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社會

從“元旦寶寶”看香港生育

分享到:
2025-01-03 18:26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1月3日電 (記者 徐嘉儀踏入2025年,香港公立醫院有四名“元旦寶寶”出生,數字與去年相若。每年“元旦寶寶”都是社會熱議話題,背後除了有迎接節慶降生的喜悅,也顯示出少子化背景下,香港對生育議題的關注。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片

近年來,香港一直是亞洲經濟體中生育率最低的地方之一,2022年總和生育率跌至0.701,創下歷史新低,亦是全球最低。說到原因,香港與其他發達城市差異不大:育兒經濟壓力、夫妻工作繁忙、房屋問題嚴重。

為“對症下藥”,香港特區政府2023年宣佈推出“組合拳”,包括為期三年的“新生嬰兒獎勵金計劃”,就每名嬰兒向父母獎勵2萬港元,又向新生嬰兒家庭提供公屋優先配屋計劃、居屋優先選樓計劃等優惠措施,提高年輕夫妻生育意欲。

去年是“組合拳”落實的一年,又適逢華人地區“生育大年”龍年,從數字看來,有些成效。據特區政府公佈,截至2024年11月底,政府接獲32811宗“新生嬰兒獎勵金”合資格申請,數字已接近2023年全年出生人數。

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2023年年中至2024年年中的出生人數為34400人,較2023年同期的32600人增加5.5%,是為2016年以來首次出生人口回升。

有專家認為,生育是要考慮長遠生活水平後的決策,獎勵金是對新生嬰兒的心意,“催生”效用不大,更重要的是改變社會育兒環境和氛圍,解決工作時間長的問題。

事實上,香港已推出不少育兒優惠,比如由政府支援家長養育子女,提供子女免稅額、幼稚園教育計劃、學生津貼、以及學費減免等,減輕家長負擔。特區政府更“以身作則”,為育有三歲以下子女的政府僱員每年提供三天育兒假,希望推動社會建立家庭友善的工作文化。

香港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增加資助幼兒中心日間照顧及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的服務名額,支援在職家長;又會加強生育輔導及育兒教育,為生育年齡婦女提供孕前健康服務,促進健康生育。

生育率低衍生的是勞動人口不足的問題,香港正值拼經濟、謀發展重要階段,也在透過輸入外來人才,解人力資源的燃眉之急。2022年底至今,已有超過17萬人才透過各項計劃來港,加上其家庭成員及配偶,比例通常為1比1,等於有35萬人來港。

讓新來港人才發展得好,安居樂業,或許會是刺激生育的第二條路。(完)

【編輯:林曉惠】

視頻

更 多
【通視街採】全球股市崩盤 香港股民怒罵特朗普
亞洲三項鐵人錦標賽香港開賽 過百位精英運動員雨中激情競逐
馬場黃金兩餸飯 清明祭祖也潮流
為什麼需要愛國教育?卓永興:中華民族是我們的根
全球第四!香港首季IPO集資額升287%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