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社會

七名大學生搭建中國首個馬尾繡虛擬沉浸式博物館

分享到:
2021-03-05 17:36 | 稿件來源:中新網

【字號:

  “水滿大江追浪行,族聚群嶺黔山青。姑蘇鐘鳴遊子夢,娘繡馬尾躑躅停。”打開線上的馬尾繡虛擬沉浸式博物館,一首藏頭詩將體驗者帶到了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水族村寨裏,沉浸在水族馬尾繡編織的歷史長河中。

  馬尾繡虛擬沉浸式博物館選址於北京市的中關村,將現代科技與傳統文化相結合,極具創新特色。博物館整體風格素雅古樸,館中包括水族文化館、馬尾繡館、文創館等展館,還設計了答題小遊戲供來訪者體驗。該博物館部分展館與小遊戲現已開始內測體驗,全部展館、文創產品和小遊戲等將在2021年3月底通過社交平台等正式對外開放。

馬尾繡虛擬沉浸式博物館 受訪者供圖

  水族馬尾繡,是以絲線纏裹馬尾盤在描繪好的花紋輪廓上,再根據輪廓線繡出各種圖案,工藝復雜,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是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水族馬尾繡是水族婦女世代傳承的一種特殊刺繡技藝,被稱為中國刺繡的“活化石”。

  來自貴州的周子琳是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的一名學生,自小就對貴州馬尾繡、苗繡等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感興趣的她曾想將這份熱愛分享給更多的同學、朋友。“身邊的同學此前都沒有聽說過馬尾繡。”周子琳告訴記者,“作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作為貴州妹子,我願竭盡所能,讓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古樸典雅的馬尾繡工藝能夠被更多人所喜愛、珍藏,能夠一直發光發熱。”

馬尾繡虛擬沉浸式博物館 受訪者供圖

  “我要從身邊做起。”周子琳的這份執著打動了她的同學李子揚、胡之萱、王一諾、汪琪,還有清華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學生方科傑、東南大學建築學院學生錢散石。誌同道合的七人成立了“BFSU馬尾繡研究小分隊”,以寒假的社會實踐活動為契機,利用自己的方式來參與水族馬尾繡的保護與推廣。

“BFSU馬尾繡研究小分隊”設計的圖標 受訪者供圖

  “這份工作需要長期的投入。”深知馬尾繡的保護與推廣並非“一日之功”的“BFSU馬尾繡研究小分隊”有個初步的規劃:首先利用中國多個社交平台建立起“官方賬號”,其次在社交平台及時更新馬尾繡的科普資料等,第三搭建中國首個馬尾繡虛擬沉浸式博物館。

資料圖:貴州三都水族繡娘正在繡制水族馬尾繡 瞿宏倫 攝

  “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同學和朋友關註水族馬尾繡。”胡之萱告訴記者,“馬尾繡虛擬沉浸式博物館是小分隊通過搜集資料和采訪,以及大家對馬尾繡工藝的理解而推出的‘大計劃’。”

  對於馬尾繡虛擬沉浸式博物館,參與內測的體驗者普遍給予了很高的評價。體驗者紛紛反饋表示,這座虛擬博物館讓人眼前一亮,“一方面非常方便,另一方面介紹也非常全面,在家裏只用一部手機,便可以了解當地傳統文化。”“整體的形式還原度很高,基本可以獲得接近實體展覽的體驗。”

資料圖:貴州三都水族繡娘正在繡制水族馬尾繡 瞿宏倫 攝

  這些評論讓“BFSU馬尾繡研究小分隊”很興奮。李子揚告訴記者,“傳承、傳播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利於增強民族自信、促進民族團結、維護中華民族共同的文化財富。我們希望通過努力,能讓更多青年學生傳承保護非遺文化、參與非遺傳播,為非遺‘活起來’‘走出去’貢獻新一代的力量,凝聚新一代的智慧。”

視頻

更 多
【街採】在香港過中秋節是種什麼體驗?這些中秋相關的故事你還記得嗎?
赴京前特首辦答中通社:提速提質發展香港新質生產力
在香港過中秋節太熱鬧!月餅圖案香港上空高高掛起 飛龍各區遊走
李家超:中央贈港大熊貓計劃9月底抵港 盼望年底與公眾見面
香港火龍起舞氣氛濃 萬人空巷迎中秋
香港功夫影星徐少強因病逝世 享年73歲
【灣區行·撞見專精特新】就在深圳 想不到還有這麼多“隱形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