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月16日報章社評摘要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1月16日電 香港多份報章16日對相關時事熱點發表社評。 《大公報》發表社評:香港仍然是國際投資者理想之地 公司註冊處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在香港新成立的公司有13萬間,為2018年後新高,截至去年底全港註冊公司總數達143萬家,按年增長2%。 註冊公司增加、外資企業增加、初創公司增加、銀行存款增加、聘用人數增加……這連串的數字導向一個令人信服的結論:香港過去是、現在仍然是跨國企業的樂土,箇中原因不難理解。 首先,香港落實國安法後,社會迅速恢復穩定,而穩定是企業投資、經濟發展的前提,沒有穩定一切都無從談起;其次,特區政府積極作為,“搶人才”、“搶企業”見效,營商環境持續改善;其三是共建大灣區日新月異,連續7年被評為全球第二大科技集群,為香港發展經濟提供了新動能。最重要的是,香港有強大祖國作堅定靠山。內地一直是全球投資者的必爭之地,擁有“內通外聯”獨特優勢的香港盡享近水樓台之利。 香港中通社圖片。 《香港商報》發表社評:未雨綢繆 應對春節客流高峰 香港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15日召開會議,統籌2月10日至17日內地春節黃金周接待訪港旅客的預備工作,多個政府部門、旅遊相關機構和業界代表出席。 如何為不同需求的遊客提供適切服務,是香港政府和業界必須仔細考慮和周全安排的。首先,香港和內地有關方面加強溝通協調實屬必要。長遠而言,應爭取更多全天候通關的口岸,如此則不單便利跨境旅客,更有利於整個大灣區一體化建設。其次,在本港方面,疏導遊客涉及多個部門和界別,必須加強高層次統籌。警方在人群聚集時要做好人流管制,也要打擊“黑的”;入境處要確保關口有足夠人員當值;運輸署要協調港鐵、跨境直通巴等交通工具有足夠班次。這些工作不容易做,協調起來更是頭緒繁多,但必須做好,因為每個環節出錯均可能導致大混亂,所以政府統籌極之重要。 (完) 【編輯:譚暢】
|
視頻更 多
全球第四!香港首季IPO集資額升287%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