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微短劇爭出海 香港略慢一步?分享到:
![]() ![]() ![]() ![]() ![]() ![]() 香港中通社3月23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譚暢)香港國際影視展於近日落幕。而微短劇的熱潮,似乎也終於在香港得以蔓延——瀏覽影視節的議程,AI(人工智能)在影視行業的應用,及圍繞短劇內容出海、版權相關的討論佔據半壁江山。香港影視界,正追新變革? “微短劇有極為強大的增長力,現階段約3至5年的時間,你很難在文娛行業再找到一個能有10倍增長的領域。”中國微短劇內容投資與發行公司易漾光橙創始人楊柳接受中通社記者採訪時指出,微短劇在國內的整體收益已超過電影票房,達至500多億人民幣。 楊柳。(香港中通社記者 譚暢攝) 此外,僅去年上半年,海外短劇平台總收入便突破23億美元;出海的短劇APP數量也由初期的幾十款,在耗時一年左右後迅速擴張至200多款。內地和海外的市場,已經證明了微短劇的成功。 不同於長篇幅的影視劇集,微短劇題材帶有強烈的“草莽氣”,以更具衝突性、節奏更快的“狗血”“逆襲”等劇情,牢牢吸引觀眾的眼球。隨著網絡環境的發展,“微敘事”得以風靡。每集時長在1至5分鐘左右的微短劇,正充分利用了碎片化時間,切合現時多數網民的生活節奏。 “大家的耐心都變少了。”楊柳直言,現時媒體形式發生變遷,人們很難安安靜靜在工作之餘,用僅有的兩天休息日,從頭到尾、不快進地完整看完一部電視劇;部分老片,亦很難讓如今的市場買單。短劇正切合了傳統影視劇較難做到的市場。 談及香港在微短劇領域的反應,楊柳認為還是“有些慢了”:“東南亞如新加坡等微短劇市場,要較香港更為熱鬧,相關話題的精准度也更高。” 在她看來,香港若想發展相關行業,首先要具備一個微短劇平台來整合資源,增加內容生產。同時,微短劇需要新鮮血液,香港傳統影視行業等的成熟人才很難願意變換賽道、重新開始,因而本地人才仍十分短缺。 不過,香港國際影視展同樣提供了各地交流的平台。楊柳提及,在影視展上,同她洽談有關微短劇合作的海外客戶亦有新面孔,除馬來西亞、印尼、泰國等東南亞市場,還有蒙古客戶正在佈局。 微短劇發展勢頭迅猛,傳統影視市場會被取而代之嗎? “短劇畢竟沒有太多藝術性,較為草根。你想吃米其林,自然還是會需要米其林;你想吃蜜雪冰城,自然還是會有蜜雪冰城,不至於說‘蜜雪冰城就要幹掉米其林’。”楊柳以吃美食進行類比,精心製作的各類電影及電視精品,便是米其林,短劇有著不一樣的賽道。 “但有時人們就是不想吃什麼精緻的大餐,反而會選擇一根辣條。” 楊柳說。微短劇,或許正扮演著這種獨特角色。(完) 【編輯:譚暢】
|
視頻更 多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記者帶你走一圈!看首次於香港啟德體育園舉辦的七欖氣氛如何?
"這些技術關乎人民幸福"——中國數字基建出海,給世界帶來了什麼?
《哪吒3》將全部由AI剪輯?哪吒項目執行製片人帶來解答
被問及投資者為何選擇香港 陳茂波這樣回答......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