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能源車正加速進軍韓國市場香港新聞網8月30日電 “中國車企搶灘韓國市場”,韓國《亞洲日報》28日刊文為“新能源電動汽車時代的到來”敲響警鐘,提醒“中國汽車企業的增長勢頭迅猛”。今年以來,有關中國新能源車發展聲勢的消息不斷傳出,歐洲、東南亞、美國、中東、非洲都在議論。 人口接近5200萬的韓國,是個汽車生產和出口大國,同時也是一個可觀的市場,截至今年6月底,累計登記註册的機動車超2576萬輛。如何應對“新能源汽車時代的競爭”成為韓國的大課題。同在28日,韓國《朝鮮日報》披露了走進LG新能源固態電池研究所的詳細信息。韓媒引述專業人士的話稱:“我們需要密切關注中國,搶先開發。” 資料圖,來源:新華社 中國車企在采用“迂迴戰略”? 《環球時報》引述《亞洲日報》報道稱,中國車企正加速進軍韓國市場。目前中國企業進軍韓國市場的方式涉及與韓國企業合作或者以歐洲品牌子公司為先導的“迂迴戰略”,吉利汽車、比亞迪直接涉足韓國市場的時機已近在眼前。報道還稱,比亞迪韓國近日已選定一家當地廣告代理公司,加強對其產品的營銷。比亞迪還將為9月上市的KG Mobility(原雙龍汽車)Torres EVX提供磷酸鐵鋰(LFP)電池。此外,比亞迪和KG Mobility計劃於2025年1月起大規模建設動力電池工廠。 韓國YTN電視台28日報道稱,特斯拉上海工廠生產的特斯拉Model Y在韓國上市,售價5699萬韓元(約合31.31萬元人民幣),比美國銷售的低2000萬韓元,價格便宜是因為使用了中國的LFP電池。韓國國民大學教授權庸洙分析稱,特斯拉開始將部分中國產的電動汽車當作突破口打開韓國市場。隨著中國的LFP電池逐步在韓國電動汽車上使用,韓國電動汽車的價格也將下降。 《亞洲日報》稱,中國吉利汽車集團將與持有34%股份的雷諾韓國展開合作,旨在制定更貼近韓國消費者的戰略。此外,與雷諾韓國合作開發和生產的混合動力汽車計劃於明年第三季度上市,以讓消費者親身體驗吉利汽車的技術實力。同時,繼瑞典沃爾沃和極星之後,吉利汽車集團旗下品牌英國跑車路特斯也於5月宣布再次進軍韓國市場。另外,中國最大的電池供應商寧德時代也通過向今年新推出的現代汽車KONA和起亞Ray的電動汽車供應電池的方式來擴大銷售渠道。 “我們需要密切關注中國,搶先開發” “十年、二十年後,通用、大眾、本田等全球汽車生產商將不再生產內燃機汽車,到2035—2040年,規模在1億輛左右的全球新車市場也將全部被電動汽車佔據”,韓國《中央日報》稱,韓中日從數年前開始就已經為搶佔這一市場而展開了激烈的電動汽車電池霸權競爭。 對該國的電池產業,韓國多方一直自認是“世界第一”,極其重視。韓國《朝鮮日報》28日報道稱,全球維持了數十年的供應鏈正在迅速重組,在這種情況下,韓國企業正努力尋求新出路。面對比半導體市場更大的車用電池市場,韓國電池企業LG新能源、三星SDI、SK ON以及現代汽車集團都開始研發一種全新的固態電池,期望以新技術“彎道超車”,挑戰佔據行業領先地位的中國電池企業。 英國《金融時報》分析稱,由於成本差距,中國電池企業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的競爭對手將未來押在新興技術上。全固態電池體積小,但配備該電池的電動汽車里程能超1000公里,因此被稱為“夢幻電池”。相比於現在廣泛使用的液體電解質鋰離子電池,全固態電池使用固體電解質製造,在受到衝擊或受熱時,即使變形也不容易引發火災。 據韓媒報道,三星SDI是韓國第一家建廠研究全固態電池的公司。該公司的水原研究院中有一個全固態電池試生產線,并將於今年下半年開始生產樣品。LG能源解決方案此前也公開了其在韓國首爾江西區麻穀洞LG科學中心的“新一代電池研究所”。SK ON也投入了4700億韓元的研發資金,打算在明年上半年建成全固態電池樣品生產線,并制定了2028年大規模生產的目標。 韓國一位汽車行業高管告訴《朝鮮日報》,中國企業寧德時代也開始研發全固態電池。該高管稱:“我們需要密切關注中國,搶先開發。”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原秘書長劉彥龍29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日韓是全球電池生產的主力,三個國家在研發固態電池方面的技術水平比較接近,但中國在產業鏈上具有絕對優勢。而且,韓國國內市場小,即使研發出固態電池,也會往美歐等國際市場出口。至於最終市場會選擇誰,比試的還是成本和大批量工業化生產能力。 打開韓國市場不容易,但有空間 YTN電視台收集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年底,韓國電動汽車占新車銷售的比例為10%,未來仍有增長空間。《環球時報》駐韓國特約記者在韓國街頭看到,電動汽車并不多,充電樁等基礎設施的密度也不如中國。部分高級酒店、百貨店和公寓會配備特斯拉的充電設施,但住在普通公寓的居民們大多仍在使用多功能插頭給電動汽車充電。 韓國汽車業內人士對《亞洲日報》表示,中國電動汽車在商用車和電池市場中已有一定影響力,但由於韓國消費者一直以來對中國汽車的不信任,中國電動汽車難以輕易整車進軍韓國市場。 遼寧大學國際經濟政治學院副教授李家成29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韓國民眾對電動汽車的接受度不如中國,所以中企能否進入韓國市場,一方面要看其產品是否具有高性價比,另一方面取決於是否在當地建有自己的銷售網絡,以及是否有大規模的廣告投放。李家成認為,對中企而言,開拓韓國市場是必要的,但韓國本土有自己的電動汽車產業,中企可能會面臨水土不服和本土企業競爭激烈的情況。(完) 【編輯:紀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