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社會

香港3月20日報章社評摘要

分享到:
2025-03-20 09:42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3月20日電  香港報章3月20日就相關時事熱點發表社評。

《大公報》發表社評:收地補償要加快北都建設須提速

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局長甯漢豪19日向立法會匯報在古洞北和粉嶺北新發展區收地及補償的進展。她表示,目前須收回的土地已全部收回,但同時有超過一半的補償金額尚未發放。

收地是發展的第一步,各界希望有關部門能創新求變,從完善法律制度、優化流程、強化執行三方面發力,務求早日推動北部都會區發展全面起動。新界的土地所有權相當複雜,既有私人土地,也有家族公地或祠堂地,加上部分業權人離境,在業權確認方面的確不易。不過,這些都是老問題,過去存在,現在存在,未來仍會碰到。特區政府已有一套處理程序,關鍵是要優化再優化,進一步簡化程序,提高效率。另外,處理業權資料不充分的個案時,在尊重現有法律條例的大原則下,也要思考是否對過時的法規加以修訂,增加彈性。否則,一些技術難題可能會一直拖下去,妨礙整個發展計劃。

香港中通社圖片

《文匯報》發表社評:善用科技提升醫療效率惠澤市民

檢討公立醫院急診室收費的改革方案即將在本月底出爐,急診室收費或將實施兩級制。

在具體的做法上,首先香港可以借鑒內地的做法,建立互聯網醫療平台,讓市民能夠通過網絡問診與醫生線上溝通,讓醫生判斷能否直接處方藥物給患者。其次可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推動智慧型醫院的建設,實現醫療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醫療服務的高效提供,提高醫療系統的整體效率。

《香港商報》發表社評:醫健通以人為本 持份者須有承擔

當局須致力推動與內地的醫療紀錄互聯互通,尤其是盡快實現“灣區通”。隨着越來越多港人在內地生活、工作或養老,對醫療服務的需求亦越來越大,有必要加強跨境醫療合作。早前醫健通推出“跨境健康紀錄”及“個人資料夾”功能,供市民安全便利地跨境使用電子健康紀錄,惟適用的醫院數目較少,條例草案將增設條文支援市民跨境醫療需求,實屬必要之事。希望政府加快與內地商討研究,持續完善醫療服務跨境銜接機制,擴大醫健通在內地的使用範圍,例如推動長者醫療券試點醫療機構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全覆蓋,並實現醫健通可在其中應用,保障港人在內地獲得更好醫療服務。(完)

【編輯:譚暢】

視頻

更 多
全球第四!香港首季IPO集資額升287%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