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中的“破”和“立”香港新聞網12月19日電 1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為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再次按下“快進鍵”。會議強調,“把有利於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各項制度規則立起來”“把不利於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各種障礙掣肘破除掉”。會議中提出的“破”和“立”傳達了中國經濟未來的什麼趨勢? “立”:制度和規則 今年以來,從打通城鄉市場壁壘,到全面清理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動作頻頻。 在6月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李春臨表示,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取得初步成效,社會共識進一步增強,重點任務的實施路徑進一步明確,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重大改革部署對穩定發展預期、釋放市場活力、降低交易成本、促進循環暢通發揮了積極作用。 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要加快完善市場准入、產權保護和交易、數據信息、社會信用等方面的基礎性制度,積極穩妥推進財稅、統計等重點領域改革,加大先行先試探索力度,把有利於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各種制度規則立起來。 為何要進一步加快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一方面,這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需要。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促進商品要素資源在更大範圍內暢通流動,將推動國內市場成為一個有機銜接、相互協同的整體,強化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另一方面,這也是促進消費增長,提升中國對全球投資者吸引力的題中應有之義。 中國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超大規模的市場是中國在國際經濟競爭中的一大突出優勢。但受地方保護、市場分割等問題影響,中國的市場優勢尚未得到充分發揮。在世界經濟增長整體放緩、全球跨國直接投資持續低迷情況下,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將進一步激發消費潛力,提振中國市場的活力和吸引力,穩定外資。 北京工商大學副校長徐丹丹說,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要求統一的市場體系基礎制度和規則,這是經濟高效運行的根本,也是穩定企業家預期和激發潛在投資需求的關鍵。 “破”:障礙與掣肘 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要深入開展市場分割、地方保護等問題專項整治,加大典型案例通報力度,把不利於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各種障礙掣肘破除掉。 此前,為打破地方保護和區域壁壘,多地已經推出了具體舉措。如重慶市市場監管局組織開展民生領域執法專項行動,圍繞行政性壟斷行為方面,重點查處濫用行政權力妨礙商品自由流通、排斥或者限制外地經營者、限定或者變相限定交易、制定含有排除限制競爭內容的規定等行為。 在河南,河南省市場監管局聯合河南省發改委全面啟動妨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政策措施清理工作,自查清理2022年7月1日前制定的現行有效的涉及經營主體經濟活動的政策措施。 徐丹丹說,市場分割和各類阻礙要素流動的體制機制性因素現在仍不同程度存在,這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的成本,也限制了經營主體的創新活力。同時,市場監管方面存在的法律法規不健全、執法不嚴格、監管不協調等問題,也會損害消費者權益和企業公平競爭環境。 徐丹丹表示,目前市場監管的規則、標準和程序在不同地區和行業之間仍缺乏統一,部分生產要素難以在生產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并參與分配。一些地區還存在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公共服務不均衡不充分等問題。 分析人士認為,此次常務會議部署的各類專項整治,直指地方保護、市場分割等種種障礙和堵點,有助於加快統一大市場建設進程。 (完) 【編輯:錢林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