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1月13日報章社評摘要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11月13日電 香港報章11月13日就香港相關熱點議題發表社評。 《文匯報》發表社評:辦好體育盛事增色國際都會 今年有超過250項會議和展覽活動在香港舉行,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 “一帶一路”高峰論壇、香港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香港美酒佳餚巡禮等大型盛事的舉辦,為本港帶來大量優質旅客,增添本港經濟活力,擴大本港國際朋友圈,令本港國際都會地位更穩固。政府高度重視舉辦盛事,提升本港國際形象、刺激經濟增長,獲得各界歡迎和支持。不過也要看到,舉辦大型盛事涉及人員組織、交通安排、工程建設多方面因素,本港辦好盛事上仍有很大完善空間。 《大公報》發表社評:抓住有利時機提升發展動能 對國際大企業來說,要投資中國這個潛力最大的市場、分享中國發展的機遇,就不能不重視及借助香港“內通外聯”的獨特優勢。早前香港舉辦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吸引了超過300名行業要員參會,盛況空前。接下來,香港將迎來國際結算銀行高級別會議;12月初,沙特阿拉伯的未來投資倡議研究所亦將在香港舉辦首次“PRIORITY”亞洲峰會。這些活動彰顯香港在國際化方面的優勢,也是國際市場看好香港未來發展的有力證明。 《香港商報》發表社評:擴大朋友圈 增強國際化優勢 持續加強國際化,走好“聯通世界”之路,亦是香港“發揮自身所長,貢獻國家所需”的必然要求。國家主席明確指出,中央政府完全支持香港長期保持獨特地位和優勢,拓展暢通便捷的國際聯繫。有目共睹,中央一直支持香港保持國際化特色,希望香港與世界各地開展更加緊密的交流合作,在國際舞台上講好中國故事、香港故事。保持和發揚香港的國際化優勢,是中央站在國家發展的全局戰略高度,對香港不可替代功能定位的看重,也是對港助力新時代國家高質量發展提出的重要要求。(完) 【編輯:譚暢】
|
視頻更 多
全球第四!香港首季IPO集資額升287%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