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的盛宴”特展將在香港故宮博物館舉行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2月24日電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24日表示,將於三月中旬起舉辦“流動的盛宴——中國飲食文化”特別展覽。此次展覽精選超過110件珍貴文物,包括來自故宮博物院的8件國家一級文物,除了文物外,展覽更會運用多媒體技術,生動地呈現中國飲食文化的多樣性及發展歷程。 圖源:故宮博物院 展覽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與故宮博物院聯合主辦,除了匯聚兩館的珍貴館藏,還雲集大英博物館、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以及本地數家博物館的精彩文物。該展為香港“藝術三月2025”的重點部分之一,觀眾可通過深入探索食物器具、飲食習慣和傳統風俗的演變,了解中國千姿百態的飲食文化和生活面貌。 展覽以嶄新角度“流動”串聯中國飲食文化,將跨越生死、文化、山水、時間等不同概念的維度。主辦方指出,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由餐桌上的色香味俱全,再到以飲食為基礎而形成的禮儀習俗、思想和哲學,內容極為豐富。“流動的盛宴”展覽以嶄新的角度——“流動”為主軸,呈現並串聯中國五千年飲食文化中的重要特點,分“跨越生死”、“跨越文化”、“跨越山水”三個單元,分別探討飲食器具在精神、文化與空間中的移動。展覽最後單元“跨越時間”則運用多媒體手法,讓觀眾在虛擬餐桌上探索當代食器與傳統飲食文化之間傳承創新的關係。 圖源:故宮博物院 其中,“跨越生死——禮食同源”的單元展示了新石器時代至漢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與飲食相關的禮器及陪葬品,探討古人將生前的宴饗“移動”至來生的重要性。重點展品包括故宮博物院所藏、西周(約公元前1100–公元前771年)時期的作父丁尊和魯侯爵等用作祭祀的青銅禮器,它們被視為溝通人神天地的重要媒介,體現了中華文明“禮食同源”的觀念。穀倉、水井、灶、豬舍及雞籠等陶製的微縮模型則在西漢(公元前206–公元8年)中晚期盛行,不但反映當時飲食文化蓬勃發展的面貌,亦代表人們對來世生活富足的祈求。 而“跨越時間——傳承”帶出了中國飲食文化不但繼承了千年的傳統智慧,還融合了現代理念和技術,此單元以嶄新活力的方式向觀眾呈現當中的傳承和發展。透過互動裝置巧妙結合古今場景和器物,邀請觀眾享受一場跨越時空的盛宴。展廳設有的虛擬餐桌可以進行模擬點餐,並以動畫技術展示不同菜色的烹調過程,從而讓觀眾回顧食器的前世今生和使用方法。 圖源:故宮博物院 為配合“流動的盛宴”主題,博物館將提供一系列新穎且豐富的教育活動和資源,包括公眾講座、食品提盒製作工作坊,以及觀衆學習資源手冊等。展覽將於3月19日在博物館展廳8正式開放參觀,展期至6月18日。 (完) 【編輯:梁嘉軒】
|
視頻更 多
【通講壇】新加坡教授:對華關稅戰暴露美國製造業“軟肋” 中國要爭取產業話語權
Web3頂級音樂會香港開唱 黃貫中陳慧琳等大咖雲集
一場香港美聲慈善音樂會 奏響基層“閃耀之星”的藝術夢
過萬人一起吃盆菜是種什麼體驗?現場市民:場面震撼 氣氛很好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
小鵬X9全球首場上市發佈會香港舉行 現場嘉賓大讚“中國智造”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