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銀調查:憂全球經濟衰退 做多中國股票躋身熱門交易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4月19日電 當地時間18日,美國銀行公佈最新月度基金經理調查顯示,投資者4月份將債券配置提高至2009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并將現金配置水平維持在5.5%的高位,原因是他們對信貸緊縮、鷹派央行以及美國經濟感到擔憂。 調查出現近來最悲觀的數據 調查顯示,投資者4月已將債券配置推高至淨超配10%,這是自2009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此外,現金配置已連續17個月保持在5%以上,僅次於互聯網泡沫破裂時期的水平。 這項調查於4月6日至13日進行,調查對象是249名基金經理,他們管理著6410億美元的資產。 投資者表示,全球經濟衰退和信貸緊縮是金融市場面臨的最大風險,其次是將促使美聯儲不斷提高借貸成本的粘性通脹。 63%的受訪者預計美國經濟將走弱,這是自2022年12月以來最悲觀的數據。 調查發現,美國和歐洲的商業房地產被視為最有可能引發下一次信貸事件的源頭,其次是美國影子銀行、美國公司債務和美國國債評級下調。 35%的受訪者認為,美聯儲將在2024年第一季度開始降息,而28%的人預計將在今年第四季度。 大型科技股和中國股票成做多選項 股票相對於債券的配置,已降至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而防禦性股票相對於周期性股票的配置則升至美股去年10月階段性觸底以來的最高水平。 投資者將投資組合轉向美國市場、醫療保健、必需品和科技股,并削減了對歐洲、英國、能源股和金融股的敞口。 調查還顯示,“做多大型科技股”是4月份最擁擠的交易(30%),其次是“做空美國銀行股”(18%)、做多中國股票 (13%),做空REITs(12%),做多歐洲股票 (11%),做多美元(5%)。 美國銀行策略師Michael Hartnett表示,過度悲觀的情緒是反轉信號。如果下一季度對經濟衰退的普遍預期沒有實現,市場將面臨“痛苦交易”,銀行股和債券收益率均將反彈。 (完) 【編輯:錢林霞】
|
視頻更 多
【通講壇】新加坡教授:對華關稅戰暴露美國製造業“軟肋” 中國要爭取產業話語權
Web3頂級音樂會香港開唱 黃貫中陳慧琳等大咖雲集
一場香港美聲慈善音樂會 奏響基層“閃耀之星”的藝術夢
過萬人一起吃盆菜是種什麼體驗?現場市民:場面震撼 氣氛很好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
小鵬X9全球首場上市發佈會香港舉行 現場嘉賓大讚“中國智造”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