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社會

人工智能會否取代人類?嶺南大學教授鄺得互這樣說

分享到:
2023-12-08 17:24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12月8日電 嶺南大學研究生院於12月7日主辦第四場傑出學者研討會,由嶺大計算智能學講座教授兼協理副校長(策略型研究)、獲選為2023年“全球最高獲徵引研究人員”的鄺得互教授主講“創造更美好的未來:利用人工智慧履行社會和環境責任”,深入剖析人工智能和機械人近年迅速冒起,將如何影響人類的工作和日常生活。

hk_c_image.png

嶺大副校長兼研究生院院長莫家豪教授感謝鄺教授對系列研討會的重大貢獻。莫教授指出,世界範圍內對於人工智能及其影響的討論日益增長,並強調理解人工智能在社會、環境和教育領域應用及影響的重要性。

鄺教授是人工智能 (AI) 領域的專家,講座介紹了該領域人工智能發展歷史和演變,從20世紀50年代初期到深度神經網路的最新進展。其中一項提升是大型語言模型,在2018年至2023年間,開發了四種“預設生成的轉換器”(GPT)。然而,由於深度學習網路規模不斷增長,這些發展帶來了繁重的計算要求。有鑑於此,鄺教授強調,在開發人工智能技術時考慮環境和社會責任的重要性。他認為,研究人員和社會應該關注如何更好地利用科技和人工智能,而不僅是追求技術進步。他表示:“透過採取負責任的方式進行人工智能開發,我們可以確保最大限度地發揮這些技術的優勢,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負面影響。”

研討會介紹了人工智能在人類活動中的多種用途。鄺教授分享了他最近的學術出版和研究項目的新發現,以展示人工智能的應用和進步。日常使用的例子包括手機和人工智能驅動的應用程式。人工智能還可以協助藝術家和設計師進行視覺和藝術創作,協助安全協議、醫療診斷、交通安全算法和水下生態系統的綜合分析。人工智能在社會領域也有十分重要的應用,它有助公司更快作出決策並創造新產品,並且透過增強現實與人工智能驅動的內容創作開闢新市場。另外,人工智能還被用於優化公共安全,並被應用於醫療保健領域改善醫學診斷、治療患者和遠端監控患者。在環境責任方面,人工智能有助於監測海洋生物,協助生物多樣性評估和瀕危物種檢測,以及與檢測污染物和評估生態健康相關的水質問題。

鄺教授亦分享了他在多媒體領域以外的研究成果,涉及到具有挑戰性的環境,例如水下和低光照條件。在水下環境中,鄺教授開發了用於影像和視訊增強的人工智能算法,以解決能見度低和照明條件差的挑戰。他的研究提高了水下監視、海洋生物學和勘探等應用的影像和視訊品質。

鄺教授其後與參與講座的觀眾就人工智能的未來發展進行熱烈討論,他強調探索科技如何真正改善人類生活的重要意義,並總結了兩個發人深省的問題讓與會者進一步研究和思考:第一,我們是否需要機器來生成一切?第二,是數據引領人工智能發展,還是人工智能的發展引領數據升級?

hk_c_image.png

傑出學者系列研討會是嶺南大學致力於促進學術卓越和促進知識交流的一部分,活動於2023年11月至12月舉行,世界知名學者將分享他們對多個學術主題的見解和專業知識,本年最後一埸壓軸研討會將由嶺大校長及韋基球數據科學講座教授秦泗釗教授,剖析在ChatGPT時代下,博雅大學面對的挑戰與機遇,並將以嶺大為例作出分析。(完)

【編輯:徐嘉儀】

視頻

更 多
澳門回歸25周年|這位澳洲人因為什麼堅定選擇了澳門?
澳門回歸25周年|土生葡人:現在就是澳門最好的時代
澳門舉行升旗禮慶回歸25周年 市民:有強大祖國支持 澳門定會越來越好!
回歸25年 澳門工體委主任:國家真的很眷顧澳門
澳門新特首岑浩輝上任後首亮相 冀團結社會各界 推進澳門向前發展
澳門回歸25周年 街頭巷尾氣氛正濃
香港房屋局局長的心願:在石屎森林中投下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