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社會

在故宮研究了45年“吃”,她說紫禁城裏沒有滿漢全席

分享到:
2021-03-05 17:46 | 稿件來源:中新網

【字號:

  吃,這件最平常不過的事情,苑洪琪研究了45年。只不過,她研究的是故宮中的“吃”。

  今年1月,匯集了苑洪琪多年研究成果的《故宮宴》面世。近日,她接受了中新網記者采訪,講述了故宮裏的“吃”,而這也是另一個側面的故宮史。

苑洪琪。受訪者供圖

  1976年,苑洪琪來到故宮博物院工作。當時她被分到了宮廷組工作。

  “這個組主要是研究宮廷生活的,也研究宮廷展覽和宮廷生活文物。我1976年來到故宮以後接觸最多的就是宮廷生活的文物,比如飲食生活,有一排排、一櫃子一櫃子的內容。”

洋彩胭脂紫地軋道花卉禦題“三清茶”詩茶盅 清·乾隆(手繪圖)。受訪者供圖

  其中,火鍋、暖鍋等器物需要登記。“有的器物上會寫個紙條或者紙片、卡片拴在上面,所以會看到很多各式各樣的器物。”

  “有時候一天上午寫不完標簽,看著一層櫃子都是分層很多的東西,我就特別好奇,當時皇帝吃什麽呀?怎麽那麽多餐具呢?”

銀鍍金壽字火鍋 清·光緒(手繪圖)。受訪者供圖

  “好奇”成了苑洪琪研究的起點。

  從那個時候開始,她就一邊看著一邊學習。

  “我從檔案館的檔案中就知道這些個器物是吃什麽用的,包括藥用餐具是什麽,都寫得非常清楚。這樣找到答案後就越來越有興趣了。所以就繼續一邊研究一邊找答案,然後也查文獻,慢慢地對皇帝怎麽吃越來越有興趣,喜歡去研究和學習這些內容。”

掐絲琺瑯番蓮紋冰箱 清·乾隆(手繪圖)。受訪者供圖

  在苑洪琪接觸過的檔案中,收錄最多的是乾隆時期的。

  “因為乾隆帝時期的飲食生活、飲食制度都比較健全了。比如當時乾隆帝時期的南巡檔案,還有宮中的入膳檔案,就連進水果、進醬小菜的檔案都寫得非常清楚,所以我覺得乾隆帝時期已經形成一個體系了,以後很多的檔案也都跟乾隆帝這個模式一樣。”

復原美食圖:七夕巧果。受訪者供圖

  有意思的是,苑洪琪在研究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和大眾認知偏差比較大的歷史細節。比如,“雖然宮裏的宴會很講究,但就沒有‘滿漢全席’。”

  “我在文獻記載中看到,有滿席、有漢席,但是就沒有滿漢全席。”

復原美食圖:瓤冬瓜。受訪者供圖

  事實上,在諸多史料記載中,滿席和漢席都是分列的。

  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皇帝做出一項重要決定:“後元旦賜宴,應改滿席為漢席”。

  苑洪琪認為,這段話正顯示了滿人入關後飲食習慣的變化。

  “清皇室入關日久,之前因為東北地區比較冷,所以會吃一些熱量高的食品。但是關內的環境發生了變化,再吃那些熱量高的食物就容易得一些病,像上火長瘡、長癤子,這些都跟飲食生活有關。所以隨著地域的變化,清代宮廷裏飲食也跟著變化了。”

復原美食圖:撚撚轉兒。受訪者供圖

  今天的人們大概也都有這樣一種好奇:過去皇家的美食是什麽味道的?

  遺憾的是,我們現在只能從史料中一窺當年的美味了。

  “一些清代宮廷美食的做法,我們只能盡量從字面上去揣摩。”苑洪琪說,膳單裏的記載其實特別樸實。

  “像一個菜,往往第一個字就是烹飪方式,再有就是菜品主料如何搭配。還有就是成品菜的呈現,是絲、條兒、塊兒;是燉、炒、烤,這些都寫的非常清楚,所以今天才能按照膳單記載去慢慢地摸索。口味當然可能跟我們今天的飲食有所不同。”

《故宮宴》書封。

  歷經45年的研究,讓苑洪琪格外欣喜的是,她感覺到現在大家越來越喜歡看歷史了,而且越來越理性了,希望看原始記載中最本源的東西。

  “我覺得這是一個好現象。回歸歷史本身,這種學習態度對研究歷史、指導我們今天的生活都有一定價值。這是有非常有意義的。”她說。

視頻

更 多
澳門回歸25周年|這位澳洲人因為什麼堅定選擇了澳門?
澳門回歸25周年|土生葡人:現在就是澳門最好的時代
澳門舉行升旗禮慶回歸25周年 市民:有強大祖國支持 澳門定會越來越好!
回歸25年 澳門工體委主任:國家真的很眷顧澳門
澳門新特首岑浩輝上任後首亮相 冀團結社會各界 推進澳門向前發展
澳門回歸25周年 街頭巷尾氣氛正濃
香港房屋局局長的心願:在石屎森林中投下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