在港舉行。

  支持漁農業發展

  77. 我們會繼續為漁農業界引入先進技術及把握機遇,推動可持續發展。我們將更主動協助業界善用“漁業持續發展基金”和“農業持續發展基金”。即將在本年底起分階段完成的古洞南農業園第一期,將有助推進農場管理現代化。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積極推廣智能溫室科技,並透過發展精準及自動化的水耕生產技術,協助業界提升效率及善用生產空間。在漁業方面,現代化的深海網箱養殖是全球海產養殖的趨勢。漁護署會在這方面的發展繼續履行“促成者”的角色。

  維護香港營商環境

  78. 香港是一個自由、開放及多元的經濟體,是世界各地人才、機構及不同規模企業匯聚的大都會。去年,香港的外來直接投資流入金額位處全球第三,僅次於美國及內地。特區政府重視香港的營商環境,一直與本地和駐港外國商會保持溝通,並回應他們的關注。據我們觀察,《香港國安法》頒布實施一段時間後,初期引起的外商關注已大幅減退,目前他們最關心的是跨境人員往來的限制。根據最新年度調查,今年母公司在海外或內地的駐港公司數目和初創企業數目同創新高,分別達9 049家和3 755家,可見縱然受疫情影響,和部分西方媒體對香港情況的偏頗報道,香港的營商環境並無受損。更詳細的情況已載於日前發布題為“優勢獨特、機遇無限”的《香港營商環境報告》,供企業參考。

  加強與內地聯繫

  79. 《十四五規劃綱要》支持香港加強與內地經貿、創科合作。事實上,除了粵港澳大灣區外,特區政府與泛珠三角區域、北京、上海、福建和四川分別建立了合作機制,推動兩地多領域的合作。在中央支持下,我們亦已着手與湖北省成立鄂港高層合作新機制。

  80. 相對於特區政府的海外經貿辦,我們在內地的辦事處除負責推動經貿、促進投資和支援港商外,更包括促進與內地省巿在不同範疇的聯繫交流、推廣香港,以及聯繫在內地學習、就業和居住的港人等。我已要求政制及內地事務局稍後重新檢視內地辦事處的角色及工作成效,並研究是否有需要為它們重新命名,以更好反映其廣泛職能。

  (五)增加房屋及土地供應

  房屋供應

  政策理念

  81. 讓市民安居,是我的房屋政策首要目標。鑑於社會關注,我在今年7月15日的行政長官答問會上,已就房屋及土地議題發言,回顧過去,展望未來。在總結時,我說要較徹底地解決香港市民“住”的問題,我們需要的不是因時制宜的短期“招數”,而是持之以恆供應土地的決心;我們需要的是不會因經濟短期波動或物業價格升跌而動搖政策的勇氣。

  公營房屋供應

  82. 本屆政府展現了這種決心和勇氣。我們在2018年將公私營房屋比例由60:40調整至70:30,進一步加大政策力度興建更多公營房屋;我們持續不斷覓地的努力亦已見成效。在未來十年(即2022-23至2031-32年度),我們已覓得約350公頃土地,可興建約330 000個公營房屋單位,比去年公布的數字略高,足以滿足該十年期預計的301 000個公營房屋單位的需求。運房局會於今年底發表的《長遠房屋策略》2021年周年進度報告中交代詳情。

  83. 公屋輪候時間居高不下,令人憂心;但事實上,本屆政府五年任期內的公營房屋建屋量達96 500個單位,較對上五年增加30 000個。至於未來十年的建屋量,會出現“頭輕尾重”的現象,三十多萬個單位可能只有三分一在首五年落成。我已督促運輸及房屋局局長要竭力壓縮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的建屋程序,爭取盡快建成更多單位。為此,房委會和香港房屋協會(房協)將會更廣泛使用“組裝合成”建築法和其他嶄新建築科技,而房委會亦會在合適的項目採用新的採購模式,引入承建商一併負責設計和建造,一方面可藉此騰出額外資源協助房屋署開展前期設計工作,另一方面可借助承建商的專業知識,進一步優化整個建造工作的流程。此外,秉持我去年承諾會親自督導房屋土地的相關工作,我已要求發展局與運房局就後五年期(即2027-28至2031-32年度)每幅公營房屋土地提交季度報告,如土地交付時間或建屋進度未如理想,我會親自作出指示。

  私營房屋供應

  84. 私營房屋方面,包括鐵路物業發展,我們爭取未來十年準備好約170公頃土地,透過賣地或鐵路物業招標為市場提供可興建約100 000個單位的用地。數字並未計及市區重建局(市建局)項目和其他私人土地發展項目。加上政府決心進一步精簡土地發展的程序,我們有信心私營房屋土地供應可維持穩定。

  重建公共屋邨

  85. 編配公屋給輪候冊上的申請人,除了新建單位外,亦依靠目前每年約8 000個回收的公屋單位。基於公屋資源須公平分配的考慮,我們不能輕言重推“租者置其屋”,把住戶租用的單位變為可承繼或出售的資產,也難以大量重建舊屋邨,把可供分配給輪候冊的單位撥作重置現有租戶。我懇請本會多年來倡議這兩項房屋措施的議員理解。

  86. 房委會一直按既有政策及實際情況,檢視並考慮是否重建個別舊屋邨。有見西環邨及馬頭圍邨有合適的遷置資源,以及原址重建有潛力供應更多單位,我會邀請房委會研究在合適條件下重建這兩個樓齡約六十年的舊屋邨,並在發展局的配合下爭取把周邊土地納入重建地盤,讓這兩幅難得的市區用地可多建公營房屋單位,滿足市民訴求。

  重建大坑西邨

  87. 就討論多年的大坑西邨重建計劃,行政會議近日已批准了由平民屋宇有限公司(平民公司)與市建局合作落實項目,先決條件是平民公司必須妥善安置原有租戶。按平民公司與市建局的構思,重建後的大坑西邨項目可提供超過3 300個單位,較現時增加一倍多,當中包括1 300個供重置現有租戶的單位,以及2 000個由市建局發展的“港人首次置業”單位。

  增建過渡性房屋

  88. 為紓緩未能“上樓”家庭的境況,本屆政府突破思維,推出過渡性房屋。過渡性房屋需要民商官三方合作,負責籌備和營運的非政府機構提供適切居所的同時,亦引進鄰里互助、支援就業的措施,是建立社會資本的一個好例子。運房局已覓得足夠土地提供原先承諾目標的15 000個單位,近日再獲得私人土地擁有人表示有意參加計劃,我現建議再額外提供5 000個單位,令整體供應在未來幾年可增至20 000個,並將相關資助計劃的資助額增至116億元。此外,在現金津貼試行計劃下,截至8月底,我們已向約30 000個合資格的一般公屋申請住戶派發津貼,佔已接獲的合資格申請約五成。若獲立法會通過,“劏房”租務管制條例會於明年1月生效,為“劏房”租客提供合理及有效保障。

  土地供應

  政府主導 多管齊下

  89. 在多管齊下的土地供應策略下,我們同步推進多個新界新發展區項目以及東涌東填海工程。有意見指政府迴避棕地,也不願意觸碰新界土地利益,但事實是超過一半的棕地已納入多個發展項目內,而過去兩年政府引用《收回土地條例》已收回90公頃新界土地作發展,遠較之前五年的20公頃為多。預計政府未來幾年收回的土地將高達700公頃。同樣是整合和發展新界土地的還有“土地共享先導計劃”,透過善用私營界別的規劃力量,釋放新界私人土地的發展潛力,供以公營房屋為主的發展。發展局正處理的三宗申請,涉及23公頃私人土地和擬議的17 850個單位,七成是公營房屋。地盡其用是我們堅守的原則,以三個位於茶果嶺、牛池灣和竹園聯合村的市區寮屋重建項目為例,在房協和相關部門的努力下,公營房屋單位數量由原先的6 300個大幅增至8 700個,由2029年起陸續入伙。

  90. 為確保十年後有持續土地供應,我們積極推進交椅洲人工島填海工程和新界北多個發展區的相關研究。在近岸填海方面,發展局會審視涉及約220公頃的龍鼓灘填海和約220公頃的屯門西地區規劃,目標是在明年上半年爭取立法會撥款啟動這項開拓土地的規劃及工程研究,檢視不同的發展選項,以敲定未來路向。政府亦會重啟馬料水填海計劃,主要提供創科用地。此外,透過多項搬遷政府設施往岩洞的項目,預計由2027年起將陸續騰出超過40公頃土地作房屋和其他有利民生用途。

  91. 視乎項目的研究結果及假設住用地積比率為4至6.5,持續推進的大型項目及策劃中的項目可望於中、長期提供約400 000至500 000個公、私營房屋單位。加上在《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可供興建165 000至186 000個房屋單位的新開拓土地,2031-32年後的下一個十至十五年的供應可高達565 000至686 000個。

  92. 究竟香港欠缺多少土地,是一個不能迴避的問題,因為這個估計將主導香港的空間發展策略。發展局局長稍後將發表《香港2030+》的最終報告。更新了的研究適當反映了國家多項戰略性規劃為香港帶來的機遇、未來經濟及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及市民對居住環境的期望。最終的估算顯示,香港由2019至2048年的土地短缺約為3 000公頃。透過成功推動各項新發展區及填海項目,以及推展北部都會區,我們有信心會在中長期找到所欠缺的土地。

  93. 與此同時,我們會採取以下措施,加快土地供應:

  (i)進一步檢視“綠化地帶”:目前陸續進行改劃的210幅土地中,約三成涉及“綠化地帶”,但只佔香港約16 000公頃“綠化地帶”的2%。由於不少“綠化地帶”的生態價值較郊野公園低,可進一步檢視“綠化地帶”的發展潛力。規劃署將有系統地進行新一輪“綠化地帶”檢討,集中檢視坡道較高和距離已建設地區較遠的用地,預計明年中完成篩選並隨即展開技術研究。至於濕地和濕地緩衝區的發展事宜則會在《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中處理;

  (ii)釋放新界祖堂地:儘管沒有正式數字,但新界有不少祖堂地可供發展。在《施政報告》諮詢會上,我收到不少意見表示應修訂《新界條例》放寬出售祖堂地限制,並提供合理機制處理司理出缺問題。我同意可考慮修訂《新界條例》,在尊重祖堂傳統和保障祖堂成員合理權益的前提下,務實地處理目前祖堂地難以發展的困局。民政事務局局長將與新界鄉議局成立工作小組,聯同發展局和其他部門,在一年內完成檢討並制訂具體修訂建議;

  (iii)延伸補地價標準化至新界土地:由於市場和業界對以“標準金額”為工廈重建補地價的先導計劃反應正面,至今已有四個重建項目接受以“標準金額”計算的補地價金額。發展局會把“標準金額”補價模式擴展至新發展區“加強版傳統新市鎮發展模式”下的原址換地申請。發展局和地政總署會制訂計劃詳情,目標是明年首季推出;及

  (iv)現有的兩項活化工廈措施,包括放寬舊工廈重建地積比率及免收整幢改裝的地契豁免書費用,將會一併延長至2024年10月。至於“土地共享先導計劃”,我們鼓勵有意者於2023年5月截止申請前盡快提出申請。

  精簡程序 與時並進

  94. 土地由開發到可供建屋涉及多項法定和行政程序,包括技術研究、城規許可、工程詳細設計、工程刊憲、處理公眾反對、爭取撥款、收地、安置及補償,以至土地平整和鋪設基建等。上述各個工序有其必要性,不應輕言廢棄。但為了加快土地和房屋供應,發展局正領導相關部門,致力壓縮土地開發流程;我已要求發展局更徹底、更全面檢視現行城規、環境影響評估、收地和道路工程的相關法定程序以及行政安排,計劃明年上半年向立法會和其他持份者提出建議和聽取意見,並爭取於年內提出條例修訂草案。環境局亦會精簡及優化新自然保育政策下公私營界別合作的安排,兼顧發展和保育。

  (六)建設宜居城市

  城市願景

  95. 我在擔任發展局局長五年期間,與同事創建了優質城市願景,並不斷實踐。我們通過“保育中環”、“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起動九龍東”等創新政策,採用地區營造手法推動城市建設、市區更新、文物保育、海濱美化、園景綠化等,並取得一定成效。雖然目前香港面對房屋土地不足、道路擠塞、樓宇老化等問題,但這些挑戰都不應阻礙我們為市民建設優質生活環境的決心。此外,香港必須坐言起行,努力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所帶來的極端天氣危機。

  邁向2050年前碳中和

  96. 二氧化碳是氣候變化的主兇,國家和全球不少地方都已承諾減碳的時間表和路線圖,香港也不例外。我在去年《施政報告》中宣布,香港將力爭在2050年前達致碳中和。我親自主持氣候變化及碳中和督導委員會,制訂整體策略和監督各行動協作。環境局局長即將公布的《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會定下更進取的減碳排放策略和措施,以邁向碳中和,並加強減碳中期目標,力爭在2035年前把香港的碳排放量從2005年的水平減半。為了監督行動有效執行,環境局將成立新的氣候變化與碳中和辦公室,加強統籌和推動深度減碳工作,並會成立專責的諮詢委員會提供意見,以及推動主要持份者包括青年人積極參與。

  97. 本港約三分之二的溫室氣體排放源於發電,其次是運輸界別和廢棄物,分別佔18%和7%。我們的減碳工作必須針對這三方面,並以“淨零發電”、運輸界別零碳排放和廢物處理達致碳中和為最終目標。

  98. 要做到2050年前“淨零發電”,首要改變本地電廠的燃料組合。我們的中期目標是2035年或之前停用煤作日常發電。這目標並非遙不可及,因為目前發電燃料組合中,煤所佔比例已減至少於四分之一。電力公司須繼續逐步淘汰燃煤發電機組,並以天然氣及可再生能源等取代燃煤發電。政府會盡力克服香港地理環境限制,大力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透過促進本地項目、區域合作和共同投資等,爭取提升可再生能源在發電燃料中所佔比例。

  99. 另一“淨零發電”策略是減少能源需求。現時香港九成的電力用於建築物,推廣綠色建築、提高建築物能源效益和加強實行低碳生活能降低用電和發電需求,並減低市民因轉用更多清潔能源發電的財政負擔。我們的目標是在2050年或之前,商業樓宇用電量較2015年減少三至四成,以及住宅樓宇用電量減少兩至三成。我們希望在2035年或之前能達到以上目標的一半。

  100. 發展綠色運輸是實現運輸界別零碳排放的必要條件,同時改善空氣質素。政府今年初公布的《香港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提出多項措施,包括在2035年或之前停止新登記燃油及混合動力私家車及安裝充電設施的策略和目標。政府會積極推動各種電動及其他新能源公共交通工具和商用車的發展,包括與專營巴士公司合作試行以氫燃料電池驅動的巴士,以期在2025年確立更具體使用新能源交通工具的未來路向和時間表。

  101. 至於廢棄物相關的碳排放,我們會按政府今年初公布的《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加快步伐推動全民減廢、發展轉廢為能設施,以及支持循環經濟發展。

  102. 氣候變化是挑戰也是機遇。未來十五至二十年,政府將投放約2,400億元,推行各項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措施。私營界別亦需要投入大量資源以實現低碳轉型。綠色經濟轉型是大勢所趨。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擁有龐大的金融市場和完善的國際級監管架構,匯聚全球領先的金融和專業機構、綠色評估認證機構以及國際投資者,有條件和優勢發展成區內的綠色金融樞紐,成為綠色企業和項目首選的融資平台,在應對氣候變化上扮演重要角色。

  減廢及資源回收

  103. 立法會於今年8月通過都市固體廢物收費的條例,是香港減廢工作的重要里程碑。我們會開展落實垃圾收費的籌備工作,包括加強對社區資源回收的支援,增加社區回收網絡的回收點及提高服務實益,並善用智能技術。政府先後推出廚餘及廢塑膠的中央回收先導計劃,初見成效。我們即將擴大此兩項先導計劃以覆蓋更多地區及服務對象。配合上游的回收物收集工作,我們會進一步推動建設下游的轉廢為能、轉廢為材設施,逐步擺脫對堆填區的依賴。此外,為產生更大的協同效益,我已要求環境保護署接手食物環境衞生署管理的垃圾收集站和家居垃圾收集服務,把廢物的收集、回收、運送、處理一條龍結合。

  市區更新

  104. 目前的市區更新策略是重建和復修並行,除由市建局或發展商收購拆卸舊樓和進行重建外,本屆政府先後撥出合共超過190億元,資助舊樓業主保養和維修其物業。但面對樓宇急速老化,樓齡達五十年或以上的私人樓宇在過去十年由3 900幢急增至8 600幢,加上全港5 000多幢“三無大廈”日久失修的問題,我們須採取更有效的政策手段,加快重建更新步伐。

  105. 我們會從多方面入手。第一,按剛完成的“油旺地區規劃研究”,市建局會在油麻地和旺角,以創新、地區為本方式加快市區更新,包括在合適重建項目試行轉移地積比、街道整合等規劃手段。這些措施亦會適用於私人主導的重建項目,並在合適情況下在其他地區採用。第二,我會邀請市建局在荃灣和深水埗舊區開展同樣的地區規劃研究,以確定更新這兩個舊區的方案。第三,研究降低《土地(為重新發展而強制售賣)條例》下的強拍門檻,以加快舊樓重建。在過程中,發展局會充分考慮小業主利益、樓宇狀況等因素,並聽取持份者意見。

  “躍動港島南”

  106. 我在去年的《施政報告》提出“躍動港島南”計劃,發展局已於今年2月成立躍動港島南辦事處,並擬備了首份概念總綱計劃,就如何美化、活化和綠化黃竹坑、香港仔及鴨脷洲地區,聽取地區意見。同時,我們在區內推展多個小型工程項目改善行人連繫及海濱地帶,以增添地區活力,當中包括連接港鐵黃竹坑站和香港仔郊野公園的“綠色連線”,將於明年展開工程。

  107. 繼海洋公園的水上樂園正式開幕後,政府和海洋公園公司正積極落實海洋公園的未來策略,包括為園區物色發展合作伙伴展開招標程序,以及於明年就深水灣及大樹灣碼頭項目展開技術性研究,並正探討在碼頭項目落成前提供臨時登岸設施的可行性,善用水體和水上交通將園區與其他地方更好連接起來。

  108. 此外,政府正進行公開招標邀請私營機構在已復修的石澳石礦場設計、建造和營運一個供市民大眾享用的水上運動中心,當中包括為香港體育學院(體院)提供專屬滑浪風帆精英運動的訓練設施,預計明年首季批出合約,讓水上運動中心約於五年內全面投入運作。另一方面,我們正研究重建及整合黃竹坑現有運動場、體育中心、遊樂場及游泳池設施的技術可行性,以“一地多用”模式善用現有土地和為市民提供更好服務。我們並會於明年展開擴建香港仔避風塘的勘查及設計研究,以增加船隻停泊區。

  優化海濱

  109. 政府一直致力優化維港兩岸海濱,通過和海濱事務委員會的共同努力,由去年10月到本年底,我們將一共開放15處海濱場地,把維港海濱進一步延長至25公里;試行的“海濱共享空間”管理模式亦深受大眾歡迎。我們會繼續把開放式管理推展到更多海濱用地,讓市民可在共融環境下無拘無束地享受海濱空間。此外,我們會於維港海濱首次引入完全無欄杆的梯級式沿岸設計,讓遊人可臨海而坐,無阻隔地欣賞維港景致。

  110. 不少市民對維港有特別的感情,加上近幾年政府的努力,維港兩岸海濱已成為非常受市民歡迎的公共空間。近日有意見認為應修訂《保護海港條例》。我不反對檢視這條實施了超過二十年的法例,但認為任何修訂條例的目的應該是為了提升海濱暢達性和增加公共空間,而非為了填海造地供賣地或房屋發展。發展局局長稍後會展開有關討論。

  單車徑

  111. 近年騎單車成為熱門戶外活動。政府分別在去年9月和今年7月開放的屯門至馬鞍山段60公里單車徑及荃灣海濱段兩公里單車徑,深受市民歡迎。我們會繼續推展餘下約20公里由屯門至荃灣的單車徑,以貫通新界東西的單車徑網絡。市區方面,啟德發展區全長13公里的行人及單車共融通道會分階段於2023年起落成。

  智慧城市

  112. 5G服務於去年推出後發展迅速,現時網絡覆蓋率已逾九成,核心商業區的覆蓋率更達99%。有國際市場調查機構本年發表的報告指出,香港的5G覆蓋範圍和穩定性分別排行全球第一及第二,為各種商業服務和智慧城市應用方案提供極大潛力。政府會多方位推動5G發展,包括推出更多5G頻譜於本月底拍賣,在速度、容量和覆蓋等方面滿足各種5G服務需要。我們會通過“鼓勵及早使用5G技術資助計劃”,資助更多行業採納5G創新應用,包括遙距醫療、遙距維修支援、實時工地安全監測等,提升效率和生產力。

  113. “智慧出行”是推動智慧城市的另一個重點。運輸署將於明年底開始逐步在政府收費隧道及青沙管制區實施不停車繳費,既便利駕駛人士,亦可改善隧道交通。七個自動泊車系統項目當中,位於荃灣及大埔的項目將分別於今明兩年投入服務。為推動自動駕駛車輛,運房局會向下一屆立法會提交條例草案以設立新的規管框架,令業界能更廣泛和靈活地進行測試和應用。今年3月推出的“智慧交通基金”資助便利駕駛者出行、提升運輸效率,以及改善駕駛安全的項目。

  體育發展

  精英體育

  114. 中國香港代表隊在東京奧運會表現卓越,取得香港有史以來最好的成績,全港市民都引以為傲。而香港運動員在殘疾人奧運會的賽事中亦是全力以赴,成績有目共睹,令人鼓舞。香港運動員的成功並非偶然,除了他們自身的努力和各方的支持外,政府的政策導向和資源投入也是不可或缺。

  115. 為進一步支持精英體育發展,我早前已公布會加快興建體院的新設施大樓,在立法會的撥款配合下,可爭取在2024年中完成工程;政府亦會與“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共同斥資設立3億元的特別資助計劃,透過運動科學及運動醫學研究提升運動員在國際賽事中的競爭力。

  116. 此外,政府會繼續為退役運動員(包括殘疾運動員)提供支援。在2018年推出的“退役運動員轉型計劃”,在本年度就有超過70名退役運動員參加,並受聘於合資格學校和體育機構,以協助推廣體育和發掘具潛質運動員。我們將增撥資源擴展計劃,目標是在五年內將參與計劃的退役運動員人數增加一倍,為運動員退役後提供更多轉型機會。

  專業化和產業化

  117. 我們會研究進一步推展本港體育事業,在精英化、盛事化和普及化以外,向更專業化和產業化的方向發展。隨着啟德體育園在2023年落成,以及大灣區的發展機遇,將可締造更多體育相關的多元發展,為青年人以至為退役運動員提供就業和發展機會。由民政事務局局長主持的工作小組,會與商界和體育界共同探討如何進一步支持香港體育產業發展,稍後向我提交報告。

  承辦2025年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

  118. 我感謝中央政府的信任和支持,讓香港能夠與廣東及澳門共同承辦2025年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我們會全力以赴,與中央有關部委、廣東省及澳門特區政府緊密合作,籌備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全國運動會。

  文化新地標

  119. 《十四五規劃綱要》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令香港文化界大為振奮,加上西九文化區的旗艦項目,即M+博物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及演藝綜合劇場,以及屬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東九文化中心和也可作文化演出的啟德體育園在未來數年一一落成,這些文化新地標聯同我較早前提出支持文化發展的五大政策方向,香港成為文化大都會的願景指日可待,肯定會為市民和訪港遊客帶來獨特的中西文化薈萃的體驗和豐盛文化之旅。

  (七)持續改善民生

  福利開支增長

  120. 本屆政府對建立關愛社會,照顧弱勢社羣的承擔,可見於資源的投入。用於社會福利的經常開支由2017-18年度的653億元,大幅上升至2021-22年度的1,057億元,四年間增幅達62%,且成為開支最龐大的政策範疇,佔約兩成。鑑於經濟前景充滿變數和嚴重的財政赤字,未來一年政府會集中推行已規劃的政策措施,並不時檢視成效,確保能惠澤有需要的巿民。

  貧窮問題

  121. 香港的貧富懸殊是大眾關心的議題。政府的責任是透過收入再分配,提供社會安全網,照顧有需要人士。去年底公布的2019年貧窮人口數字,計及所有現金和公屋福利後,成功把貧窮人口大幅由政策介入前的149萬減至64萬,可見安全網能有效發揮再分配功能,為不少基層市民提供實質援助,讓他們脫離貧困。

  122. 以只計算收入,不計算資產的相對貧窮概念和方法為香港制訂貧窮線,是由我以政務司司長身分擔任扶貧委員會主席時所倡導的,目的是借助定期的數據搜集和分析,監察情況,並精準扶貧。過去分析顯示長者和在職貧窮住戶這兩個羣組需要特別關注,而公屋是最有效的減貧措施。因此,有人認為香港的貧窮問題其實也是房屋問題;本屆政府除了加快興建公屋外,過去幾年大幅改善現金福利。第一,推出高額長者生活津貼(長生津),讓約57萬名長者,包括部分擁有自住物業或與有收入家人同住的長者,每月領取3,815元的高額津貼。第二,優化在職家庭津貼(職津)計劃,大幅增加金額和放寬申請資格,讓收入不超過22,400元而育有兩名兒童的四人住戶每月領取最多4,200元津貼。第三,落實一系列改善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措施,包括大幅增加租金津貼及放寬多項特別津貼資格等。這三項和其他改善措施令現金福利總經常開支增至2021-22年度的674億元,較2017-18年度高出56%。

  123. 政府未來的扶貧策略主要會有四方面。第一,我們繼續以綜援、長生津等現金福利協助有需要長者脫貧,我們會在明年下半年合併普通及高額長生津,劃一採用普通津貼較寬鬆的資產上限,而合資格申請人將領取高額津貼。第二,我們會繼續發展經濟,提供培訓和再培訓,鼓勵就業,並以職津為較低收入的在職住戶,特別是育有兒童的住戶,提供財政支援。第三,我們會全力加快興建公屋,增建過渡性房屋和為輪候超過三年的合資格公屋申請住戶提供現金津貼。第四,在共同承擔的原則下,我們會加強強積金的退休保障功能。首要工作是在下一個立法年度修例落實取消“對沖”。我們亦會透過全力推行“積金易”平台以減低強積金的管理成本,並落實為低收入僱員代供強積金。此外,我們會進一步探討如何更好鼓勵市民將強積金一筆過資產轉化成退休後定期可領取的年金,為長者提供穩定收入。

  安老和康復服務

  124. 除了現金福利外,本屆政府亦大幅把安老服務的經常開支增加了85%,康復服務的開支增長亦有66%。儘管如此,由於人口高齡化,資助院舍服務需求遠超供應,我們必須按照多管齊下的策略增加院舍服務在短、中、長期的供應,包括增加向私營院舍買位、在合適的賣地項目加入條款要求私人發展商興建指定福利設施、在政府用地發展福利設施,以及在未來合適的公營房屋項目預留等同約5%總住用樓面面積的處所作福利用途。

  125. 同時,我們會繼續增加日間護理和居家照顧服務,讓長者和殘疾人士可以居家安老和與家人同住。為便利長者在內地養老,政府會研究把“廣東院舍住宿照顧服務計劃”擴展至其他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符合資格的安老院,以及放寬長生津和高齡津貼須連續居港一年的申請規定。

  愛護兒童

  126. 我們已相繼落實多項加強幼兒照顧服務的措施,包括將資助幼兒服務規劃標準納入《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增加幼兒服務名額、推出“幼兒中心家長津貼”,以及恆常化“課餘託管收費減免計劃”的改善措施。來年的兒童工作有兩個重點。第一,為讓虐兒悲劇不再發生,我們必須立即採取行動。經早前諮詢持份者後,我們正擬訂立法建議,建立強制舉報虐兒個案的機制,同時加強有關專業工作者識別虐兒的培訓,目標是盡快將法例提交予新一屆立法會審議。第二,我們會將“到校學前康復服務”的名額由今年的9 000個,進一步在2022/23學年增至10 000個。隨着服務名額逐步增加,“零輪候”的政策目標指日可待。

  婦女事務

  127. 本屆政府除落實多項推動婦女發展的措施,包括將法定產假增至14星期、加強幼兒照顧服務、在政府處所內設置更多育嬰間並修例將歧視和騷擾餵哺母乳定為違法行為外,我亦欣喜任內致力推動女性參與公共事務的努力漸見成效。女性參與諮詢及法定組織的比率已於今年6月達到早年所訂的35%目標。

  加強支援少數族裔人士

  128. 政府致力為香港的多元文化族羣構建公平關愛的社會。本屆政府已落實約30項涉及教育、就業支援、醫療健康、社會福利及共融的措施,加強支援少數族裔。下一步工作是政府以身作則,為少數族裔人士多提供受聘機會。

  勞工福利

  129. 本屆政府竭力回應勞工界多年的訴求,分別把法定產假增至14星期,並由政府補貼額外4星期的產假薪酬;把法定假日由明年起逐步增至17天,與公眾假期看齊;以及果斷地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我們將於下一個立法年度向立法會提交取消“對沖”的條例草案。我們亦非常重視職業安全與健康,現正準備修例提高罰則,並於明年推出“工傷僱員復康先導計劃”,協助工傷僱員盡早康復並重投工作。

  公營醫療系統

  130. 在過去二十一個月的抗疫工作中,所有確診的市民和人士都能在醫院獲得適切治療。這成績殊不簡單,顯示本港醫療系統的高效專業和快速應變能力。然而,我們的醫療制度仍有不足之處,須在多個範疇作出改善,以應對人口老化對醫療服務帶來的挑戰,其中大力發展基層醫療和推動醫社合作是刻不容緩。

  131. 我早在2017年的《施政報告》已提倡設立嶄新運作模式的地區康健中心,提倡基層醫療以減輕醫管局的壓力。經過數年努力,政府於葵青、深水埗、黃大仙、屯門、南區及元朗設立或即將設立地區康健中心。我們亦已於另外11區設立地區康健站。同時間,食衞局已着手全面檢討基層醫療健康服務及管治架構等方面的規劃,以期為香港基層醫療健康服務制訂可持續發展藍圖,其中加大醫社合作將是重要的一環。

  公共衞生策略

  132. 新冠疫情為全球公共衞生當局帶來極大挑戰,香港也不例外。我們會就過去二十一個月的抗疫經驗作階段性總結,並考慮加強衞生署在制訂和實施公共衞生策略、監管和促進醫療科技及藥物研發等方面的核心功能,以提升該部門在應對未來社會和公共衞生發展的能力。

  醫療人手

  133. 政府一直採取多管齊下的措施增加醫療人手,包括持續增加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資助院校及自資院校的本地醫療培訓學額,以及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療人員,以支援各項醫療服務發展。

  134. 香港醫療系統素以優質和安全見稱。然而,一如其他先進經濟體,本港的醫療系統面對不少挑戰,包括人口老化、與生活模式相關的疾病與日俱增,以及公眾對醫療服務的期望不斷提高等。要應對種種挑戰,充足的醫護人手不可或缺。除了增加本地醫護人員的培訓學額外,立法會已完成審議相關的修訂條例草案,讓合資格的非本地培訓醫生在香港執業,從而增加本港整體的醫生人手。

  135. 另一方面,我們亦需要強化其他醫療專業在本港醫療體系(特別是在基層醫療方面)的角色。食衞局會與各個醫療專業的法定管理局及委員會跟進2017年發表的《醫療人力規劃和專業發展策略檢討》的多項建議,包括修改法例容許免醫生轉介而讓市民選擇直接接受醫療專業服務(如物理治療、職業治療),避免延誤治療。此外,為確保醫療人員的專業水準,我們會向條例下的輔助醫療專業人員,以及護士、牙科醫生,以立法方式推展強制性持續專業進修及╱或持續專業發展。食衞局亦會因應現正推行而屬自願性質的“認可醫療專業註冊先導計劃”的經驗,探討為尚未有法定註冊制度的專職醫療人員,如臨床心理學家、言語治療師、營養師等,引入法定註冊制度,保障市民大眾的利益。

  中醫藥

  136. 政府已確立中醫藥在本港醫療發展的定位,興建中醫醫院及政府中藥檢測中心、提供政府資助門診服務及中西醫協作治療住院服務,以及成立“中醫藥發展基金”等。為促進中醫業界長遠發展,政府會探討賦權中醫師指示病人接受診斷成像檢測(例如X光)及化驗檢查。

  (八)培育人才及青年發展

  優質教育

  教育願景

  137. 人才是香港向前發展的要素,而教育是培育人才的關鍵。我在任內積極實踐我的教育願景——培育青年人成為有質素的新一代,具國家觀念、香港情懷和國際視野,對社會有承擔,並履行競選時的承諾,為教育投入額外資源。但從少數學生被誤導和激化參加違法行為,甚至參與組織極端的政治活動,我們更須關心下一代的國家觀念、價值觀和公民責任心。

  加強政府角色

  138. 青年興則國家興,對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政府在教育的角色不只是提供資源,更是教育政策制訂者、推行者及監管者。為提升教育質素,我一直重視教育持份者的意見,並要求教育局須深入研究八個教育範疇,提出完善制度的建議。我樂見教育局正聯同辦學團體、學校和相關機構落實建議,但與此同時,局方須以學生福祉為依歸,有效監察及跟進涉及學校管理和老師操守問題,為香港教育正本清源。

  幼兒教育

  139. 本屆政府為幼兒教育投入大量資源,目的是讓所有兒童,不論家庭背景,均可享有易於負擔、優質的幼稚園教育。現時多達九成參加“幼稚園教育計劃”的半日制幼稚園是免費的。我們會進一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加強照顧有不同需要的學童、強化質素保證架構、推廣家長教育等,以提升教育質素。

  家庭教育

  140. 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家庭。無論我們的上一代是否接受過高深教育,他們傳遞給子女的都是母慈子孝、兄弟相親、睦鄰友好、遵守紀律的價值觀。我認為家庭的教育功能是文明社會的重要元素,而家長對子女的影響是別人不可替代的。教育局將繼續支持各項加強家校合作和推廣家長教育的工作。

  基礎教育

  141. 在基礎教育方面,為更好照顧學生的學習和成長,絕大部分公營小學已實施小班教學;並於公營中小學改善教師與班級比例和增加非教學人手,讓教師專注教學。從2019/20學年開始一次過把公營中小學教師職位全面學位化,更是本屆政府對教師展示最大的誠意和支持。我期盼教師團隊履行春風化雨、作育英才的使命,並按社會發展和對人才的需求,裝備自己,在基礎教育上為學生打好學習的根基,包括語文及閱讀能力、創新思維和對科學的興趣。

  多元進階路徑

  142. 為學生提供多元靈活的進階路徑,豐富學生的學習機會,我們已完成學校課程檢討,並由本學年中四級起在高中四個核心科目實施優化措施。此外,我們將檢討毅進文憑課程資助計劃,以繼續為中六離校生和成年學員提供另一學習途徑,從而取得就業和進修所需的正式學歷。在職業專才教育方面,我們會持續推廣應用學習為有價值的高中選修科目,發展更多元化且與時並進課程,實踐與理論並重,照顧學生不同興趣,並為他們的升學就業開拓更多出路。

  專上教育

  143. 本屆政府推出多項措施,確保今日所有在香港中學文憑考試考獲“3322”成績並有意繼續升學的學生,都會接受到資助學士學位教育。事實上,香港的專上教育是我們的優勢,不但可培育本地人才,也可為大灣區打造人才高地出一分力。

  144. 我在今年7、8月期間分別到訪八所教資會資助大學,了解他們最新發展和動向。我樂見本屆政府投放在大學研究的資源正發揮十分積極的作用,並取得令人鼓舞的成果。例如教資會早前公布的2020年研究評審工作結果,由海外和本地學術界翹楚評審了橫跨13個範疇、41個學科約16 000個研究項目等,其中有25%獲評為“世界領先”水平,另45%獲評為“國際卓越”水平。為期三年的“研究配對補助金計劃”原定明年7月結束,我建議把計劃延長兩年,讓工商界能繼續善用計劃支持高等教育界的研究工作。

  特殊教育

  145. 我們致力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本屆政府投放在融合教育的經常開支倍增至每年約36億元,而在特殊教育的經常開支亦由每年約25億元增加至每年約35億元。這撥款尚未計及屬勞福局有關為學前兒童提供的“到校學前康復服務”。

  非華語學生

  146. 為鼓勵非華語家長安排他們的子女入讀本地幼稚園,由2017/18學年起,教育局為參加“幼稚園教育計劃”並錄取了非華語學生的幼稚園提供額外資助。但更重要的是評估成效並作出適當的調整,使語言不會再成為非華語人士融入香港社會和進入職場的障礙。

  國民教育與價值觀教育

  147. “三歲定八十”,特別是個人品格、國民身分認同的教育必須從小朋友做起。教育應協助學生從小就正確認識國家歷史、中華文化和人民生活,包括香港特區的憲制秩序。我和教育界不少前輩都對特區政府自2018/19學年把中國歷史科列為初中獨立必修科並對課程進行修潤,以及本學年取代通識教育科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寄予厚望。同樣地,教育局會負起監察功能。

  148. 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部分。為建立學生正面價值觀和態度,教育局近年透過“優質教育基金”設立撥款計劃,支援學校推展價值觀教育,幫助學生積極面對逆境,建立正向思維。針對網絡假資訊的不良影響,我們加強培養師生媒體和資訊素養,並善用“優質教育基金”支援學校推動媒體和資訊素養教育、教導學生辨別資訊真偽、建立慎思明辨的能力、鞏固價值觀教育。

  吸引人才

  建立人才庫

  149. 香港正面對人口急速老化及生育率持續下降的挑戰,人力資源供應面臨樽頸。香港作為一個細小經濟體,難以單憑培育本地人才便能滿足經濟發展需求,我們需要更進取地吸納更多非本地人才,豐富香港的人才庫,推動高端經濟發展和抓緊《十四五規劃綱要》和大灣區的發展機遇。

  “優秀人才入境計劃”

  150. 政府在去年宣布將“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優才計劃”)的年度配額倍增至2 000個,以擴充香港人才庫。措施成效顯著,去年已有超過1 700名來自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優才獲發配額。我決定進一步將“優才計劃”的年度配額倍增至4 000個,以吸引世界各地優才來港工作。

  人才清單

  151. 政府2018年公布首份香港人才清單。我們剛完成檢討,決定新增“資產管理合規專才”及“環境、社會及管治相關財經專才”專業,並擴闊部分原有專業的領域,涵蓋“醫療及健康護理科學”、“微電子”、“集成電路設計”和“藝術科技”專才,以及優化法律及爭議解決專才的要求,以配合香港未來重點發展金融、創科、文化藝術和爭議解決服務的政策方向。此外,我們會透過海外經貿辦和內地辦事處的網絡,協助相關政策局吸引人才來港工作。

  金融服務人才

  152. 香港作為與內地資本市場互聯互通的國際金融中心,需大量金融服務業人員。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會與教育局和勞福局研究,為金融科技行業在資歷架構下建立專業資歷基準,讓僱主及從業員有更清晰及認可的專業發展階梯,並同時把更多金融相關課程納入“持續進修基金”可獲發還款項課程,吸引更多人才投身這行業。

  法律人才

  153. 為吸引及留住頂尖法律人才,律政司將推出一系列措施,包括放寬解決國際商業糾紛的資歷要求、釐清業務交易律師相關證明文件要求等。另外,律政司會恆常化自去年6月推出的先導計劃,為短期來港參與仲裁程序的合資格非香港居民以訪客身分入境,無須事先取得工作簽證,鞏固香港作為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的地位。

  知識產權人才

  154. 提升私營企業知識產權人力資源是建設香港成為知識產權貿易中心的關鍵。知識產權署會優化和舉辦更多知識產權管理人員計劃培訓課程,以協助中小企建立知識產權保護、管理和商品化的人力資源。

  研究人才

  155. 近年為壯大創科人才庫,政府是不遺餘力。其中,我在去年《施政報告》提出的“傑出創科學人計劃”就非常成功,第一批獲聘用超過40名來自八個經濟體的傑出學人及其研發團隊已陸續來港。我們會繼續推行此計劃,以引進更多知名創科學者及其團隊來港,讓本地大學在創科研發活動更上一層樓。

  156. 為鼓勵教資會資助大學靈活調配資源以培育更多研究人才支持其研究活動,教資會資助的研究院研究課程學生超收上限將由七成進一步放寬至十成。此外,我們已邀請教資會評估資助研究院研究課程學額的供求情況,並考慮增加資助學額的可行性。

  航空人才

  157. 航空學院於2016年成立,致力培訓香港及區內空運管理人才。航空學院不但積極與本地教育及職業訓練學院和國際民航組織等合作推出課程,還與法國國立民用航空學院合辦航空運輸管理高等碩士課程,成功吸引來自香港和“一帶一路”沿線多國派員就學,國家教育部更已批准內地業界高級管理人員從明年起可報名修讀相關課程。

  藝術文化人才

  158. 人才是締造優秀藝術文化的靈魂,我們會更着重培育不同藝術及創意領域的人才,例如藝術行政、藝術科技和劇本創作。在粵劇方面,我們會訓練年輕人才,支援粵劇從業員的持續專業發展。在電影業方面,我們會透過“電影發展基金”培育新晉導演和編劇人才。

  促進大灣區內人才流動

  159. 為推進大灣區雙向人才流動,以及積極回應國際商會對便利非中國籍港人前往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期盼,我已向中央提出具體建議。我獲悉相關部委將積極考慮促進粵港兩地人才流動,特別是便利居港的外籍人士前往大灣區內地城市進行商務、科研、交流訪問等活動的有關安排,並為此同意於本年底與特區政府進行工作會商,這將有助提升吸引外商和海外人才落戶香港。

  與青年同行

  160. 過去兩年,香港面對嚴峻挑戰,促使我們反思青年工作的定位和重點。一方面,我們應建立更有效的渠道,聆聽不同背景青年人的心聲,務求更適切地滿足他們對學業、事業、房屋、向上流動、發展潛能等不同範疇的需求。另一方面,我們更須注重培育青年正向思維的工作,讓他們建立正面的價值觀,成為有擔當、有理想,願意為國家、為香港未來奮鬥的新一代。就此,我邀請青年發展委員會研究豐富現有計劃並推出全新資助措施。今年的《施政報告》諮詢會,我特別安排三場與學生和青年的會面,直接聆聽他們的心聲,我期盼在《施政報告》公布後有更多交流機會。

  161. 中央同樣關心香港青年,《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須“便利港澳青年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就學就業創業,打造粵港澳青少年交流精品品牌”,近日中央部門和相關市政府亦推出支援香港青年到內地發展的措施,包括支持我在去年《施政報告》提出的“大灣區青年創業資助計劃”和“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以及支持深化各項內地實習和交流計劃。

  162. 為鼓勵青年議政,我們已將“青年委員自薦計劃”轉為恆常項目,定期招募18至35歲青年加入政府諮詢委員會。至今已有約270名青年獲委任至諮詢及法定組織擔任約440個職位。諮詢及法定組織青年成員的整體比例亦從2017年底的7.8%上升至現時14.8%,逐步邁向本屆政府訂立 15% 的目標。

  (九)走出疫境

  163. 儘管香港有鴻圖大計,眼前頭等大事仍然是令社會繼續盡最大努力穩控疫情,以達致早日恢復跨境人員正常往來。回顧二十一個月的抗疫工作,我和政府同事、醫管局及專家團隊,堅守“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策略,秉持科學態度,在廣大市民全力配合下,成功戰勝先後四波疫情,並從實踐總結經驗,適度調校防疫策略。這個策略令本港確診個案總數和死亡個案屬全球的低水平,以香港的城市密度、人員和貨物的流動,能有如此成績,每名香港市民應記一功。我亦要衷心感謝每一位參與抗疫的公務員、醫護人員、院舍員工和不同行業人士,緊守工作崗位,令我們的城市盡量在疫情中維持正常運作。我更要代表特區對中央政府在抗疫工作中給予香港的關懷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謝。

  164. 政務司司長在上月率領香港特區政府團隊與內地相關單位進行了疫情防控工作對接會議,雙方詳細探討了逐步有序恢復“通關”所涉事宜,以及評估“通關”以後可能面對的風險。雙方會進一步研究細節,爭取盡快舉行第二次對接會議。要成功爭取“通關”,市民的支持至為重要。如果你或家人朋友仍未接種疫苗,請不要再猶豫,盡快打針,保護自己及家人免受病毒感染,並為跨境出行創造有利條件。

  (十)結語:團結建未來

  165. 立法會主席、各位議員、各位市民,在總結我五年任期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的這一刻,我想說幾句感性的話。

  166. 我從四十一年前離開大學校園,踏入政府以來,一直堅信憑着為民服務的理念和積極有為的作風,就可以在政治體制內建設更公平、更仁愛的香港社會。我有幸參與香港順利回歸祖國;回歸後又在不同工作崗位貫徹落實“一國兩制”,確保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四年多前就任特區行政長官,深感任重道遠,既是我公務生涯內最大的榮耀,也迎來了人生中最大的挑戰。

  167. 上任不到兩年,就因“修例風波”、社會暴亂、外部勢力不停粗暴地干預香港事務、新冠疫情衝擊,而承受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支撐着我排除萬難的動力,來自中央永遠是特區堅強後盾的諄諄囑咐、我在就職時承諾為香港市民一直護航的不變初心和家人的無限信任及默默支持。今天,香港在國家安全和選舉制度雙重保障下,已回到“一國兩制”的正確軌道,我比任何時候都對香港更有信心、更肯定香港可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國家邁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進程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當然亦更期盼我們可以培育有國家觀念、香港情懷、對社會有承擔的新一代,薪火相傳。

  168. 明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的重大日子,由政務司司長領導的跨局跨部門委員會已展開籌備一系列慶祝活動的工作,並於稍後與社會各界溝通,共同舉辦更多精彩活動,務求達致普天同慶、共賀回歸的宗旨。有人曾經形容香港特區成立25周年這一刻,是《基本法》保證“五十年不變”的中途站,開啟了“一國兩制”的下半場;但我的看法是,“一國兩制”在中央督導、特區配合下,已完善了維護國家安全應有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和特區符合憲制秩序的選舉制度。這個受《憲法》和《基本法》保障的制度已經是國家治理體系的優勢之一,只要特區堅持以“一國”為本、“一國”為根,以“愛國者治港”,“兩制”肯定會枝繁葉茂,香港仍然是祖國的掌上明珠。在這個新起點上,《2021年施政報告》展示了新氣象,勾劃了新布局,讓我們齊心同行、開創未來!

【編輯:许丰悦】

視頻

更 多
在香港過聖誕節很熱鬧!旅客大讚香港聖誕節氣氛濃厚
香港聖誕好去處|一片帶你走遍香港聖誕“打卡”熱點 
不一樣的“大熊貓聖誕” 盡在香港海洋公園
演唱會開20場都不夠賣!為什麼那麼多人支持劉德華?
遇上瘋狂“雙十一” TVB演員轉當菜鳥店長差點撐不下去
澳門回歸25周年|這位澳洲人因為什麼堅定選擇了澳門?
澳門回歸25周年|土生葡人:現在就是澳門最好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